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期,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公布了“201O年第一季度地方应对网络舆情能力排行榜”,对地方党政机关应对舆情热点事件的得失进行考评。其中,江苏常州环保局“批评有奖”的措施成为此次考评的正面样板,而贵州安顺警察枪击致死案、山西问题疫苗事件中政府应对舆情的做法,则成为严重失当的反面典型。  相似文献   

2.
在网络使用高度普及的今天,地方政府到底应该怎样应对网络舆情,该如何处置突发事件?对于突然曝出来的负面事件,想瞒是瞒不住的,试图掩盖或者矫饰是愚蠢的,其结果只能是欲盖弥彰。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日前发布"2011年第一季度地方应对网络舆情能力推荐榜"。这份榜单显示,在河南双汇"瘦肉精"事件中,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表现"严重失当,存在重大缺陷"。此外,重庆万州辞退吃空饷官二代、江西鄱阳股长外逃两个事件,政府的应对也被认为"存在明显问题";辽宁沈阳酒店春节大火、山东济宁成立"马上就办"办公室、河南天价过路费案、江苏响水化工厂爆炸谣言、甘肃古浪尘肺病事件等事件,政府应对"有待进一步加强";只有江苏南京梧桐树事件中,"政府应对总体较为得体。"  相似文献   

3.
《政协天地》2010,(6):30-30
网络时代,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以强大的影响力、渗透力和独特的互动性、流动性,加剧了局部问题全局化、简单问题复杂化、个体问题公众化、一般问题热点化趋势,作为官员随时有“被上网”的可能。地方政府如何积极、乃至有技巧地应对网络舆情,关乎政府公信力的树立。建议:各级地方政府及党政领导干部应逐步提升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把关注网络舆情当作一种工作常态来坚持,  相似文献   

4.
《政策》2010,(4):63-64
从“2010年《社会蓝皮书》发布暨中国社会形势报告会”上获悉,2009年,中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6%,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网络议题更加广泛,网络非理性情绪呈现蔓延之势,需要加强引导和管理;互联网已经成为新闻舆论独立源头之一。2009年,网络舆论日益受到各级党政机关的重视。从中央部委到地方政府,普遍建立快速应急机制,回应网民关切,网络舆情应对提速,初步形成了政府对网络民意的监测、反馈和吸纳机制,  相似文献   

5.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成为政府倾听民意、解决民困、汇集民智的重要桥梁,同时也成为舆情危机爆发的集中地。如何应对网络舆情危机,成为考验地方政府执政能力的关键点。本文通过对网络舆情发展态势分析,针对地方政府在应对网络舆情中面临的挑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提高地方政府执政能力,构建和谐的网络社会。  相似文献   

6.
由突发事件引发的网络舆情演变可分为潜伏期、爆发期、蔓延期、衰退期四个阶段。当前,一些地方政府在网络舆情走势预估、应对突发舆情事件、完善舆情应对机制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与健全舆情应对机制,推进互联网立法工作,发挥权威媒体和意见领袖的引导作用,提升领导干部的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网络舆情已经成为影响政府决策和政府形象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突发危机事件中,如何应对复杂多变的网络舆情,将成为地方政府执政能力的体现.各级地方政府要重视民间舆论场,及时回应网民的合理诉求;要善用政务微博,把党和政府的正确舆论向大众传输,提高党和政府的公信力;还要求同存异团结“意见领袖”,提高网民的素质.  相似文献   

8.
关于做好涉警舆情应对工作的认识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安舆论引导是党的舆论引导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安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安机关做好新形势下涉警舆情引导工作,对于树立公安机关良好形象,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做好涉警舆情应对工作,要围绕“转变观念、及时应对、讲究策略、把握主动”的工作思路,做到转变观念,提高应对涉警舆情复杂性和艰巨性的认识;及时应对,加快建立和完善涉警舆情应对工作机制;讲究策略,不断提升涉警舆情处置水平。  相似文献   

9.
王安常 《时事报告》2013,(11):58-58
2010年,我从云南省德宏州芒市发展和改革局调入州委宣传部工作,除了应对繁杂的日常事务外,还负责抓舆情信息工作。  相似文献   

10.
张晔 《人民论坛》2012,(26):148-149
网络时代,舆情传播呈现出新的特点,对地方政府行为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从"青岛种树事件"、"什邡事件"、"启东事件"等为代表的地方公共危机事件中,地方政府应汲取经验教训、准确分析原因、遵循传播规律、加强民众沟通,预防、应对并修复舆情,提高危机应对与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1.
网络舆情分析研判是在日常网络舆情监测基础上,对刚刚发生或正在发展中的网络舆情进行的总体研判,是贯穿于事件发展与应对全过程的工作。综观各类网络舆情事件的发展进程,如果在事件爆发之初对危机有较强的预警意识和较为准确的趋势研判,往往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和冲突、化解危机。“京温事件”是一起在一系列谣言的疯狂传播下,各种猜疑不满的情绪最终从网络走到现实的网络舆情事件。通过对“京温事件”舆情分析研判的案例解剖,有助于领导干部从中梳理发现网络舆情演变的基本规律,了解把握网络舆情分析研判的基本方法,以有效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网络舆情危机。  相似文献   

12.
兰岚 《政协天地》2011,(8):34-34
7月17日,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2011年第二季度地方应对网络舆情能力推荐榜"。四川会理领导"悬浮照"事件,因当地政府主动放下身段及时与网民良性互动的应对措施而位居榜首,江西抚州连环爆炸事件则因为对媒体和网民关注的舆论热点  相似文献   

13.
冯鹤 《现代领导》2010,(10):20-20
2009年10月15日,新华网在《中共积极探索网络反腐迫使官员检点言行》一文中,率先将《党的建设辞典》收录“网络反腐”词条一事称为“互联网在反腐败中的作用得到中国执政者认可的一个重要标志”。此举凸显高层日益看重网络在民意采集和政情下达中的作用,越来越多的地方领导开始重视网络舆情,各地党政机关加大了舆论引导和应对的学习研究.客观分析政府在历次突发事件中采取的宣传策略的成败得失,总结经验,汲取教训。  相似文献   

14.
福州市警方在应对“2·25”涉疆抢劫案过程中,通过积极稳妥的案件处置工作和及时有效的舆情引导工作,化解危机,使涉警负面信息、煽动民族对立情绪等有害信息得以遏制、消除,取得了媒体褒扬、群众拥护、嫌犯认罪、民警满意的最佳效果,有效维护了社会安定。其成功之关键在于把好“三道关”:舆情研判、案件处置、新闻发布。该案应对处置的主...  相似文献   

15.
群众遇到困难,发条网帖求助;想到了好点子,上网建言献策;专人盯着舆情,有事及时应对……在海口,“上网”不是赶时髦,而是党政工作中的“热门词汇”和普通百姓的“家常便饭”。  相似文献   

16.
日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召开了2010年第一季度新闻发布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向社会各界和媒体介绍了2010年第一季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7.
舆情信息是社情民意的反映,是时代的晴雨表。人们形象地称舆情信息工作为决策的“千里眼”和“顺风耳”。加强舆情信息工作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执政水平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思想文化建设先导性、基础性工作,是加强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举措,也是关注国际反应、正确加以应对的重要途径。有效的舆情信息工作,对内有利于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对外有利于增进了解,消除误解,引导国际舆论,树立良好形象。围绕大局、关注大事、把握大势,是做好舆情信息工作的基本思路。舆情信息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繁重任务…  相似文献   

18.
卷首语     
《电子政务》2011,(12):I0003-I0003
伴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公众通过互联网对自己关心的或关涉自身利益的社会公共事务表达意见和态度.从而可能引发各种各样的网络舆情。如何提高对复杂多变的网络舆情的分析和应对能力,及时准确把握舆情动态,科学引导网络舆论.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新课题。本期”专题报告·网络舆情与社会安全(下)”继续刊载”华中科技大学’网络舆情...  相似文献   

19.
黄燕 《中国减灾》2014,(11):22-23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在网络发达、信息传输迅速的当代社会,突发事件可谓“和平年代的战争”.处置突发事件的相关政府人员,在应对突发事件的同时,往往还要注意应对“战争”中的舆情。  相似文献   

20.
陈美荣 《公安学刊》2010,(2):20-24,71
涉警危机舆情的产生原因比较复杂,有社会方面的原因,更有公安机关及其民警自身方面的原因。应对涉警危机舆情,首先要做好常态下的舆情引导,包括强化涉警舆情信息工作,健全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加强正面宣传引导工作,积极构建和谐警媒关系,制定危机舆情处置预案。其次要做好危机情境下的舆情应对。包括预备阶段、反应阶段、恢复阶段的危机舆情应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