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年来,农村中小学生时常发生性侵害案件,其中又以留守儿童最为严重。在这些案件中,受害儿童不仅遭受来自犯罪分子的伤害,也遭受到来自相关部门、人员处理性侵害案件的手法、策略不周全所造成的二次伤害,更要长期承受来自生活环境中的社会偏见、嘲笑、压力等三度伤害。受害儿童的生理伤害也许很快能康复,但是他们的心理重建却是长期  相似文献   

2.
<正>近两年,国内频发儿童遭受虐待、暴力伤害和性侵害事件,特别是河南兰考县一收养孤儿和弃婴的私人场所发生火灾,造成7名儿童死亡,北京大兴区因为停车纠纷摔死女童,南京一对父母由于吸毒不履行监护责任导致两个女童饿死,山西男童因家族矛盾被挖眼以及多起儿童遭受性侵害案件等,致使儿童权益受到严重损害,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威胁。这些事件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社会观念对儿童权利的蔑视,暴露出儿童保护制度和体系的缺失,引发了我们对儿童权利和儿童保护工作的反思,增  相似文献   

3.
正近几年来,猥亵儿童、强奸幼女等犯罪案件时有发生,新闻媒体对儿童性侵犯事件报道越来越多,尤其是涉及在校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性侵害事件引起社会对校园性侵害的高度关注,仅仅在网络上以"禽兽教师"等词语搜索,就能够找到长达几十页的案件报道。校园性侵害案件的不断曝光,给社会、家庭、学校均带来了极不安定的因素,同时也引起了教育主管部门的关注与重视,  相似文献   

4.
一、儿童性侵害案件中法律援助的必要性2012年广东省妇联、广东省检察院联合发布的《女童遭受性侵害情况的调研报告》显示,自2008年至2011年6月期间,广东省检察机关公诉部门受理的不满18周岁女童被性侵害的案件高达1708件。[1]根据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对媒体报道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儿童性侵害案件发生的原因、现状与发展趋势、特点、现有法律法规的缺陷与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结合法律与儿童的身心特点,提出了解决对策与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近年来发生的四宗性侵害案件物证的DNA检验,结合案件侦破的过程,谈一谈如何更好地发挥DNA检验在性侵害案件中的作用,为侦查破案和案件诉讼提供有价值的线索和证据。  相似文献   

7.
正在我国台湾地区,校园性侵害、性骚扰为多发案件。2012年1~9月,疑似校园性侵平均每月通报183件,每天有17名高中职、中学小学生沦为性侵害、性骚扰的受害者。长期以来,台湾地区高度重视与学生有关的性侵害或性骚扰案件,采取各种措施降低性侵害对学生的不良影响。从法律层面的立法,到学校具体操作层面,台湾地区都有相应的法律规定,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性侵  相似文献   

8.
我国未成年人性侵案件具有被害人以14周岁以下的幼女为主、犯罪人以中老年熟人为主、犯罪手段多样且多含诱骗因素的特点。我国在现有应对未成年人性侵案件策略的基础上,应完善相关法律规定,创新对性犯罪人的处遇和管理,加强对被害人的救助、普及性教育和性侵害防范教育,以预防未成年人性侵案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以儿童学生(主要是女生)为性侵害对象的教师犯罪案件时有发生。这些案件对未成年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巨大危害,社会影响非常恶劣。要抑制此类犯罪,父母应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尽早发现异常情况,坚决揭露教师性侵害事件;学校应加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开展性教育课程,强化师德教育,建立教育问责制,决不姑息包庇已经犯罪的相关责任人。  相似文献   

10.
“美国和加拿大的研究表明,障碍儿童遭遇性侵害的风险比普通儿童高出3 ~7倍……在一项西雅图的研究中发现,仅仅在这一个城市里每年就有约500名障碍儿童遭到性侵害.只有20%的案件被报告了……这样的现状震惊了整个社会.”这是从《特殊儿童安全技能发展指南》一书中摘录的一组数据.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伤害未成年人事件在媒体频频曝光,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特别是海南万宁等多地发生的女童遭性侵案件,引起社会反思。当前暴露出来的未成年人受伤害案件从发生环境和对象上看,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家庭暴力。包括亲生父母对子女的忽视和虐待,父母间家庭暴力对孩子的不良影响,以及继父母、看护人、其他家庭成员等实施虐待甚至性侵害。二是校园暴力。  相似文献   

12.
"以儿童最大利益为一种首要考虑"是《儿童权利公约》中规定的处理儿童事务的基本原则,据此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确立了儿童利益优先原则。为了保护儿童的性权利,我国刑法对性侵害儿童犯罪作出了专门规定,司法解释从优先保护儿童利益出发,对此类案件的办理还规定了特别程序,最大利益原则在我国儿童性保护法中得到体现。现行保护儿童性权利的法律制度还存在不足,应优先考虑儿童最大利益完善儿童性保护立法,严格执行现有法律制度,建立和落实社会预防和救助制度,最大限度地保护儿童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3.
儿童性侵害在国内外,都是人们必须长期面对的课题.但不同的是,近年来国内发生的中小学生遭遇猥亵、强奸,以至奸杀女生案件,频繁在新闻媒体上出现,中小学生的性安全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这些触目惊心的恶性案件不断出现,这也给教育部门如何为未成年人保护提出了尖锐的问题,尤其是如何为性暴力受害者提供保护,使他们能够最大限度减少二次伤害,恢复原有生活状态,这是摆在教育部门和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全新课题.  相似文献   

14.
纪萍 《民主与法制》2014,(20):50-51
夏季来临,暑假将至,又是一个幼女性侵害案件易发期高发期,有必要把这么一个极其沉重的话题——幼女的性侵害及性保护,提交给孩子的师长及社会各界……  相似文献   

15.
对待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无论在情感上还是在法律上,都应当保持最高关注、最低容忍,儿童最大利益原则应当在刑法上得到最充分的贯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既由于社会公众对刑法适用的不满意,也由于刑法本身未能实现最大合理化。惩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需要立足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中的"严"的一面,在当下修改刑法有关规定仍有争议、个案从严仍有不足的情况下,运用严格责任化的刑法解释来从严惩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具有更高的可行性。严格责任化的刑法解释并非完全排斥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通过对某些性侵害未成年人行为在定罪机制上的严格责任化,将是对惩治全部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有益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王留彦 《前沿》2012,(14):66-68
当今社会,侵害男性性权利的案件逐渐增多.由于我国刑法对男性性权利的保护存在漏洞,因而很多案件不能依法得到处理.无论从合法性还是合理性的角度,我国的刑法都应当加强对男性性权利的保护,扩大性侵害的范围.在现阶段,我国可以通过司法解释来逐步实现男性性权利的刑法保护.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代,保护儿童免于性剥削和性虐待已成为全球共识,而同意年龄法作为性法律之一种,在儿童性保护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与世界其他法域的同意年龄法相比,中国同意年龄法具有同意年龄偏低、过于简单、性别歧视以及在卖淫领域的误用等缺陷,对保护儿童特别是女童免于性侵害相当不利,与《儿童权利公约》《儿童权利公约关于买卖儿童、儿童卖淫和儿童色情制品问题的任择议定书》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形成冲突。为制止针对儿童的性暴力,从根本上加强对儿童的性保护,完善中国同意年龄法大有必要。  相似文献   

18.
一项犯罪综合调查结果显示 ,自1996年以来 ,针对幼女的性侵害案件在农村呈明显上升势头 ,连续4年同比增长46 %左右。笔者所在的豫南某县 ,1998年审查起诉奸淫幼女案件8起 ,1999年已达到14起 ,涉及被害幼女20多人 ,严重危害了幼女的身心健康 ,给其家庭及社会带来了极坏的影响。这类案件之所以屡屡发生 ,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是受现在社会上黄色书刊及低级趣味影视节目的影响和刺激。尤其是一些老年人和未成年人 ,因为家庭、身体、容易取得幼女信任等原因 ,往往把魔爪伸向年小体弱又懵懂无知的幼女 ;二是由于农村人口相对固…  相似文献   

19.
我国性侵害未成年人案件频发,利用职业便利对未成年人实施性侵害的现象尤其严峻。为了有效预防有性侵害违法犯罪历史的人员进入与未成年人相关的行业,应当建立对相关从业人员的入职查询制度。境外一些国家和地区已有这方面的实践,我国《刑法修正案(九)》新增的从业禁止制度和国内部分地区的现有探索也为入职查询制度的构建提供了可行性依据。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人员入职查询制度的构建可从违法犯罪信息数据库建设、具体运行和查询限制三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20.
邓娟  何延 《民主与法制》2014,(28):32-34
“近年来,未成年人被性侵案件数量明显增多。并且,被害人年龄呈现低龄化、受害次数呈现高频化的特点。” 为此,2013年10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发布《关于依法惩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刑事政策、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等方面,就加强惩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的犯罪作了全面系统的规定和工作部署。“意见”一经公布得到各界的充分肯定,然而。法律实务界人士关注更多的是,立法层面对未成年被害人保护的缺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