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章剑锋 《南风窗》2011,(26):38-38
颁奖词:张治儒本人行事不像其名字里的"儒"字那样,中庸平和,他更像墨家的门徒,自2000年到深圳,他一直在为工人权利奔走呼号,曾试图组建外来工协会,后又成立春风劳动争议服务部,为外来工合法合理维权。这注定是一条孤独者的道路,面对无法民政注册和资金匮乏的将来,他仍然决定走下去,一如既往。  相似文献   

2.
社会     
《南风窗》2013,(14):20-20
万象∣Town News草根NGO:看得到却摸不到的春天一年来,社会组织登记的逐步放开和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实行,是否让一直筹资难和注册难的中国草根NGO,切实迎来了春天?现实恐怕不尽然。从注册数来看,广州社会组织的总数已达5091个,仅去年7月底至今年4月底新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便达565个,甚至一些原本在北京、上海发展的NGO也赶去广州注册。然而,四川的NGO备灾中心秘书长张国远向《南风窗》坦言,中国NGO今后发展的最坏情况是,全部都是"第二政府"—而  相似文献   

3.
微话题     
《南风窗》2012,(22):13-13
莫言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北京时间10月11日19时,瑞典诺贝尔委员会宣布,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为中国作家莫言!评委会给出的获奖理由是:"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莫言因此成为有史以来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获奖后,他发微博表示感谢微博上朋友对他的肯定,也感谢朋友们对他的批评。  相似文献   

4.
正日前,以"逐梦想、启新程"为主题,北汽集团第四届职工运动会在北京市朝阳体育中心开幕。本次运动会开幕式上,第一次由赵郁、张立玲两位全国劳模担当火炬手,传递北汽发展火种。作为北京奔驰职工创新工作室带头人,赵郁培养出了一大批专业技能人才,他的徒弟们也已经成为了劳模人物,现场他传递的是北京汽车工业的传承之火。作为股份研究院职工创新工作室带头人,张立玲带领工作室成员坚持创新、追求极致,现场她传递的是北汽坚持创新之火。两位劳模点燃了北汽发展之火,一个色彩绚烂的巨大火炬造  相似文献   

5.
正创业,是许多大学生毕业之初的梦想。在石景山的蒲公英创业教育工作室有一群创业筑梦人,在为有创业梦想的青年人修路、拓路、指路。"现在是一个特别好的创业时代",蒲公英创业教育工作室负责人刘刚看来,"在这样的创业热潮下,创业者的素养和项目的挑选显得尤为重要。"创业并不缺钱,缺的是观念对于大学生是否适合选择创业,刘刚认为创业者首先要有正确的创业观,知道自己为什么创业。他说:"弄一堆钱往那一搁,它产生不了价值;弄一堆企业家在一起,就能产生无尽  相似文献   

6.
正已经有近二百年历史的同和居饭庄,现在的第五代传人是于晓波。从1971年初中毕业到现在,他四十多年没有离开过厨房,靠过人的刀功、随心所欲的火候把控,将鲁菜精髓发扬光大。1971年,于晓波初中毕业被分配到同和居,被安排给全国鲁菜大师宋进义当徒弟。为了能学到宋师傅的技术,于晓波常常是清早顶着路灯就到岗。来了之后,他忙着掏炉坑、扫炉灰、筛煤核,再推着小车去倒垃圾,把火笼上,烧开水,切好菜,  相似文献   

7.
近日,人民网微博制作了微访谈,"从‘彭洪事件’反思劳教制度".彭洪本人及律师高广清、雷登峰以及彭洪一案的采访者何三畏在微博上对网友的提问进行了回答. 彭洪,重庆渝北礼嘉镇人.3年前在网络论坛——"天涯社区"转发重庆打黑漫画《保护伞》,并加点评"这把伞好怪哟".结果出现了让他意想不到的一幕:电脑右下角当即弹出对话,叫他去市公安局网监总队自首.彭洪被处劳教两年.  相似文献   

8.
《南风窗》2011,(19):24-24
女儿卢星宇以24岁掌管"15亿项目"成为微博红人,卢俊卿被从幕后拽到了前台。媒体在这个亿万富翁身上发现了诸多问号。他的美国博士学历、  相似文献   

9.
5年前曾在北大开讲《论语》而轰动一时的新闻人物谭景伟格外兴奋,见到记者第一句话就是:"工会帮我圆了大学梦!"前不久,谭景伟和600余名农民工一起,坐进市总工会职工大学的教室,参加2013级新生开学典礼. "保安哥"成为管理专业大学生 谭景伟,这个身材消瘦的小伙儿因在北大开讲《论语》而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人物,被媒体称为"讲论语的保安哥".他说,高中毕业后他就来到北京开始了打工生涯,虽然现在是名保安员,但他也有自己的梦想,因此,得知市总工会免费资助农民工上大学的消息后,他立刻报名参加了,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梦想.在2013级新生开学典礼上,他终于如愿以偿,成为社会工作管理专业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10.
梦是什么?梦是理想,是追求,是愿望,是为之奋斗的目标. 一个人需要梦想.在短暂的人生旅途中,如果没有能使自己为之奋斗的梦想,那人生将变得暗淡无光,即使平安无事,也不会拥有人生的幸福和快乐.人生有梦想才能去奋斗,去奋斗了才会无怨无悔.同样,一个国家更需要梦想.有梦想,才能去寻求发展,在发展中磨练民族的意志和品质;有梦想,才能凝聚民族的力量,发挥民族的智慧,在社会形成一种为实现梦想而团结一心为之奋斗的正能量,美好的文明的东西才能够创造出来. 今年"两会"上,因为梦想变得热烈,因为梦想变得厚重.一个有着数千年文明史的中国,在步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征程上有着自己的梦想——"中国梦".  相似文献   

11.
赵灵敏 《南风窗》2007,(24):29-29
作为在民政部门正式注册的社会团体,PEVA显然拥有更多的资源和与政府打交道的更高技巧,因此它成了当地很多NGO的"庇护者"。在川西的很多地方,攀枝花东区志愿者协会(PEVA)是一个影响颇大的NGO。它正式成立于2004年,只有8名正式员工,却有1.7万多名志愿者。更重要的是,它是川西很多NGO的孵化器。  相似文献   

12.
和静钧 《南风窗》2007,(13):76-77
现在,假如问他对因担任港督而被封香港"千古罪人"有何评论,他会说他太乐意了。这又是政治实用主义。  相似文献   

13.
《南风窗》2007,(24)
作为在民政部门正式注册的社会团体,PEVA显然拥有更多的资源和与政府打交道的更高技巧,因此它成了当地很多NGO的"庇护者"。在川西的很多地方,攀枝花东区志愿者协会(PEVA)是一个影响颇大的NGO。它正式成立于2004年,只有8名正式员工,却有1.7万多名志愿者。更重要的是,它是川西很多NGO的孵化器。  相似文献   

14.
李润泽 《南风窗》2007,(14):83-84
时隔24年,留日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已经从梦想变成日常,从一种人生选择变成人生体验。时代变化了,现在是我们在选择日本。  相似文献   

15.
闫义 《工会博览》2013,(10):18-19
"走出大山,摆脱贫穷,改变生活."15年前,怀柔区北部深山琉璃庙镇梁根村的一名年轻人,背上行囊、满怀憧憬走出大山,开始了他追梦之路.经过努力,他实现了自己的第一个梦想——成为了大型国有企业首钢集团公司下属高科技企业首钢NEC公司的一员,并且当上了车间主任,甚至还有再提升的空间,每月工资近5000元.然而,每当假期休假回到家乡,看到依然生活窘迫的乡亲们,他觉得一个人摆脱贫穷并不是真正的富裕.于是,他毅然辞掉工作,回到了家乡,实现自己的第二个梦想——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他就是北京蓝天白鸽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社长田家骏.  相似文献   

16.
《南风窗》2016,(19)
正近期的房价狂飙,让我想到了一位台湾朋友。说是朋友,其实算不上。4年前,在台北的一个饭局上,我们有过一面之缘。我现在想到的,是他的投资观念对我的"震撼"—很遗憾,我现在才被"震撼"过来。他是国民党的"官二代",台湾最好的台湾大学毕业,却找不到好工作。后来,找亲戚借钱开了一家做医疗器械的工厂,出口美国和日本。再后来就不做了,开始经营会展和广告公司,主要帮台湾中小企业在大  相似文献   

17.
高层     
《南风窗》2012,(25):17-17
习近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新华网11月29日报道,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基本陈列时说:"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他表  相似文献   

18.
据说,财产在5,000万港元以上的人,今天的香港有几千个。没有多少人知道他们是如何发的迹。是祖荫?是机会?是奋斗?总之,每个大富豪的背后,都笼罩着一层神秘的光环……无疑,今天的吴兆声,财富和头衔是惊人的。可谁能想象,他现在如日方中的事业,竟是从一部非洲电影开始的。非洲首饰同世界上大多数白手起家的殷商富贾一样,吴兆声有很不幸的童年。父母早亡,使他从小就开始在香港这个弱肉强食的人生战场上挣扎。15岁那年,他做成了一生中第一桩“生意”:利用课余时间为低年级同学补习功课换得了薄酬。当口袋里有了2,000港元后,吴兆声开始梦想着用它来做大生意,一下  相似文献   

19.
黄兵 《工会博览》2005,(8):30-32
他并非出生于烹饪世家,他只是一名来自安徽农村、具有初中文化水平的外来务工者。然而,他用一张车票征服了自己的梦想,成为"国际金厨"……  相似文献   

20.
卢思骋 《南风窗》2010,(2):48-50
2009年末,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下称SEE)举行了换届选举。在普遍缺钱缺人缺注册的本土环保NGO中,由100多名内地及港台企业家组织的SEE,资金最充裕,全职工作人员也最多。虽然只有5年历史,却迅速冒起,成为目前中国最大的民间环保NGO。SEE主要集中于三方面的工作,一是于内蒙阿拉善盟以小区项目推动荒漠化防治,二是通过资助、奖励、培训推动中国草根环保NGO的发展,三是推动中国企业家承担更多的社会与生态责任。在短短的5年间,从可量化的角度去衡量SEE为环境带来多少改善,并不现实。但这个组织形成的社会影响,尤其是在NGO自身的规范化、透明度等方面所作的努力有目共睹。企业家们以NGO行业的最高标准来要求自己,在SEE里学习如何以民主平等的方式介入公共事务。他们在"自我折腾"中学会花钱,在公共事务中找回道德自信,并影响到了自身企业的行为。本刊于SEE换届当日,独家访问了卸任会长、万科的董事会主席王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