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3 毫秒
1.
赵义 《南风窗》2011,(26):56-57
入世本身对于中国改革来说有一个很重要的初衷,就是以对外开放倒逼改革。今天,我们有必要进行另一场倒逼式的改革,就是以对内开放倒逼改革。赢家2011年的一件大事就是中国入世10年。12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首度发布的《中国的对外贸易》白皮书宣布,截至2010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所有承诺全部履行完毕。根据白皮书,入世后,中国集中清理了2300多部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外贸经营权全面放开。中国进口商品关税总水平从2001年的15.3%降低到2010年的9.8%。在扩大服务市场开放方面,中国的开放范围已经接近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2.
海峡两岸加入WTO后的经济互动关系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入世谈判取得重大突破,海峡两岸加入WTO进程进入倒计时,入世后两岸关系尤其是经济关系将呈什么样的发展态势?越来越备受世人的注目;两岸应如何把握入世带来的新机遇,趋利避害,共同推进两岸关系和经济关系的正常发展,更是海峡两岸及港澳和海外学者广泛讨论的议题。本文拟从分析当前海峡两岸经济关系发展现状入手,着重探索入世后两岸经济互动关系的  相似文献   

3.
张鲲 《南风窗》2014,(24):68-70
从产品输出到资本输出,这是一个国家在世界经济版图中不断"晋级"的经典路线图。当今中国,似乎也走到了这个节点。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拉开了中国资本输出的大幕,这也意味着中国经济和外部世界的联系将迎来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李威 《南风窗》2011,(26):82-83
经历了无风无浪,闷声发财,中国制造业已经进入了一个内忧外患的躁动年代。入世10年,中国收获了"世界工厂"的绰号,今天全世界约50%的微波炉、80%的节能灯、60%的手机……都产自中国,去年中国出口99.3亿双鞋,全世界每人穿一双还绰绰有余,目前制造业中有100多类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而今年在出口制造业发达的浙江等地,老板纷纷跑路,高利贷案件层出不穷,实业大幅萎缩,如温州曾最引以为傲的打火机行业凋零殆尽。经历了无风无浪,闷声发财,中国制造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终于实实在在地开始对自己的法律制度开刀了。 有些人说,入世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加入一个组织吗?但是在一个“搬张桌子都要流血”的国度里,突然打开国门,不仅自己要搬许多桌子,还要别人来搬,这就怎么高估它的意义都不为过了。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尤其是如此。许多人以前认为入世是贸易、经济方面的入世,  相似文献   

6.
经验的边界     
朱学东 《南风窗》2008,(14):3-3
今天的中国是世界上也是历史上最大的模范,虽然她依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经历了不断地怀疑甚至攻讦之后,现在,被世界主流思想界承认了的中国经验,正随着30年来的中国奇迹在全球化时代的传扬而流行,并显赫于世。以至于当中国经济学家  相似文献   

7.
邢少文 《南风窗》2011,(25):44-46
着眼长远,全球化过程有些挫折和曲折,但全球化大的趋势没有变,我们的政策如果出现变化,就可能会从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再次变为被边缘化。入世10年来,中国经济的增长奇迹无需赘言,中国也正在积极地参与全球经济议程,开展双边和区域贸易关系的建立。但在全球化走到当下,欧美经济体出现经济衰退时,对于中国经济是否过于夸大和依赖外向型经济的反省也显得格外突出,在另一个层面上,也出现了从"弱者"向"强者"快速成长期间的心理膨胀,经济民族主义的声音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8.
郑作时 《南风窗》2007,(10):12-14
对中国这样一个农业人口仍然过半的国家来说,全球化可以带来一个双赢的局面。中国转移了农业人口,而世界得到了更便宜的商品。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全球化在中国同时生产了它的副产品:我们生产了太多的廉价低技术产品,不仅在生产过程中破坏了环境,而且搅乱了全球的产业生态,有形成恶性循环的危险。  相似文献   

9.
从中国与世界经济互动发展的视角认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有助于更清晰地认识中国经济崛起与世界经济的内在关系。在过去30多年的发展中,世界经济和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中国经济依靠自身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积极参与世界经济一体化,创造和分享全球化红利,由此实现了经济崛起。在未来30年,中国经济将开始在更深、更高层次上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是随着经济进一步崛起和国际地位逐步提升,中国将会在新一轮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新规则建构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在市场化、全球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的推动下,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将在未来30年中呈现一体化互动发展关系。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良性一体化互动发展,既要求中国自身进一步加强法制化、规范化建设,也要求国际社会与中国共同形成有效的平衡机制和修复机制,不断平衡与及时修复中国与世界经济的互动关系,从而维护好、建设好中国经济与世界的一体化互动发展新格局,争取更多的双赢和多赢。  相似文献   

10.
王新奎 《国际展望》2011,(6):I0001-I0001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贯穿中国改革开放始终。中国加入WTO不是从2001年开始的,最初动因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只是由于国际和国内政治、经济环境的一系列变化,这一过程持续了近20年。这20年以及中国入世十年来,实际上就是一个中国以WTO为动力,以融入经济全球化为战略,以不断地学习、借鉴作为人类共同文明成果的全球多边贸易体系,不断推动中国改革和开放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入世"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单方面、局部领域到全方位、多渠道的全面开放,乃至与世界经济接轨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我国与外部世界之间的互动影响将会明显增强.新世纪初,围绕综合国力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安全利益多元化,安全威胁多样化,安全形势复杂化.对外开放的新形势和复杂的国际环境使我国"入世"后既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临严峻的综合安全挑战.  相似文献   

12.
石勇 《南风窗》2016,(4):30-33
中国社会,将更加变成一个"生活世界"。春节过后,我们在心理上、身体上,又一次进行"转身",从"家"出发,继续向中国社会的未来走去。这是在走向哪里呢?我们会—遭遇什么?从认知上讲,这些问题让人好奇。但现在已没那么多好奇心可以激发了,有些"改变"的可能性已经被锁定,而曾经担心的一些东西,也许会渐次发生。我们关注这些问题,更多是一种心理上对自己已有  相似文献   

13.
儒学与海峡两岸的文化根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学与海峡两岸的文化根基娄杰孔子创立的儒学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主流学派,以其深邃而精妙的思想辐射中华民族两千多年,堪称中华传统文化的支柱,在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历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世界上还没有哪一个国家会无视本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或是割断本民族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14.
“张裕”的双重难题,一是行业缺乏知识产权保护,二是标准混乱,而本质上则是一个行业的难题。在更广阔的意义上,是入世后中国大多数行业要面对的共同命题。  相似文献   

15.
王义桅 《当代世界》2014,(12):19-21
<正>自一个世纪前孙中山先生感叹"世界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到三十五年前邓小平同志断言"不改革开放死路一条",改革之于中国成为融入主流国际社会、抓住全球化机遇来释放制度活力和人民创造力的不二选择,也成为世界观察中国的窗口。中国改革,通俗地说就是围绕"太阳"公转。这个"太阳"就是世界大势,现在讲就是全球化。如今,这种情形正在发生改变。全球化不再是一个既定条件,本身具  相似文献   

16.
中国黑社会(性质)组织之阶段与生成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所谓“黑社会”在英语世界中大约有两个词汇与之相近。一个是“organized crimegroup”,一个是“underworld society“。虽然两者在国内学者著述中都有引用,但我认为两者是有所区别的。前者侧重于犯罪有组织性,后者侧重于存在形态上的反社会性。从逻辑上看,后者与我国所称“黑社会”本意更为贴近。黑社会就其反主流社会角度来看称其为“地  相似文献   

17.
3月悬念又到了一个关键时刻;又是一个僵局,一个变局。2001年2月26日,海南博鳌亚洲论坛。在一场午餐演讲会上,面对各国来宾,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除了惯常表示“中国入世大局已定,时间不是最大的问题”外,针对外界对中国履行承诺的一些疑问,龙永图特别引用了成语“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言必  相似文献   

18.
入世后中国的经济外交步入新的阶段,开始寻求在现行国际经济体系的框架下影响国际经济规则。中国在推动多边经济谈判进程、推行自由贸易区战略、应对国际经济摩擦、能源外交及"走出去"战略等方面大力践行经济外交。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外交政策环境带来重大变化,中国经济外交面临进一步提升的机遇,同时也必须经历战略性的调整和转型。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的经济外交需要兼顾海外直接投资与金融资产的全球配置,从原先侧重于贸易、投资等局部性、领域性问题向体系层面的建构和协调发展,立足东亚贸易自由化以及金融协同化进程,推动多边贸易体系、国际金融体系朝向更为公平、稳定、平衡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入世后过渡期的来临,中国将迎来国外企业知识产权侵权诉讼的高峰期。而在利用知识产权壁垒进行企业竞争成为国际市场经济的趋势之后,如何从法律层面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是中国当前的一大挑战。据悉,相关的立法活动已经在紧张进行之中。  相似文献   

20.
我们已经没有时间静等,因为入世作为一个国家承诺已经放在中国面前,全面开放意味着中国如果不自己改造其经济结构,那么跨国资本将有更大的机会来把中国改造成为他们的加工厂。而这,是我们所有人都不愿意看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