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仲呈祥 《前线》2017,(2):39-42
所谓文化自信,就是要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充满自信,就是要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的革命文化充满自信,就是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充满自信。本文论及的主要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要充满自信,并特别强调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和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2.
文化似水,润物无声。文化是流淌在民族血液中无处不在的软实力。继中国共产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等历史任务后.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不仅寄托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刻体认和了解,而且从提升文化软实力和国家整体实力的高度,对发挥中华文化的独特作用提出了明确要求.充分彰显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的坚定信念和自觉追求.以及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新认知、新境界。  相似文献   

4.
刘东超 《学习月刊》2014,(19):21-22
从治国理政的角度来考察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党的传统。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这一传统,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将其发扬光大。第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弘扬及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努力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国家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文化治理,价值观建设是文化治理的基础层面之一,文化软实力建设则是文化治理的关键内容。  相似文献   

5.
刘志国 《世纪桥》2013,(8):75-76
传统文化是由三个层次的涵义构成的综合性概念。揭示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把握其基本特征,对于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与作用,明确提出中华文化是我们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最深厚的源泉,是我们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系统梳理、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对于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筑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深厚根基,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人类文明中的瑰宝,具有强大的生命张力,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潜力所在,也是我们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体现了我们党对当今时代发展趋势和文化建设承载历史使命的科学把握.反映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高度文化自觉。《决定》回顾了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文化建设的成就,强调我们党“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领导者和发展者”.进一步突出了文化的传承功能和领导者的先锋引领作用.为新时期文化改革创新提供了历史支撑.揭示了文化繁荣发展的丰富历史蕴涵。  相似文献   

9.
张亚伟 《学习月刊》2012,(11):10+20-10,20
作为思想意识的升华、民族精神的凝聚、综合国力的体现.文化在其认同过程中表现为一种软实力.其价值指向是民生幸福、社会和谐。十七届六中全会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当前,文化软实力建设作为国家战略.已经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生长点”和重要“增长极”。  相似文献   

10.
建设文化强国的根本目标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着眼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对称的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再次强调要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对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出了明确要求。  相似文献   

11.
在如何增强软实力方面.我们存在不少误区。那种认为弘扬传统文化就可以自然而然地增强软实力的想法.其实大谬不然。软实力不是只要本土性内容丰富就一定具有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新书推荐     
《心灵与境界》本书收录了张岱年先生公开发表的一些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传统哲学的论文与讲话稿,主要从中国传统文化入手,在中西文化的对比研究中,阐述了中国文化及  相似文献   

13.
张乐武 《世纪桥》2013,(7):61-62
一个国家的兴衰成败,既取决于它的硬实力,也取决于它的软实力,其中,文化软实力则是制约整个软实力的经纬、维系整个软实力的灵魂。近年来,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建设在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产业、区域文化软实力、传统文化挖掘、对外文化传播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西方发达国家比较来看,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建设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4.
《理论与当代》2010,(3):50-50
<正>林甘泉在1月12日的《中国社会科学报》上撰文指出:按照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的观点,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经济、科技、军事等方面的"硬实力",也包括文化、价值观、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所体现出来的"软实力"。中国传  相似文献   

15.
王诗露 《学习月刊》2014,(12):14-15
在当今世界的舞台上,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领域,并愈益显示出它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于正在进行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中国来说,提升文化软实力并不是一种趋附世界新潮的即兴应景之作,而是一项关乎民族复兴大业的硬性的战略任务。中华和合传统是我国民族文化的本根和精髓。  相似文献   

16.
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张国祚的文章《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思考》对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现状进行分析思考,列举了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取得的成绩,分析了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宏观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文化折扣     
《党课》2012,(11):125-125
“文化折扣”是指对于产品所反映的风格、价值观、信仰、历史、社会制度等内容不熟悉的消费者,文化产品的吸引力、影响力大大降低的现象。 近年来的一些电影:《唐山大地震》国内票房6.73亿元,在海外仅获得6万美元票房;《南京!南京!》国内1.8亿元,海外1.17万美元;吴宇森的《赤壁》在国内来说算是好菜坞式的鸿篇巨制,但海外观众不买账。虽然中国文化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但西方观众对我们的文化内涵依然陌生。只要文化背景稍稍复杂一些,海外观众就感觉理解吃力。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之根,也是现代社会无法消弭的中华民族的精神标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优秀成分的集合,蕴含着中华民族精神最优良文化基因,凝结着亿万中华儿女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并被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传承发扬。剖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的文化精髓,使它更好地实现现代化转换,是传承与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亦是助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增强国家的软实力和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文化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的先进部分应该成为一种文化“软实力”融入世界文化,成为全球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推向世界。  相似文献   

20.
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当前至今后一段历史时期我国文化建设、文化体制改革及文化发展战略作出了总体部署和具体要求。《决定》在总结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基础上,按照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制定了文化改革发展奋斗的阶段性目标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长远目标,可谓战略深远、意义重大。但在我国文化建设,尤其是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如何应对当前国际斗争的挑战、如何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发展以及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问题上还存在着认识不清、认识肤浅甚至认识颠倒的问题,本文试图从对这些问题的分析上入手,提出解决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