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世纪行》2017,(11)
今日之儿童,明日之栋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幼有所育"的目标,如何更好实现?"好入园""入好园"是家长们的急切期盼,如何落实?省政协月度协商座谈会上,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和幼教工作者围绕协商主题畅所欲言、建言献策,呼唤全社会共同肩负起新时代新的幼教使命。  相似文献   

2.
正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制定实施了三轮儿童发展纲要,有力推动了儿童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十九大报告提出保障儿童合法权益,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幼有所育""弱有所扶",是十九大报告中的新提法,也是民政部门保护关爱留守儿童、困境儿童,保障改善民生、精准全面补齐民生"短板"、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的思想内涵。2017年是儿童关爱保护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的一年。国家密集出台政策统筹推进儿童关爱保护服务  相似文献   

3.
正按照民政部关于落实农村留守儿童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要求,江苏省南京市进一步加强留守儿童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确保"幼有所育、弱有所扶"。一是全力抓好动态管理,努力把户口未登记和辍学不在学的留守儿童数据降到最低。二是全面督查落实  相似文献   

4.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幼有所育""弱有所扶",要求"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这既是新时代对民政工作的新要求,更是做好儿童工作的根本遵循。近年来,云南省在各级民政部门的扎实推进下,全省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成效明显。织密服务保障网,做到儿童生活兜底。一是进一步加快儿童福利体系建设。在争取各级资金建设儿童福利机构、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的基础上,全省加快构建县、乡、村三级儿童福利体系,发展壮大建立儿童福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与十八大报告相比,"弱有所扶"是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新要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之下,民政部门要深入理解为什么要提出"弱有所扶",精心谋划如何实现"弱有所扶",以  相似文献   

6.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幼有所育""办好学前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体现了党中央对学前教育和每一个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视。近3年来,在每年的龙岩市永定区人代会上,多位人大代表曾就学前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和规范等问题向政府部门累计提出14条意见建议。近年来,全国各地校车、校园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屡有发生,严重危害幼儿的生命安全。2016年6月13日,永定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苏贤  相似文献   

7.
《世纪行》2017,(11)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取得"新进展"的七项民生要求,"幼有所育"排在首位。这说明,让每个孩子享受公平、优质的学前教育,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补齐的突出短板。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学前教育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越来越  相似文献   

8.
读者观点     
《小康》2017,(36)
正一直以来《,小康》杂志都是我最喜欢的杂志之一,因为每次都能从杂志中读到直击心灵的文章。最近,看了《幼有所育:让阳光普照每一个孩子》一文,我深有感触,一个社会最深的痛,往往都是因为孩子。但愿未来,我们可以少一些痛。  相似文献   

9.
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起,庄严地写进了党的十九大通过的新党章,为做好新时代的民政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是党和国家对民生民政工作新的重要指引。今后五年,我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弱有所扶",即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要靠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托底保障体系建设。这给新时代民政工作赋予了新使命,提出了新要求,指明了前进的大方向。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  相似文献   

11.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保障儿童合法权益,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幼有所育、学有所教,为儿童健康成长和优先发展指明了方向。过去的一年,是儿童关爱保护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的一年,政策环境进一步优化,实务进展效果显著:78万多名无人监护农村留守儿童落实受委托监护责任  相似文献   

12.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幼有所育""弱有所扶"要取得新进展,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国家在保障儿童权益方面不遗余力,相继出台《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意见》《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意见》等文件,各地积极行动,全面贯彻国家政策,出台配套文件,在关爱保障留守儿童、困境儿童  相似文献   

13.
办好学前教育、实现幼有所育,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关系亿万儿童健康成长,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党和国家事业未来。一直以来,学前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短板,尤其是在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之后,学前教育可能会面临新一波"婴儿潮"的考验,"入园难""入园贵"仍是困扰老百姓的烦心事。  相似文献   

14.
正江苏省南京市以体系建设为抓手,全面发挥市未保委成员单位职能作用,进一步加强留守儿童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确保"幼有所育、弱有所扶"。一、掌握动态,摸清底数。全力抓好无人监护和无力监护、未登记户口、辍学不在学等留守儿童以及困境儿童的动态管理,定期统计、摸排全市留守儿童指标数据,实现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数据每月动态更新,确保系统数据实时准确。二、强制报告,强化监督。全面督查落实家庭监护以及各类相关组织的监护责任落实情况,进一步加强对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监护人  相似文献   

15.
一、多方准备推动选择在选择区域活动前,需要让孩子了解,要让孩子喜爱,介绍是不可少的程序。幼儿对区域内容各有偏爱,在介绍各区域时,我们老师往往会站于各区域中间,眼神环视孩子,手指指向各个区域,以饱满的语言,有时以导游身份娓娓道来,有时像推销员一样激情澎拜,让孩子知道有哪些区域、清楚各区域位置,帮助孩子思考。教师以自己的热情感染孩子,激发幼儿兴趣,推动幼儿去"选择"。有"规则"才有"自由",当孩子行为与规则相符时,在游戏中才会享受更大自由。明白规则的重要性,建立自己的规则,  相似文献   

16.
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这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衡量、反映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的标尺与准绳。要"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相似文献   

17.
正长期以来,儿童福利机构作为集中养育孤儿、弃婴、特困儿童的场所,作为民政部门联系支持社会散居孤儿及其寄养家庭的纽带,在幼有所育和弱有所扶相结合的领域发挥了至关重要作用,有效推动了孤儿基本生活保障、特困儿童供养、儿童收养等政策的施行,有力保障了由政府履行监护人职责儿童的生存和发展权益。近年来,儿童福利机构开始探索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困境儿童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工作中新的职能作用,同时加强规范化、专业化、法制化建设,推动儿童福利事业不断取得新进展。  相似文献   

18.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让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广大人民现实生活中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目前,随着扶贫工作的深入发展,民营企业的参与方式更加多样、领域更加宽广,重要作用也愈加凸显。那么,  相似文献   

19.
正2021年8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河北省承德市高新区滨河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实地调研时强调,满足老年人多方面需求,让老年人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责任。《孟子·寡人之于国也》说:"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老有所养"一直是"天下大同"和"王道之治"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相似文献   

20.
正一、制订背景发展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事关婴幼儿健康成长,事关千家万户。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在"幼有所育"上不断取得新进展。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针对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精准施策,解决好婴幼儿照护和儿童早期教育服务问题。今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针对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后的新情况,加快发展多种形式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加强儿童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