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一审公诉案件刑事判决书是人民法院按照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第一审程序对审理终结的公诉案件,根据已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的法律规定,确认被告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犯何罪以及处以何种刑罚或者免予刑事处罚的书面决定。及时、准确、合法地制作刑事判决书对于保障无罪之人不受刑事追究,对于打击犯罪、教育改造犯罪分子具有重要意义。最高人民法院非常重视刑事裁判文书的制作,在1992年《法院诉讼文书样式(试行)》的基础上,1999年4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051次会议讨论通过了《法院刑事诉讼文书样式》(样本)…  相似文献   

2.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28条规定:“辩护人的责任是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证明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维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这条规定不仅明确了辩护人的责任,而且为如何具体辩护指明了方向。也就是说,辩护人在为刑事被告人进行辩护的时候,主要是从无罪或轻罪两个方面进行。显然,参加大量辩护活动的律师,无罪辩护必然成为其辩护活动的重要内容。当然,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刑事案件大量的是公诉案件,在审判前一般都经过公安机关、检察机关认真的侦查和审查起诉,起诉后又经过人民法院的审查、调查才决定开庭审理的,从总的来说,由于定性错误,将无罪认定为有罪加以起诉和审判的情况并不常见,因而无罪辩护的情形不是很多。  相似文献   

3.
刑事审判实践中,人民法院常常通过准许撤回公诉、反复发回重审、留有余地判决、免予刑事处罚等方式规避无罪裁判。无罪裁判难,究其原因主要有四个:一是立法方面原因,体现为立法者的犹豫与折中、立法尚不够明确、证明标准单一且主观性强;二是司法机关内部原因,体现为不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通过私下协调来回避无罪判决;三是诉讼观念方面原因,表现为重打击、轻保护观念根深蒂固,客观真实的事实观,有罪推定观念,复仇观念造成的压力;四是权力格局原因,表现为审判机关需要通过有罪判决打击罪犯以体现执政绩效。  相似文献   

4.
新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五条仍然存在明显缺陷,应当作再修改:在刑事诉讼中,辩护人应当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尽心尽责,提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从轻承担、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以及其因公安司法机关违反法定程序而遭受侵犯的材料和意见,以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和与案件相关的其他合法权益。辩护人不履行该责任的,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5.
我国1979年刑事诉讼法第120条规定,“在被告人最后陈述后,审判长宣布休庭,合议庭进行评议,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的法律规定,作出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犯的什么罪、适用什么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判决。”从本条的规定可以看出,法院的定罪判决并未涉及到公诉机关指控的罪名,也不是判决检察院起诉的罪名能否成立,而完全是依据事实、证据和法律来判决被告人的罪名,这样一来,就可能会产生法院判决认定的罪名与检察院指控的罪名不一致的情况。比如检察院起诉的抢夺罪,而法院最后判决的却是抢劫罪,在以前的司法实践中,我们经…  相似文献   

6.
在理解认罪服法的时候,应当注意一个问题,就是如何看待犯罪分子不服人民法院的判决进行申诉?在刑事诉讼法中,申诉是指有申诉权人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不服,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重新处理的请求的诉讼活动.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被告人是有申诉权的人.由此可见,申诉是法律赋予罪犯的一项重要权利.与此同时,服法,也就是服从国家的刑事制裁又是罪犯必须履行的义务.那么,这两者是否存在矛盾呢?换言之,依法  相似文献   

7.
控诉人在法庭活动的直接目的,是证实被告人有罪、犯什么罪、应如何处罚;而辩护人在法庭活动的直接目的是反驳控诉,证明被告无罪、罪轻、减轻或免除处罚,从逻辑上分析,法庭辩论的全过程是证明与反驳的有机统一,因此,逻辑证明和反驳是进行法庭辩论的逻辑方式。  相似文献   

8.
再论“上诉不加刑”原则李宝岳一、“上诉不加刑”原则的基本含义经过多次讨论,学界对此已有基本共识。但是,近期又有学者提出这样的0000观点并被广泛专播,即认为“上诉不加刑”原则的基本含义是,第二审人民法院审判被告人上诉的案件,如果原判决认定事实没有错误...  相似文献   

9.
认罪认罚从宽与刑事和解从宽分别存于两个层面,对被告人单独适用时并不困难,难点在于当被告人的认罪认罚与刑事和解发生交集时,如何对其从宽处罚。认罪认罚是刑事政策,是党中央在刑事司法领域部署开展的一项重大改革,也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具体化,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认罪认罚的前提下,司法机关对其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这一刑事政策必须通过刑法、刑事诉讼法的条款具体落实到位,即认罪认罚从宽在具体的刑事审判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刑事案件需要通过速裁程序、简易程序、普通程序、刑事和解程序来实现,以刑法规定的相关量刑原则及刑法教义学研究的量刑情节为从宽内容。需要研究被告人既认罪认罚又与被害人刑事和解或者只认罪认罚但不刑事和解或者不认罪认罚但刑事和解这三种情况下如何对被告人从宽处理,以完成对其刑事责任的确定。  相似文献   

10.
新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五条仍然存在明显缺陷,应当作再修改:在刑事诉讼中,辩护人应当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尽心尽责,提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从轻承担、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以及其因公安司法机关违反法定程序而遭受侵犯的材料和意见,以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和与案件相关的其他合法权益。辩护人不履行该责任的,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1.
无罪推定原则之立法探讨卢永红*无罪推定是刑事诉讼的一项基本原则。其基本含义是指刑事诉讼中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未被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判定有罪之前,应假定其无罪。在现代西方国家,与其“法治”和“权利本位”相适应,普通确认了无罪推定原则。在我国,由...  相似文献   

12.
刑诉法第187条第一款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合议庭经过阅卷,讯问被告人、听取其他当事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意见,对事实清楚的,可以不开庭审理。对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开庭审理”。这表明,对上诉案...  相似文献   

13.
刑事简易程序的本质特征是审判方式的简化。域外刑事简易程序的发展趋势是多元化,即简易程序的设计并不局限于单一形式。针对我国简易程序中存在的问题,应当改变简易程序单一的现状,构建多元化的刑事简易程序,具体为重构简易程序,增设处罚令程序、被告人认罪径行判决程序、刑事和解程序和认罪协商程序。  相似文献   

14.
对因证据不足而作出的不起诉决定涉及的赔偿案件是否应该赔偿的问题 ,由于法律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 ,司法界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 :根据我国《刑诉法》第 12条的规定 ,“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 ,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第 162条第 3款规定 ,“证据不足 ,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 ,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既然没有充足的证据证明被告人有罪 ,那就是无罪 ,无罪就应该赔偿。对于这种规点 ,笔者不敢苟同 ,理由是 :1、我国《国家赔偿法》立法的指导思想是为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享有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  相似文献   

15.
在司法实践中 ,如果在案件的判决前能查明被告人具有累犯身份 ,自然可以实现对累犯的从重处罚。但如果被告人真实身份不明时 ,就会使司法机关在贯彻对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上处于两难境地。对此作者认为 ,应提高侦查质量 ,完善《刑法》的有关规定 ,为实现对累犯的从重处罚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6.
刑事被告人在庭审时人身不受拘束的权利是指:在刑事审判时,只要被告人没有逃跑或其他暴力行为,法院不得对其实行人身拘束的权利.而相对于刑事被告人在庭审时人身不受拘束的权利而言,我国人民法院对刑事被告人实行人身拘束的权力是指:人民法院在进行刑事审判时,即使被告人没有逃跑或其他暴力行为,也可以对其实行人身拘束的权力.  相似文献   

17.
刑事和解是一种新型应对犯罪方案,在刑事诉讼中,如果加害人与被害人达成和解,国家机关则对加害人不追究刑事责任、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虽然刑事和解有助于恢复社会秩序,但是由于实践中它背离了刑法基本原则,因而应该用刑法报应正义对其加以限制。  相似文献   

18.
当前,在刑事司法实践中,有不少法院依据有关鉴定机关对患精神病被告人作出“有部分(限定)责任能力”的鉴定,对其相应作出从轻处罚的判决,即所谓其负部分刑事责任.据某地法院近几年对患精神病被告人作出的判决情况看,其负部分刑事责任的判决,约占精神病人犯罪案件的10%。例如,某地张××因犯放火罪被起诉,法院于91年9月5日审理后判决如下:“……被告人张××经某市精神病防治院医学鉴定为:患精神发育迟滞(轻度)有限定责任能力,故酌情从轻处罚。……”又如,某地韩××,因奸淫幼女罪被起诉,法  相似文献   

19.
关于从轻、减轻、免除刑罚的辩护问题周国均关于从轻、减轻和免除刑罚的辩护,是除了无罪辩护之外律师维护被靠人合法权益的三种辩护形式。研究它们对保障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帮助司法人员正确执法具有重要作用。(一)从轻、减轻和免除刑罚辩护概述1、从轻、减轻和免除刑...  相似文献   

20.
修正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2条规定.“未经人民法院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第82条规定.“当事人”是指被害人、自诉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这里有一系列对当事人的提法及其诉讼权益问题。本文仅就此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和认识。(-)我国第一部刑事诉讼法典,即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对有关当事人和受刑事追诉者的名称使用不够完善,叫法不太准确。究竟在什么时候称为“犯罪嫌疑人”,什么时候称为“被告人”,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