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小波 《法制博览》2011,(18):12-13
在美国时,常看“笑星”考斯比的节目。有一次他讲了这么一个笑话:小时候,他以为自己就是耶稣基督。这是因为每次他一人在家时,都要像一切小鬼一样,把屋里闹得一团糟。他妈回家时,站在门口,看到家里像发过一场大水,难免要目瞪口呆,从嘴角滚出一句来:啊呀,我的耶稣基督……他以为是说他呢。  相似文献   

2.
一天下午,我刚走进办公室,我们班的几个小家伙便气喘吁吁地跑进来向我告状:“谭老师,陈永川又打人了……”话音末落,后面紧跟着的一群孩子便推推搡搡地进了办公室。还没等我开口,陈永川就先嚷开了:“我没打他,是他先踹我的……”看着他那委屈而又骄横的神情,我没有作声,只是摆了摆手,示意其他孩子先回教室我知道,现在跟他讲什么也没有用,  相似文献   

3.
平凡 《工会博览》2010,(16):48-48
他是一名警察,因为忙,没有陪怀孕的妻子做过一次产前检查,一次也没有。这一次,他答应妻子,要陪她去医院,可是临出发的时候,他接到电话,要马上去执行任务。妻子听到后,默默地收拾好出门的东西。他觉得很愧疚,就在妻子要出门的时候,紧紧地抱住了她,说:“亲爱的,虽然我不在你身边,但是,我这个拥抱是有魔力的,今天你遇到的人都会帮我照顾你的!”然后他轻轻地拍了拍妻子的背。  相似文献   

4.
路人甲     
麦小麦 《法制博览》2011,(16):80-80
采访一位城中名人,聊到我们有位共同的熟人,没想到他竟然动容:“她是我生命中的重要他人.没有她就没有我的今天。”如此煽情的话,自然会被我传到她处,谁知道她的反应完全不在意料中,她淡然说:“他?路人甲而已。是不是他的重要他人太多了?  相似文献   

5.
在开学报名的时候,一个学生给了我一种特别的感觉,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比较深的印象,他看起来聪明、活泼却又有点忧郁。因为都是新生,同学之间并不认识,但他一点都没有陌生,很想和旁边的人说话,但又怕我说他,不断用眼睛瞅我,表现出与别的学生不一样。从这一天起,我就开始观察他。  相似文献   

6.
蔡成 《法制博览》2008,(22):14-14
詹姆斯狠劲皱眉头,低声说:“Shit!”凯文厉声说:“shit!”他很愤怒:被詹姆斯和凯文称作“臭狗屎”的节目是倪萍主持的《聊天》。是当年我刚买DV时摄录的一期《聊天》节目。  相似文献   

7.
凯文 《工会博览》2010,(8):61-61
老伴的糖尿病导致了多种并发症,其中脚部的病变明显,医生建议做好足部保健。几年来,老伴每天在沐浴后、临睡前或观看电视节目时,我都给他做“足底保健”,反复按摩他的足背和足底反射区,掐捏得尽量准确到位。  相似文献   

8.
李睦 《工会博览》2010,(6):41-43
作为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的大学生,他却最终成为了著名的电视主持人。作为山东电视台的台柱子之一,他却选择在最辉煌的时刻离开;作为“中国第一农民之友”,他将一档访谈节目打造成著名电视品牌,收视率五年之内提高了五倍,居央视同类节目之首……  相似文献   

9.
在这里首先要提起1976年拍摄.的一部美国电影,是一个关于虚构的电视新闻网的故事片,名叫《新闻网》。其中有一段情节如下:一位明星新闻主播被告知他即将被解雇。因为他的节目收视率不断下滑,并且电视台还故意将他寄予厚望的节目讽刺性地冠名为“毛泽东时刻”。  相似文献   

10.
今年“六一”时,我应邀作客中青网,畅谈新“未保法”。为了方便记忆与表述,当时我将“未保法”的内容概括成了十句话。那天做节目时,尽管速录员没有记全,但现场效果还是不错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