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1 毫秒
1.
新颁布的《劳动保障监察条例》,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劳动法》、《工会法》的一部重要法规。这一条例的颁布,不仅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加强劳动法律监督提供了依据,而且也为工会组织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新的法律武器。在《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中,虽然规定了执法主体是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但对工会在进行劳动法律监督、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方面的权利与义务,作了更加具体的规定。《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七条规定,“各级工会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情况进行监督。”从整部《条例》来看,涉及工会…  相似文献   

2.
2004年12月1日,国务院颁布的《劳动保障监察条例》正式实施。该《条例》共五章36条,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原有的劳动监察规章的不足,并且以劳动行政法规的形式强化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手段,加大执法力度,对目前焦点的社会问题的解决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条例》的颁布和实施,进一步规范了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强化了执法主体的责任和对违法者法律责任的追究。通过对劳动保障法违法行为的制裁,切实维护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确保劳动法的权威和实施效果。《条例》亮点鲜明,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同时又显现出浓厚的人本色彩。  相似文献   

3.
从《劳动合同法》角度看工会及其新作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工会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群众组织。工会权利和工会作用在《劳动合同法》中被放在突出的位置上,力图通过工会权利的运用和工会作用的发挥使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合同关系达到权利与义务的平衡,更好地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4.
《工伤保险条例》第五十一条规定:“工会组织依法维护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对用人单位的工伤保险工作实行监督。”工会要把推动《工伤保障条例》落实作为工会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重要内容,切实维护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要把贯彻实施《工伤保险条例》与贯彻实施《工会法》、《劳动法》等法律法规有机结合起来。1.维护职工劳动安全权利。安全责任重于泰山。保护职工生产安全和身体健康是对职工权益最大的维护,也是工会突出维护职能的基本表现。一是要落实《工会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工会发现企业违章指挥、强令工人冒险作业,或者生产过程…  相似文献   

5.
2004年7月5日上午,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全国人大法工委、国务院法制办和中国企业联合会联合举办的《劳动法》颁布十周年座谈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会议回顾了《劳动法》颁布实施十年来在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并对今后进一步贯彻实施《劳动法》提出了明确要求。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盛华仁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盛华仁对《劳动法》颁布实施10年来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给予充分肯定,指出《劳动法》的颁布实施,加快了我国劳动保障制度建设的进程,有力地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  相似文献   

6.
工会在《劳动法》实施中发挥作用的几点设想谢良敏1994年7月5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是建国以来第一部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的基本法律。它既侧重维护劳动者的各项权益,又涉及到用人单位以及政府有关部门的权利和义务。因而...  相似文献   

7.
2004年11月1日,国务院第425号令颁布的《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条例》明确界定了劳动监察工作的九种事项、六种措施,以及相关处罚条款(详见本期),是一部操作性极强的法规。对于劳动者来说,这是一部维权“操作指南”;对于工会维权工作而言,可谓又添一利器。  相似文献   

8.
《工会法》第六条规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劳动法》第八十八条规定:各级工会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可见,法律赋予了工会组织维护劳动者权利和职责,工会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的途径和手段是比较广泛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工运》2014,(4):56-58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劳务派遣,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10.
《中国工运》2010,(11):9-9
2010年9月29日,《湖北省企业工会条例》经湖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将于2010年12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针对所有类型企业工会制定的省级地方性法规。《条例》的颁布实施,对充分发挥企业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推动企业与职工互利双赢的特殊作用,全面提升企业工会工作水平,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已于2007年6月29日颁布,并将于2008年1月1日正式实施.该法是<劳动法>颁布以来我国最重要的劳动法律,涉及亿万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对用人单位用工有直接的影响.<劳动合同法>对现行劳动法作了较大地修改和调整,使这部法律更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更有利于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障,从而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必将对我国劳动关系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由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我国第一部关于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的地方性法规——《广东省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 2001年 1月 1日起实施。这是广东工会工作的一件大事。这项法规的实施,对贯彻执行劳动法律、法规,促进工会履行维护职能,使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工作走上法制化轨道,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严峻的现实要求加大劳动法律监督的力度 自《劳动法》颁布实施以来,我省重视劳动立法工作,相继制定了《广东省企业职工劳动权益保障规定》、《广东省企业集体合同条例》等地方性法规。但是,一些用人单位侵犯职工…  相似文献   

13.
《工伤保险条例》于2003年4月27日以国务院375号令发布,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为做好宣传工作,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印发了《工伤保险条例》宣传提纲,并下发通知要求各地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宣传和学习。为了推动《工伤保险条例》的实施,切实维护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现将《工伤保险条例》宣传提纲全文刊登,供各级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学习。——编者  相似文献   

14.
《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对于更好地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劳动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劳动法》名词解释劳动争议当事人《劳动法》第78条明确要求:依法维护劳动争议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这里所说的劳动争议当事人专指因劳动权利义务关系发生争议,依法按照劳动争议处理程序申请并参加调解、仲裁和诉讼的用人单位和该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劳动争议的当事人只...  相似文献   

16.
《集体合同规定》的颁布实施是我国劳动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健全的重要标志,体现了在原来《集体合同规定》基础上的进步,工会工作者必须坚持依靠党委领导和政府的支持,服务大局,加强学习,建章建制,深入贯彻落实《集体合同规定》,切实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7.
强化劳动法律监督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葫芦岛市总工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88条规定:"各级工会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这是国家法律赋予各级工会组织的一项权利。由此,依法做好劳动法律监督工作,认真维护职工...  相似文献   

18.
保障职工权益,促进工伤预防制定《工伤保险条例》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条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企业的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均有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设立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具体承办工伤保险事务。《工伤保险条例》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条例施行前已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尚未完成工伤认定的,按照这个条例的规定执行。因工外出受伤也应认定为工…  相似文献   

19.
徐德明 《中国工运》2006,(11):19-23
全国总工会制定下发的《企业工会工作条例(试行)》,是在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和改进企业工会工作非常重要的指导性、规范性文件。制定《条例》,在中国工人运动和中国工运事业发展史上是第一次,它对于更好地保障企业工会地位,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建立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提高企业工会工作整体水平,增强企业工会的凝聚力和吸引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认真学习、加深理解,正确把握《企业工会工作条例(试行)》精神实质《条例》自始至终贯穿的一条主线,是建设什么样的企业工会和怎样建设企业工会,其实质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相似文献   

20.
《工友》2004,(2)
2004年1月20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最低工资规定》,自2004年3月1日起施行。《最低工资规定》作了如下规定:最低工资标准即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正常劳动劳动者按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在法定工作时间或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从事的劳动。劳动者依法享受带薪年休假、探亲假、婚丧假、生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