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陶短房 《南风窗》2011,(22):82-84
泰国和中国关系向来较好,佤邦地方政府和中国也有较密切的关系和交流,但从目前情况看,仅靠它们独立调查,很难理清湄公河"10·5谜案"的脉络。目前各方均表示,欢迎中国警方介入调查,或许,这对于中国而言,未尝不是不幸中之万幸。10月5日,泰国清莱府清盛县境内湄公河清盛码头一带发生不明身份歹徒劫持船只事件,两艘中国货船被劫,船上13名船员已被证实全部遇害。  相似文献   

2.
郭春柏  杨霖 《南风窗》2011,(23):28-29
"我们的海军能够去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为什么不能来湄公河护航?湄公河不安全的水域只有20余公里,护航比亚丁湾、索马里海域要简单、容易得多。"澜沧江-湄公河航运一江连6国,是中国通往东南亚的一条黄金水道,然而,10月5日,两艘中国货船在湄公河金三角水域遭不明身份武装人员劫持和袭击,13名中国船员遇害,中方被迫暂停了通向湄公河的航运,近千名船工、船长赖以生存的水上运输业面临瓦解,靠这条产业链谋生的边关小镇也彻底萧条。  相似文献   

3.
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是中国参与最早、最有成效、障碍最小的区域合作机制,但当前也面临着发展瓶颈。如何务实推进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升级版建设,进一步夯实中国的周边战略依托,实现"一带一路"在东南亚方向的重要突破,是一个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的问题,对当前及未来中国周边外交战略的推进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文章以高阶的一体化理论为切入点,分析建设次区域合作升级版的理论依据和相关实践,厘清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与"一带一路"的战略关联,剖析深化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面临的主要困难与挑战,探讨在当前环境下建设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升级版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4.
《南风窗》2016,(2)
正随着美沙关系遇冷与美伊关系走暖的逆向同步推进,本次"断交"事件存在诱发"阵营变换"彻底摊牌的可能,进而引起一场地区势力重新"选边站队"的阵营"革命"。1月2日,沙特司法机关"斩首"了47名犯有恐怖主义罪行的囚犯。由于其中包括活跃在沙特东部的知名什叶派教士尼米尔,大批伊朗示威者暴力冲击了沙特使领馆,致使部分馆舍被烧。3日,沙特宣布与伊朗断交,并责令伊方外交人员48小时内离境。之后,巴林、苏丹、索马里也宣布与伊朗断交,阿联酋、卡塔  相似文献   

5.
从应急补水看澜湄合作机制下的跨境水资源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励  卢光盛 《国际展望》2016,(5):95-112
水资源合作是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的五大优先领域之一,也是保护中国水资源开发权利,把握中南半岛地区关系发展主动权,重构水资源合作新格局及实施河海战略的关键一步。2016年3月,在中国牺牲自身利益援助下湄公河国家补水后,仍受到部分国家与国际舆论的诟病。本文从补水事件与国际舆情切入,分析域内外各利益体的意图、行为模式与地区内缺少有效水资源合作机制的现象,并探讨在澜湄合作机制下建立水资源合作机制的紧迫性与必要性,最后提出中国在建设水资源合作机制过程中,要从理念、内涵、机制、国际合作、舆论宣传与互信建设等方面着手,打造新型水合作复合模式。  相似文献   

6.
毒品肆虐,危害社会 从云南西双版纳的景洪港乘船沿澜沧江南下,航行约80多公里便进入老、缅交界的湄公河,再继续顺流而下就是老、泰、缅三国交界处的"金三角",这里以盛产毒品而闻名于世.  相似文献   

7.
@微博专区     
《南风窗》2011,(22):29-29
@凤凰卫视:澜沧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在西双版纳中缅边境出境后称湄公河。自2001年6月中、老、缅、泰四国实现自由通航后十年内,澜沧江上从事国际航运的船舶达98艘,年货运量达40余万吨。巨额贸易让人眼红,吸引大批劫匪来到此处,猖狂的河盗使这段黄金水道成为了东南亚的"索马里"。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湄公河地区多边机制不断涌现,域外大国与湄公河地区相关国家的合作日益升温。我国也与湄公河沿岸国家于2016年3月建立了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简称"澜湄机制")。面对复杂多样的湄公河多边机制,"澜湄机制"要脱颖而出,就需尽快找准自身定位,在发展方向上要有所侧重,并以开放灵活的态度构筑沿岸国共同利益。  相似文献   

9.
正一、反差明显的抗疫表现新冠肺炎疫情让人们真切见识了一个预期前景高度不确定、所谓"真相"不断"翻转"的世界。武汉"封城"一周后,2020年1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冠肺炎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彼时中国国内疫情正处在急速上升期,但境外疫情尚只波及18个国家(82例确诊病例)。截至2月28日,全球52个国家已出现确诊病例,世界卫生组织进一步将新冠  相似文献   

10.
天下     
《南风窗》2005,(5)
中日酝酿新一轮紧张气氛? 中日关系的不睦气氛,应从去年11月中国核潜“探头”日本领海事件算起。其后,经过12月的李登辉访日,到今年春节日本政府宣布接管钓鱼岛灯塔,一直到最近日美外交、国防高官于华盛顿发表的“2+2”安全磋商联合声明,把和平解决台海问题和鼓励中国提高军事透明度作为美日“共同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1.
大湄公河次区域是澜沧江——湄公河流经的中国云南和柬埔寨、老挝、越南、泰国、缅甸的地域范围,包括了2.5亿人口和233.19万平方公里的面积。湄公河是一条把中国和东南亚国家联结在一起的纽带,是该区域国家相互依存的天然条件。 从经济角度来看,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与全球化并行不悖的一种世界潮流。而湄公河次区域是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走出去”战略的重叠区,被视为“未开发  相似文献   

12.
发展与区域主义是紧密相关的两个概念,发展区域主义作为两者的联结是理解区域主义实践与演进重要的理论视角。在东亚区域主义不断推进的历史进程中,其发展导向特质不断加强,逐渐形成以坚持国际机构与国家政府作用、兼容"整体"理念与"渐进"方法,追求灵活务实原则为特征的实践路径。湄公河流域的合作是东亚发展区域主义的典型案例,围绕流域的治理与开发,从亚远经委会与科伦坡计划到亚开行、再到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湄公河流域的发展合作不断朝着制度化、多元化与本土化的方向演进。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是这种区域主义最具体和主要的成果,其坚持发展导向、重视国际机构作用、尊重"包容并蓄"与"循序渐进"、协调社会与环境发展以及追求可持续安全的特征是东亚发展区域主义的重要内核。  相似文献   

13.
今年8月15日,利比亚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临时代办艾哈迈德·奥恩致函联合国安理会当月主席、叙利亚常驻联合国代表瓦赫巴,代表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宣布,愿意对1988年的洛克比空难事件承担责任,对死难者家属予以赔偿,并承诺在国际反恐斗争中与联合国进行合作。信函要求安理会在利满足有关条件后,立即解除对其长达11年的制裁。接着,利比亚又与法国就1989年法航泰内雷空难事件的追加赔偿问题达成协议,为安理会最终解除对利制裁扫清了障碍。  相似文献   

14.
9月11日,美国遭到国际恐怖主义突然袭击,世贸中心和五角大楼顿时变成"战场".布什总统立即宣布美进入"紧急战争状态",并呼吁世界各国与美--起向恐怖主义宣战.10月8日凌晨,经过近一个月外交、军事等多方面的准备,美开始对在阿富汗的恐怖分子实施军事打击."9·11"事件重创美国,并将对其产生一系列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刚刚传出俄国有人准备修改"俄罗斯远东-中国大庆输油管道"工程计划,让俄国的输油管道绕开中国的消息不久,日本政府一名高级发言人2002年12月27日却宣布说,日本打算与俄罗斯合作在东西伯利亚和东海岸之间铺设一条输油管道。日本内阁官房长官福田康夫说,输油管将是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和俄罗斯总统普京于2003年1月在莫斯科举行首次会谈时要宣布的联合"行动计划"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6.
张楚楚 《南风窗》2014,(13):76-77
<正>倘若一味打压穆兄会却不拓宽体制内参政空间,威权政体的延续与民众参政诉求高涨间的矛盾依然无解,动荡的隐患将始终存在。埃及前军方领导人塞西6月3日被宣布当选总统,5天后即就职。尽管塞西的得票率高达96.91%,选举本身也得到国际监督,但由于候选人仅有"主帅"塞西与"陪跑"萨巴希两位,大选  相似文献   

17.
沈旭晖 《南风窗》2012,(4):78-79
中国要解决一次人质事件也许不难,但如何在冷战格局已成的南北苏丹争议中保持平衡,同时与双方保持友好关系、乃至成为两者的调解员,却越来越困难。2月7日,29名中国工人在苏丹被绑架10天后获释。1月28日,中水电集团公司在苏丹南科尔多凡州一个公路项目工地遭到反政府武装"苏丹人民解放运动"袭击,29名中国工人被绑架,更有一名华工确认中流弹身亡。这起绑架事件令人联想到近年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走向世界的关键点,我们是否要重新认识一下自己?"我觉得把中国出现的问题放在一个世界大局当中考虑,可能会有一个恰当的考虑,不夸大也不缩小。8月3日~5日我到夏威夷参加一个高级政治论坛,感觉到大家对中国充满希望。新疆"7·5"事件没有一个人谈到,相反一个著名的经济学家说中国上半年7.1%的增长,表明世界经济衰退已经见底了,中国会带动世界。会议上我看到另外一个景象就是日本的极大失落感,我没有  相似文献   

19.
雷志华 《南风窗》2012,(16):34-37
中国希望和平解决争端,因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成就,不是"打"出来的。但在钓鱼岛问题上,中国要有打仗的准备,没有保卫自身利益延长线的军事能力,就会让自己陷入被动。中国增强军事能力不是为了打仗,而是要确保利益受到合理的尊重。首相表态启动钓鱼岛"国有化"程序,外相高调宣布钓鱼岛适用于《日美安保条约》。日本政府似乎摆开了在钓鱼岛问题上与中国"对冲"的架势,这些外交动作在中日邦交正常化  相似文献   

20.
7月31日是"巴斯克国"鼓吹者"埃塔"的半百生日。此前两天,西班牙北部城市布尔戈斯的民防部队营房"无预警遭袭"以及国王卡洛斯一世夏宫所在的马略卡岛"警车爆炸"事件,合计造成两死数十伤。警方随即将矛头指向"埃塔",首相萨帕特罗更宣布全国警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