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意外的团圆     
50年前,在瑞典法伦,一位年轻矿工亲吻着他年轻漂亮的未婚妻说:"在圣卢西亚宗教节日上,牧师将祝福我们的爱,我们将成为夫妻,开始营造我们幸福的家." "愿和睦的爱情永远与我们在一起,"他可爱的未婚妻甜蜜地笑着说,"你是我的一切,没有你,我就不活了." 第二天,当年轻人身着黑色矿工服(注:每名矿工都为自己的葬礼做好了准备)路过未婚妻家时,他一如既往地轻轻敲了敲她的窗子,向她道了声"早安".  相似文献   

2.
再见阿慧,发现她容光焕发。记得去年与她相聚时,见她一副疲倦、憔悴的面容,头发散乱,衣着没什么讲究。当时我心想:这女记者也不好当,整天忙忙碌碌、风尘仆仆,还不如我当一名秘书稳定。女朋友中,我和阿慧是无话不谈的老友。现在到了酒吧,更是可以上至天南海北,下至儿女私情,痛快地侃一通。我们互相称赞着对方的打扮,又互相开玩笑。我笑她道:近来如此漂亮有魅力,是找到了梦中情人吧。阿慧说:  相似文献   

3.
在周恩来身边的日子 文革期间我给总理翻译的机会比较多,一直做到1971年。 1967年的时候还有一件事,那个时候我还可以陪同外宾上天安门。毛主席见了我,说你姓什么?我说我姓 吴。他说你的国家早就灭亡了。这个印象很深。当时天安门上有外宾,有讲法文的,有讲英文的。我们法文翻 译、英文翻译就跟在后面。1965年10月,刚果布拉柴维尔的总统马桑巴-代巴的夫人来,是我做的翻译。他们 觉得年轻人嘛,应该锻炼锻炼。那是我第一次给毛主席做翻译,但是并不感觉紧张,那个时候好像也想不到紧张 了,用心翻译就是了。如果一紧张,血都到脑袋里去了,精力还可以,当时就这么个感觉。后来上天安门又见了  相似文献   

4.
求婚新法     
害羞的王强久久不敢向女友求婚。女朋友忍不住问他:"王强,你是不是有话要对我说?"王强吞吞吐吐地答道:"是,是的,我想,我想……先问你,你愿意死后葬在我家祖坟里吗?"  相似文献   

5.
年轻人都爱扛病,觉得年轻,有什么不舒服的扛一扛就过去了.据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99.7%的人都认为身边的年轻人在扛病."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三高早期的症状和危害会戴假面具,是年轻人最易忽略的问题."解放军305医院干部病房副主任张金萍提醒说.  相似文献   

6.
有个笑话说一个精神病人在出院前,医生问:你出去之后干什么?病人答:用弹弓把医院的玻璃全都打碎。医生一听,这人的病没好,得继续治疗。又过了一段时间,医生再将这个病人叫来问话:你出去后干什么?病人答:找一份工作挣钱。挣钱了干什么?养活自己,再找一个女朋友。找女朋友干什么?谈恋爱,举行婚礼,然后进洞房。医生问到此处,觉得病人答得很正常可以出院了,但他还是按捺不住好奇继续问道:进洞房了干什么呢?脱掉她的衣服与裤子。然后呢?再脱掉她的内裤。此时医生已问得血脉膨张:接着干什么?病人答:将内裤上的橡皮筋抽出来,做一把弹弓,把医院的玻璃全都打碎。  相似文献   

7.
唱歌     
杨汉光 《工会博览》2005,(23):77-77
二叔在山坡上锄地,锄累了,就拄着锄头,仰起头吼一嗓子。二叔爱唱山歌,三村六寨都有名。有个城里人从山下走过,被这乡野的歌声吸引住了,就爬上山坡,要给二叔照相。二叔不肯配合。城里人说:“我给你二十元钱。”二叔说:“那好  相似文献   

8.
在一辆公共汽车上。有一位年轻的大学生给站在身边的老人让座,没想到竞被老人拒绝了。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大学生再次请老人坐下,又被拒绝了。年轻人可能感到有些意外,有些尴尬,嘴里嘟哝了一句:“你摽我呀”(当地方言,即“你耍我”之意)谁知老人竞将“摽”听成了“嫖”,扬手便打了年轻人一耳光.还气愤的说:“我活了70多岁.一辈子清清白白。还从来没有人说我嫖过呢!”小伙子的嘴被打出了血。牙也有一颗被打松了,他很是伤心:“我只是说了句口头语.不是你说的这个嫖呀!我不是在骂你呀!”老人大概也觉得有点冒失,掏出了200元作为赔偿,但拒绝道歉。(据M《时代快报》)。  相似文献   

9.
今年初夏的时候,我到北方某地去,发现那里的女孩子跟去年十月我见着的样子又有好些的不同,今年,她们都挺爱俏地戴起项链来了。有机玻璃做的珠串子,在脖子上绕了三圈,垂在花衣裳的胸前晃来荡去。一天,我到街上的百货商店去逛,发现好多店铺都挂着“新到广货”的纸牌子招揽生意,多是服装一类的东西。我的广州人的自豪感被撩动了起来,忍不住伸出手去摸摸翻翻,虽然我不是时装界的行家,却也看出有些怪模怪样的衣服显然  相似文献   

10.
宽容是爱     
这年的冬天,天气异常寒冷,一天校长找到我,说准备安排一个从某重点中学转来的学生到我班。凭我多年的教学经验,中途转学来的学生,十有八九是“问题学生”;果不然,当我随校长来到办公室时,看到一个长发及肩、服装怪异、脖子上还有一根五彩项链的高个子男生,我正准备以我班人多加以拒绝,  相似文献   

11.
信誉的问题     
说中国人爱贪小便宜,这话有损我们的国格;但实事求是地说,我个人很爱占点小便宜的。在奥地利的时候打听到“Visa”、“Haster”这两种信用卡可以免费试用,当即闻风而动,两张卡都免费试过,而且还得了其中一家赠送的一瓶香水。到美国后才发现信用卡大有好处,没有钱的话可以先透支,所以学生手上大多有好几张卡。他们倒不是大款,而是将钱在卡上倒来倒去。这样你就有信誉了,以后透支也有额度了。  相似文献   

12.
夜,伸手不见五指,川流不息的车辆,闪烁的灯光使蜿蜒的广汕公路象一条发光的夜明珠项链,挂在黑黝黝的大地上。忽然,在博罗境内某处,项链断了——公安、工商部门对来往车辆进行突击检查。当嵌有国徽的大沿帽出现在惠州市某单位的货柜车上时,车主两条腿不由得发抖了:50箱“万宝路”  相似文献   

13.
有人说农贸市场是都市中最活跃的一束神经;我说,它还是反映人们心灵的一面镜子,因为在这人的漩涡里,可以看到生意场中形形色色的人和事。我住的附近有一个珠光路农贸市场,自然我便成为这市场的常客。即使不用买点什么,但也爱进去看看热闹。这个市场同广州市内的其他集市一样,都是截其马路一段,在两旁搭上遮篷而成,并分为果菜、三鸟、鱼鲜、肉类、水产、杂货和烧卤等类,随行就市、界限分明。一截马路不过三百米,但里边却无所不有:最新上  相似文献   

14.
对于成千上万南下打工淘金的年轻人来说,在这块南国热土上求一块安身立命之地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他们从广州火车站蜂涌而出时,心里既有强烈的希冀,又有茫然无措之感。有些人靠乡里亲朋的关系指路,有些人是受了当地政府组织已有归宿,更多的却是几人几十人一堆,在烈日边缘,在都市一角,苦苦等待、寻觅。广州街头,可以说遍布着这种打工无着的人们。在某种意义上,我和他们一样茫然——每当我接  相似文献   

15.
结婚了,看着那张铺着新床单的一米八的大床,心里有说不出的兴奋. 从小到大都是一个人睡一张小床,晚上,做噩梦了,哭醒了,望着空空的屋顶发呆.现在不一样了,睡在床上,随手就可以碰到一个人,即使做噩梦了,也不怕没有人安慰,不用抱布狗狗,喜欢的话可以拉条胳膊过来枕,一米八的床,比我原先的小床大两倍都有余,够我翻几次身都不会掉下去,自己爱怎么睡就怎么睡.有几次四仰八叉地躺在大床上,感慨着说:"有一张大床真好."  相似文献   

16.
《南风窗》2016,(15)
正一个内心火热的人,一定有一种承担的冲动。一种承担的冲动,才配得上一生一次的青春。"调研中国"是许给这样一种青春的:它开阔,辽远,倾情赞叹,理性认知,冷静思考,对责任意识自发地追寻。一个大学生,应该拥有一段有意义的青春。要有爱,爱智慧,爱生活,爱这个世界。每个人身上都有一片隐形的孤独,它必须被排解,怎么排解?弗洛姆说,就是要通过爱。"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诗人艾青写道。爱得深沉,不是爱得肤浅,何以致之?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对下一代的爱,在世界上是数得着的。多少人一辈子含辛茹苦,做牛做马,就是为了把孩子供出来。有人说,这爱也不那么纯粹,养儿防老嘛,既然没有西方那样的福利体系,当然只好自己救自己,拼命在自己的下一代身上投资啦。这话不能说全错,但如果把这当作惟一原因来解释中国人对下一代的爱,则又过于绝对。至少对我个人不适用。我相信自己垂垂老矣之时,经济上大致是可以自立的,不至于过多依赖孩子。  相似文献   

18.
救救孩子     
《南风窗》2015,(8)
<正>春节前,一位同行朋友说某培训学校搞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拉着我一起去给讲讲。去了之后才知道,这是一所为小学生和学龄前儿童提供课外辅导的民间机构,当时在举办冬令营。我们的听众自然都是小孩子,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是否能理解我以我的方式所讲的爱国主义及相关问题,我是不确定的。好在我的那位朋友擅于和小朋友沟通,他告诉孩子们,爱国要从身边做起,先要爱家人、爱老师、爱同学。他讲到,好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很孤单,并提问:如果父母给你们生一个弟弟或妹妹,你们愿意吗?有的孩子说,愿意。一个胖乎乎的小男孩说,不愿意。  相似文献   

19.
《南风窗》2014,(9)
<正>独立公益人、策划人谈晓芸"90后"(2011年参选上海区县级人大代表,后因各种原因"主动退选")"我说想做国家总理,但真让我做总理了,我能干得好吗?可你不能对年轻人说‘你不能做总理'‘你不能有这个想法'。一个小孩子说想上月球,你从小就告诉她‘你上不了月球',那她就没有这个想法了。你要告诉她什么都是可能的,但她得首先提高自己的能力,我们年轻人要先积蓄自己的力量,等待水到渠成。"  相似文献   

20.
马云 《法制博览》2011,(10):58-59
一个多月以前我去台湾,在一个餐桌上,有一批年纪很大的企业家,头发都很白了,每个人都大谈创新,怎么创新?边上有个人跟我讲,台湾有希望,我想这么大年纪的人还在创新。后来我说台湾没希望了。假如七八十岁的人还在创新,我们问题就大了,他们不相信年轻人比他们更会创新,其实他们应该是尽全力去努力帮助年轻人去创新,建个平台扶持他们创新、帮助他们创新。所以我们认为比年轻人更聪明,那灾难就出现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