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消费过程中开始逐渐关注生态和“绿色”,各种绿色产品、绿色企业、绿色机构应运而生。与此同时,人们也开始对“绿色”展开广泛的研究。由于这一领域的生产与研究还处在初始阶段,所以当前市场上出现的绿色产品良莠不齐,大部分是在完全不理解何为“绿色”的情况下,为了追求利润而给产品随意贴上“绿色”标签的。如此情况如不加以严格规范,将会严重阻碍真正绿色产品的市场拓展。与此同时,我们对“绿色”的研究也存在一定的混乱,对此,我们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求对“绿色”予以正确定位…  相似文献   

2.
张德江同志在党代会报告中鲜明地提出了建设“绿色浙江”的目标。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后发优势,决定了丽水在“绿色浙江”建设中可以发挥独特的优势,使丽水成为以现代科技为支撑的绿色经济、绿色产业、绿色  相似文献   

3.
《当代广西》2012,(4):20-21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南宁市在上世纪90年代就制定了“打造绿色经济、营造绿色环境、培育绿色文化和造就绿色文明”的发展路线,确立了“绿色城市、生态城市、园林城市和宜居城市”的工作目标。2005年,南宁市正式启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  相似文献   

4.
王毅 《北京观察》2011,(6):27-27
现在关于"绿色发展"有很多提法,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新型国家"、"新型工业化"、"两型社会"、"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等,相互之间既有区别,也有重合,而工作上不同部门又各有侧重,这不利于在"绿色发展"的计划、政策、资金等方面做好统筹,难免出现衔接不好、重复安排的问题。对此,我们首先应厘清“绿色发展”理念。在经济发展上,“绿色”有三层含义:一是开展资源节约、亏染治理、生态保护等,这属于“绿包”本身固有之意;  相似文献   

5.
赵继平 《群众》2017,(21):65-66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把绿色生活纳入实现美丽中国的范畴,既指明了方向和目标,也为实现绿色生活绘制了“施工图”和“验收表”.  相似文献   

6.
梁牛 《中国减灾》1999,9(4):69-70
现代人时兴用“绿色产品”、吃“绿色食品”,殊不知还有一种鲜为人知的“绿色企业”。何谓“绿色企业”?请看——“全国500强私营企业”之一的江苏全盛集团,自1998年创建以来,吞下“白色垃圾”和龙虾壳废料近20万吨。他们以垃圾废料为生产原料,开发出塑料排水板和甲壳素等高新技术产品,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还飘洋过海、出口创汇。截至1999年3月底,该集团已在“垃圾堆”里淘出8000万元的企业资产,成为远近闻名的一家“绿色企业”(据4.13《江苏工人报》)。好一个“绿色企业”!绿色企业也同“绿色产品”、“…  相似文献   

7.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实施“绿色北京”行动计划、建设和谐宜居之都的重要内容。“绿色北京”是基于“绿色”的涵义,将“绿色”的要求与国家首都、国际大都市、历史文化名城和宜居城市的建设相融合提出的行动战略。  相似文献   

8.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实施“绿色北京”行动计划、建设和谐宜居之都的重要内容。“绿色北京”是基于“绿色”的涵义,将“绿色”的要求与国家首都、国际大都市、历史文化名城和宜居城市的建设相融合提出的行动战略。  相似文献   

9.
1996年,清华大学钱易院士和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井文涌教授向学校提出了建设“绿色大学”的构想,拉开了《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的实施序幕。2001年我国著名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杨叔子在“中外中小学校长论坛”上,作了题为《现代教育:绿色·人文·科学》的主题发言,进一步阐述了“绿色教育”这一理念。至此,全国“绿色学校”创建活动高潮迭起,呈现出“绿色教育”蓬勃的生机。思想政治课课堂是教师开展教书育人的主阵地,让思想政治课教学早日充满绿色的生机,焕发绿色课堂的生命,是我们思想政治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0.
《创造》2003,(4):1-1
前些年,“生态资本”、“生态文明”这些饶有新意的语汇,给了正在建设“绿色经济强省”的云南人予很大的启发。最近又听到有的学者提出一个新概念,叫做“绿色发展理念”,心头不禁为之一亮。真正有思想含量的东西总是能够让人感到兴奋的。对于“绿色理念”,也应该是这样。“绿色理念”,可能在今天还难以对它的确定概念做一个什么定义之类,但它的指向未来和富有创新意味的性质,是无法不引起人们的兴趣的。在笔者看来,“绿色理念”,应该是指人们在反思、总结过去粗放式的发展、单一地追求经济指标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思想…  相似文献   

11.
赵静 《两岸关系》2020,(2):26-28
从“国安五法”到“中共代理人修法”,再到“反渗透法”……为了打压岛内持不同立场的党派团体人士,为了恐吓、惩罚参加两岸交流的台湾民众,更是为了谋取选举私利,民进党2019年在岛内社会营造“反中”“恐中”氛围及“绿色恐怖”,可谓动足了脑筋、使尽了力气。  相似文献   

12.
游本根 《群众》2013,(2):79-79
随着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近年,不少地方积极推进“绿色发展”进企业,下决心关停了一批能耗高、污染重、科技含量低的小化工、小火电、小造纸、小电镀等“六小”企业,成效明显。然而,“绿色发展”在我国多数乡村还是个“盲区”,“绿色发展”的理念还没有在广大农民心中扎根,突出表现在对农业生产的“三重三轻”上。  相似文献   

13.
绿色是南宁的标志,也是南宁发展的象征。行走在南宁街市,绵绵青山环抱市区,悠悠绿水星罗棋布,“城在绿中,绿在城中,终年常绿,四季开花,山、河、湖、溪与绿树鲜花交相辉映,绿化、美化、彩化、果化与亚热带风光融为一体”的园林式城市格局令外来游客留连忘返。但南宁对“绿色”的理解还不止于此。在荣获诸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联合国人居环境改善良好范例奖”等一系列荣誉称号之后,如何在“绿色”基础上做出一个巨大的“绿色产业”,已成为南宁市委、市政府更高的追求。2005年9月,南宁市加快旅游业发展工作会议提出,从…  相似文献   

14.
为奏响“绿色经济”主旋律,两年一度的宝钢学术年会近期在上海举办。“绿色钢铁,让世界更美好”——本届年会主题的探讨和演绎将为后世博时代的“绿色经济”注入持久动力。  相似文献   

15.
武汉城市圈实施“绿色促进计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促进计划”是政府为了应对解决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促使经济由传统的高能耗、高污染发展模式向绿色、可循环和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转变推出的一揽子支持政策,包括立法保障、财税、金融、土地、消费、产业政策等,其核心是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构建绿色产业结构,培育绿色产业集群,引导绿色消费,最终通过绿色改革实现绿色发展。实施“绿色促进计划”是武汉城市圈建设“两型社会”,探索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模式,应对当前金融危机,夺取绿色产业和绿色科技发展的制高点,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6.
作为企业经营活动思想的企业营销观念,在经历了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观念、市场营销观念之后,又萌发了“绿色营销”的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它可以是指一种产品、一种行业,也可以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经营哲学和一种行为规范,并将成为21世纪营销的主流。 绿色营销标新立异 绿色营销作为一种新的营销趋势,有一些新的特点,例如强调绿色观念在整个过程中的贯彻,强调全局和长远的利益,强调全方位对环境的关注,以体现营销全过程中企业的绿色形象。实质上绿色营销就是在现代市场营销的基础上,增加环保意识,把“无废无污”和“无任何不良成分”及“无任何副作用”贯穿于整个营销活动之中。它同传统营销在许多方面是各不相同的。  相似文献   

17.
云南明确了建设绿色经济强省大目标后,绿色营销问题的提出,就是顺乎逻辑的,构成所谓“绿色经济”的一个关键环节。  “绿色”的含义是多方面的,它可以是指一种产品,也可以是指一种行业或产业,也可以是指一种思维方式、经营哲学和一种行为规范。  一般认为,绿色营销(greenmarketing),是指企业在营销活动中要体现“绿色”,即在营销中要注重地球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实现企业自身利益、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利益以及生态环境利益的统一。  关于“绿色营销”的确切定义,目前理论界对此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表述,…  相似文献   

18.
李秀江 《小康》2007,(1):44-46
环保部门强势介入政府采购“绿色清单”,其目的是引导绿色生产和消费。然而,“绿色清单”的公平性却遭到商家的质疑。  相似文献   

19.
观潮 《今日广西》2008,(10):55-55
21世纪,一股追逐绿色的旋风正在席卷全球。当人们发现天气变得越来越热,空气中的灰尘变得越来越多,生活被辐射和污染所包围时,人们开始渴望重返自然,渴望绿色、环保、健康的生活。然而,社会观察家发现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现象:正在席卷全球的绿色商品,已经被商家吹嘘的“绿色”概念所欺骗,绿色消费使市民用大把大把的钞票购买“伪绿色”的商品。这些“伪绿色”商品被业内人士俗称为“漂绿”。  相似文献   

20.
今年是第34个世界环境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今年的主题是“营造绿色环境,呵护地球家园”,为了展示中国政府改善城市环境、创建绿色家园、构建和谐社会的决心和行动,鼓励公众参与,国家环保总局确立了中国的宣传主题:“人人参与,创建绿色家园”,并推出了“六·五”中国主题标识。在我们与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王玉庆和汪纪戎的访谈中,二位局长表示,希望通过这个主题的宣传,号召全社会行动起来,积极参与环保模范城市、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生态省、生态市等环保实践活动,建设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绿色家园。记者:中国城市环境保护的主要对策提到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