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河南省滑县慈周寨乡的敬老院办得不惜,原因是老院长戎丙沂治“家”有方。戎丙沂今年间岁,1989年他辞去了村党支部书记之职,受乡党委政府重托,来到了敬老院。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在敬老院里也是如此。毛喜高、孙桂英是一对老夫妻。由于没儿没女,过去在家里是两个人的“世界”:要么你是“君主”.我为“臣下,”听你的;要么我为“君上”,你是“臣下”,听我的。来到敬老院里也是如此。可是有一天夜里,“臣下”却但待了“君上”,以至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原来毛喜高想小解,叫老伴把电灯拉着,老伴拉灯慢了一点,他就和老伴…  相似文献   

2.
吸毒女借钱不成打死七旬老太2001年3月12日10时许,一座住宅楼里。70多岁的王老太一个人在家里休息,忽然听到叫门声,开门一看,原来是熟人小白。小白是女儿的同事,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来了。“奶奶,我没钱了,您老借我200块行吗?”“我女儿中午就回来,借钱你找她。”想起女儿曾经说过小白现在吸毒,老太太语气中就带出些斥责,“你甭找我借,我也没钱,你赶紧走吧。”“200块钱都不借,一点面儿都不给。”被老太太拒绝了的小白觉得很没有面子。正在恼羞成怒的时候,毒瘾也上来了。她看到屋里没有人,便起了抢劫念头。她先是将老太太摔倒在地,但没想到老…  相似文献   

3.
一个本来人生就已多舛的普通的共产党员,将一位年迈多病的孤寡老人接到家里奉为“老母”。1992年,她又到敬老院赡养照护34位五保老人。18年来,她用双肩担起一个“孝”字。5000多个日日夜夜,她视老人如“亲爹娘”,以儿女般的真情关心呵护着老人,始终如一。 长相平平常常,衣着平平常常,初见这位女青年,就能从她身上看出农家妇女那般厚道劲儿,朴实劲儿。走在街上,人们是很难把她与周围的人区分开来。而一提她的名字——范素云,在张集、在虞城乃至在商丘知道她的人都会说一句:“她是个好人!” 18年来,范索云这位离…  相似文献   

4.
又是一个难熬的夜晚。已是夜里两点多了,望着远处昏黄的路灯,我又不知不觉想起了我那新婚不到十天就被我扔在家里的妻子。 犹记得她送我到车站时说的一句话“辉,你就放心去吧,家里我会替你照顾好二位老人的。到了北京好好工作,不要想家,不要因为咱们这个家而荒废了你所钟爱的保安事业。”一刹那,我热血沸腾,忽然觉得阴暗的天空变得晴朗起来。从来没人这么理解过我,就连父母都抱怨我“你干了这么多年了,到底赚到了多少钱,也不嫌累得慌,要知道你这么死心眼,当初就不应该让你干保安!” 现在好了,我终于找到一个能真正理解我的人…  相似文献   

5.
本刊记者 《春秋》2010,(5):50-51
韩金风属于富二代,是青出于蓝的富二代。1996年从中央党校毕业时,家里安排好一份稳定的工作.但她毅然对父亲说:“我跟你干吧。”父亲用怀疑的目光说:“跟我干个体,是要吃苦的,你能受得了吗?”  相似文献   

6.
笑不笑由你     
不及女佣丈夫看着太太骂完女佣之后,对女佣说:“你不要生气!我和你都是一样的命运2”女佣说:“先生,你哪能和我一样,我一点也不怕她,我已告诉她明天起不干了,你敢不干吗?”(高伟辑)妙答妻子噪唤不休,在关灯时又问:“喂,家里窗子、液化气瓶都关好了吗?”丈夫极有  相似文献   

7.
“这么多人自己当老板,为什么我就不行?”10年前,下岗女工王建霞在打了三年零工之后冒出了这个想法,一心要创业的她办起了大家都不看好的敬老院。从赔钱赔得一塌糊涂到差点儿关门歇业,王建霞都挺了过来。现在,王建霞的敬老院一年比一年好了,她还想进一步扩大规模。  相似文献   

8.
“喂,您是市志愿者总队老人求助点吗?江北石马河街道敬老院89岁的石桂芳婆婆委托我给你们讲,她想去三峡广场看看……”“请你转告石婆婆,我们明天就满足她的愿望。”接听热线电话的“老人求助点”负责人张世文立即在电话里回答了石婆婆的请求。第二天一大早,一辆小面包车开进了敬老院。来接老人上车的是重庆欧鑫食品厂职工王一明等三名志愿者。当天,他们三人陪着石婆婆游览了三峡广场等景点。这一动人的一幕,就发生在5月底的一天。2004年2月20日,全国第一个老人求助点在重庆渝中区临江门现代书城广场正式挂牌。自老人求助点挂牌“营业”那天起,每天求助的热线电话就接连不断。短短几个月来,分布在重庆市各地的数万名志愿者就热情地为当地老人排忧解难无私相助达200余人次。  相似文献   

9.
在一个名为《肮脏的鸟窝》的故事里,窝过了不长时间,就有一种强烈的气味,使窝过了不长时间,就有一种强烈的气味,使她喘不上气来。她把她的烦恼向一只聪明而富有经验的老鸽子诉说,这只老鸽点着头说:“你虽然换了许多次窝,其实是什么也没换。那种使你烦恼的臭味并不是从窝里发出的,两恰恰是从你心中发出来的。”对于许多有心理问题的人来说,他们就像这只小鸽子。一组惊人的数字:精神病时代”悄然来临对于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来说心理疾病已经逐渐成为威胁他们正常生活的一种可怕的疾病。心理学家统计出7一个惊人的数字80%的人都…  相似文献   

10.
我来火葬场工作时,只有17岁,一干就是七八年。22岁那年,县城床单厂的一位女工瞧上了我,要跟我恋。她叫孙娟,比我小一岁,模样儿挺俊。我问她:“咱是个火化工,你不嫌弃?”她回答:“我看中你这个人了,你干什么工作,我不在乎。”孙娟姐妹弟兄十几个,她排行十四,人们戏称她“十四小姐”。她的父母都不在了.长兄如父,我那未来的大舅哥是一家之主。对于我俩的婚恋,他们全家人反对,一大堆大嫂子,舌头快得像刀子。这个说:“找个烧死人的,你不嫌丢人,我们还嫌丢人呢!”那个讲:“烧死人也行,那得大把挣票子,你嫁小朱图什么?…  相似文献   

11.
男人何用?     
要男人没用!说这话的是我的一个女友,结婚多年,算得上"饱经风霜"。我问此话从何说起?女友说她男人说了,他是干大事的人,所以在家里基本上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女友说,但是家里基本上都是小事,鸡零狗碎的。她男人就说,这叫养精蓄锐,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原来,男人失业大半年,一分钱收入没有,吃着女人,喝着女  相似文献   

12.
今年刚满20岁的她,长得亭亭玉立,许多人都不相信她会是一个乡敬老院的服务员。然而就是她,用自己的亲身实践,用自己的满腔热情,用自己勤劳的汗水,用自己的真爱,温暖了一颗颗孤独的心,为老人们创造了一个温馨的家。她在敬老院工作三年,敬老院连续三年被省市县评为模范敬老院。她自己也连续三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她就是山东省郑城县十里乡敬老院服务员李玉萍。1994年9月,刚刚初中毕业的李玉萍被乡敬老院招聘为服务员。当时,在家庭和同学中引起了不小的震动。父母亲担心她吃不了这个苦,干不好工作,会…  相似文献   

13.
在钟灵破秀的郎山山麓,暮鼓晨钟的有王寺侧,有一座古朴典雅的建筑。它就是曾被原民政部部长崔乃夫赞誉为“五朵金花”的浙江省都县五乡镇定幢敬老院。疯和尚·“阿庆嫂”·看山老汉那是1984年10月,一个深秋的夜晚。她第11次来到凉台上,脑子里镇党委书记的话象颗重磅炸弹:“包玲梯同志,敲定了:佛岭庵几间小屋,3万元钱,半年时间,叫18名五保老人到敬老院报到!”“当过十几年行政村支书的她,刚到敬老院,就接收了三个特殊“院民”第一位是宝幢街上妇孺皆知的疯和尚,法名修法,俗家姓陈,无名。因他5岁父母双亡,由有王守玄真法师收…  相似文献   

14.
家里一直催我赶快和阿沐把婚事办了,总是重复着那句话,“都是老大不小的人了,女人一过三十就叫大龄青年,阿沐那么好的男人。” 前一段时间我最好的朋友艳儿向我宣布:我终于要结婚了!这个一直嚷嚷要独身的家伙早忘了她是单身同盟的发动者。她带着一脸幸福一脸不解地问我:“你怎么就不结婚呢?”我说:“我要忠于我们的组织。”她大笑说:“见你的鬼去吧!盟主都结婚了你还坚持个啥呢?!”  相似文献   

15.
漫画与幽默     
不走运的小狮子 一只小狮子进了一个小动物园。在旁边的笼子里关着一只疲惫的老狮子,它成天除了躺着睡觉什么也不干。“狮子怎么能像这个样子!”小狮子自语道。于是它向游人怒吼,奋力想冲破笼子的铁栏杆。 饲养员带来一大块肉,扔进老狮子的笼子里,然后给小狮子一袋坚果和两只香蕉。 “我真不知为什么。”小狮子十分惊讶地对老狮子说,“我像个真正的狮子,而你除了躺着却什么不干,结果你看!”“喔,是这么回事。”老狮子好心地告诉它,“这是一个小动物园,他们养不起两头狮子,所以在他们的名册上,你是一只猴子。” 足球的贡献 记…  相似文献   

16.
她是一名曾因从事色情服务被处以两年劳动教养的女子,他是一名受人尊敬的中学语文教师;她出生于农村贫困家庭,他生长在城市书香门第;她高一没有读完,他大学本科毕业。她对他说:“我配不上你,我会让你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他对她说:“有爱就够了,爱是我们的一切。”因为有了这份爱,她在劳教所里通过自学考试拿到了大专文凭,努力学习缝纫、裁剪技术,解除劳动教养后,在上海开了一家制衣店,三年时间使一个只有 20平方米的小店发展成为拥有 8个分店、 56名学徒的大店,她本人也成了上海市闸北区个体制衣店中的“大姐大”。 2000…  相似文献   

17.
王耀辉  彭维俊 《政策》2005,(7):55-55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资丘镇淋湘溪村小学教师罗忠秀,左手先天残疾,有掌无指,左脚幼年致残,后被截肢。但她学习刻苦用功,办事精明能干。1972年高中毕业后,选择了当一名小学教师,而且一干就是30年。在她那十分清贫的家中,一位朋友问她:“当个穷教书的,你不后悔吗?”罗忠秀回答说:“作为一个残疾人,能当上一名教师,我已经很满足。我爱自己的事业,爱山里的孩子,再苦再贫,我都无怨无悔!”  相似文献   

18.
“人人都有自己的色彩,找准了属于自己的色彩,也就找到了你的自尊和自信。”干西蔓说,她来自辽宁抚顺,先后在天津、日本读过大学。在日本工作期间,一次到香港出差回来,一位从事色彩顾问行业的朋友皱着眉头看她大包小包的衣饰:“西蔓,我发现你买的这些东西都不对。你整个人呈现出暖色调,可你买的这些服装都不是暖色系。”朋友还向她推荐了一本色彩  相似文献   

19.
2011年1月,樟树市经楼镇敬老院的70岁老人聂洪发还在为无钱医治早期胃癌而忧心忡忡。而今,他已经完全康复。谈起这些,老人总会满怀感激地说:“黄院长就像我的亲生女儿一样,要不是她帮我筹钱开刀,又精心照料我,我早就埋人黄土了。”她就是经楼镇敬老院院长、全市敬老道德模范——黄卫华。  相似文献   

20.
周孝辉,一个平凡的人,工作却有些特殊,在光荣院侍候老人,然而,就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她以不平凡的业绩多次被选为湖西省政协委员,并被国家民政部、解放军总政治部评为全国拥军优属模范,荣获全国妇联“容声杯”荣誉奖。省“民政公仆”和省“劳动模范”的称号1981年,周孝辉刚从学校出来,就被长寿镇政府推荐到了长寿光荣院任服务员。那年她刚刚16岁一光荣院有31位老人,其中有5位病瘫,有2位双目失明。当时院内有4名工作人员,但真正的服务员只有孝辉一人,为住院老人缝缝补补。浆浆洗洗,全由她一个承担。那时院里条件也差,既无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