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中国西藏边贸的现状及基于地缘政治前提下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并将西藏同南亚三国、南盟间的边贸、贸易关系与云南、广西同东南亚邻国、东盟间的边贸、贸易关系做了系列对比,并在上述基础上分析了“西藏通道”的优越性,展望了“西藏战略”的可行性和“中国一南盟自由贸易区”的乐观前景。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论述中国西藏与南亚边贸现状及其发展前景,为探索进一步扩大中国西藏与南亚边贸规模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冷战的结束为界,对印度与中国在对非关系上的合作与分歧进行了论述。认为中印对非政策差异、中印边界分歧和国际格局三个因素,影响了中印两国在非洲问题上的合作。发展中大国印度与中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在非洲的合作,对于增强亚非团结与合作,推动南南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在21世纪,印度与中国在对非关系上的一些分歧,将在一定程度上对两国在非洲的合作和中非关系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4.
印度的海洋战略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由近海到远洋的过程。在谋求控制印度洋的同时,印度还把触角伸向了东南亚和南中国海地区。这无疑对中国的能源开发和运输都将产生重大的影响,而中国如何应对也将直接关系到自身的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5.
自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印度始终没有加入。印方态度从初期的观望、疑虑演变到中后期的对冲、反对。不过从近期印方政界、军界、外交界、战略界的反应来看,印方的态度正在发生微妙变化,呈现不反对、不表态,选择性、工具化对待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趋势。印方的态度演变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近期朝利好方向发展。印方态度演变的动因复杂。长期来看,印方的三块心病难以消除,全面支持并加入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可能性不大。鉴于此,建议我国在三个方面做好应对,以尽量扩大印方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选择性参与力度。 相似文献
6.
中国媒体对印度报道的偏好及其对公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概述中国对印度报道的总体情况基础上 ,分析了中国媒体对印度报道的偏好特点 ,针对这些偏好提出了作者的评价 ,并分析了出现对印度误读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印度对华政策与中印关系发展对西藏开拓南亚市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加入WTO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西藏开拓南亚市场提供了机遇。西藏开拓南亚市场的过程中,面临印度对华奉行两手政策的积极和消极影响,需要针对性较强的政策措施予以应对。 相似文献
8.
印度进一步扩大在东南亚影响的各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印度在东南亚的影响急剧上升。但是 ,印度的影响力不会进一步扩大到与中美日一样的程度。亚太地区大国力量平衡的动态发展态势、中国在此地区影响力的进一步扩大、东盟的内部矛盾、印度国内的不稳定因素等等 ,都会成为印度进一步扩大在东南亚地区影响的羁绊。 相似文献
9.
研究印度经济崛起及其对我国所可能带来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为此,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文献作了简要的述评,并提出了有待我国学者深入探讨的课题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新兴大国参与和主导“区域间合作”作为国际关系和区域治理中的既存现象,既是区域合作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新兴大国积极参与构建多边合作机制的一种努力。印度在亚太地区参与的区域间合作具有一系列典型的特征,这既是印度外交特点的显现,也深受亚太区域间主义发展的影响。中印的共同崛起使得双方应重视在现有区域问合作框架下,认识到彼此模式的差异与共性,共建“新型大国关系”,推动亚太区域间合作进程并进一步增强以亚太为主体的洲际间互动。对于中国而言,增强区域间合作的合法性和有效性是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从乃堆拉山口的开放看西藏与南亚边境贸易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 0 3年 6月印度前总理瓦杰帕伊访华期间 ,中印两国共同签署了关于经由西藏与锡金之间的乃堆拉山口 (Nathula)进行边贸活动的谅解备忘录。由于乃堆拉山口具备了重要的经济价值 ,因此它的开放必将对西藏与南亚边境贸易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中国西藏与南亚边贸发展的状况,探讨了影响中国西藏与南亚边贸攀升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针对性的提出了进一步扩大中国西藏与南亚边境贸易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13.
对促进中俄边境地区经贸合作的几点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中国东北边境地区正在充分利用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资金、技术和产品优势以及边境对面俄罗斯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市场的优势,成为与东南沿海经济带相互对应、相互依托、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北方大陆沿边经济开发带。中俄边境城市大多是依靠贸易发展起来的,经济缺少工农业等基础行业支撑。因此,在确定合作发展方向时,必须以科学的态度慎重选择,合理布局,绝不能只想发展而不考虑后果,只顾及现在而忽视未来。 相似文献
14.
印度于 1991年推行新经济政策 ,开始了使印度经济迈向“自由化”、“全球化”的经济改革。为此 ,历届印度政府不断加大改革力度 ,适时调整经济政策 ,促使印度的经济改革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其中最大的亮点之一是印度的国际收支状况得到极大的改善 ,外汇储备持续增加。这将为印度进一步的经济改革提供更大的动力 ,有助于印度经济的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5.
2009年国务院批复长吉图开放开发先导区规划,为吉林省发展对俄贸易提供了新机遇。该规划的实施将大力推动中俄互市贸易区、中俄产业合作园区、中俄经济走廊及物流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为吉林省对俄贸易在政策保障、资源利用、实力支撑、旅游产业以及科技交流等方面带来了新契机。 相似文献
16.
延边对外经济贸易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 ,现已进入稳步健康的发展阶段。但与加入WTO后的新形势、新要求相比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 ,抓好加入WTO后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应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 :一是尽快适应入世后的新形势 ;二是确立“大经贸”战略 ;三是扩大外贸出口 ;四是大力开发出口市场 ;五是加快外经贸企业规模化进程 相似文献
17.
日元升值与日本对外贸易政策调整的绩效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198 5年以来 ,日元兑美元汇率升值幅度相当大 ,对日元升值与日本对外贸易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 ,在日元升值期间 ,日本的出口贸易依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 ,进口增长却不像预期的那样快。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日本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抵消了日元升值的不利影响。对于正面临着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我国来说 ,应及早采取措施 ,预防可能出现的汇率波动冲击。 相似文献
18.
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快速开发开放中,广西高等职业院校需要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增进国际间的教育合作,促进跨境教育的发展,提高高职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增强为广西经济社会服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20.
美国出口管制政策演变的历史表明,出口管制始终是美国国家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美国对华一直实行歧视性出口管制政策。这不仅在相当程度上加剧了美中贸易失衡,而且使两国都付出了巨大的经济代价。由于奥巴马政府并未改变美国对华的一贯立场,因此其推动的出口管制改革并未惠及美中贸易,使美中贸易关系的发展日趋复杂。在对华出口管制问题上,美中两国的博弈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美中双边经济相互依赖关系中明显处于弱势地位的中国应当积极采取措施予以应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