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南省地处我国大西南.是一个多民族、多山区的边疆贫困省份。全省25个少数民族,127个县(市),3427.1万人,4200万亩耕地。1994年农民人均粮食535斤(含种子、饲料),人均收入803元,fL全国人均收入12OO元低397元。目前云南有113个县需从省外调入粮食,每年达12亿公斤.全省有700万人尚未解决温饱,约占全国贫困人口的十分之一。列入国家级的贫困县有70多个,有90多个县靠财政补贴度日。面对现状,云南省正在实施“7·7”扶贫攻坚计划,社会救济工作任务也十分繁重。主要有:自然灾穹救济。云南地形复杂,气候多变,各种自然灾害频…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同志强调指出:“中国的资源很多是分布在少数民族地区,如果这些地区开发起来,前景是很好的”。云南是一个山多,水多,动、植物多,劳动力多,多民族,多山区,多邻国的边疆省份。加快边疆民族山区发展经济步伐,是一项关系到全省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关系到全省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的大问题。如何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确立正确的符合云南民族山区发展战略,打好边疆少数民族山区发展经济的攻坚战,是当前我们民族工作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建议之一:建立民族山区经济开发组织管理人才和科学技术人才体系。这是发展民族山区经济,…  相似文献   

3.
一移民开发是特困山区解决温饱的必然选择从1994年国家加大扶贫攻坚的力度以来,山西380万贫困人口已有270万解决了温饱问题,50个贫困县已有27个摘掉了贫困帽子,有的村庄已提前实现了小康,这说明我省扶贫攻坚的成就是十分巨大的。但是,尚未脱贫的攻坚区任务也是十分巨大的,这一点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过去几年,我们集中力量围剿贫困,比较容易的都拿下来了,剩下的都是自然条件极差的特困山区。到2000年,全省贫困地区要基本解决温饱问题,这是省委既定的“三个基本目标”之一,能否如期实现,关键是能否拿出新举措…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是一个边疆、山区、民族三位一体的农业省,农村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86%,城市化率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甚至赶不上我们的邻省贵州。目前全省尚有300万人口的温饱问题不能解决,其中30万人连起码的生存条件都不具备。国内外的实践证明,城市化是全面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5.
去年底,中共楚雄州委、州人民政府作出进一步加强民族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楚雄州委、州政府认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楚雄州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在部分民族贫困地区,由于自然的、历史的、社会的种种原因,发展比较缓慢,人民生产生活至今还比较困难。为争取实现在本世纪末解决楚雄州5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脱贫致富奔小康,加强民族贫困山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山区生产生活基本条件,开发利用山区资源.加快民族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尤为重要。为此,…  相似文献   

6.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到2000年末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是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战略目标。从1994年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全国的扶贫开发工作进展顺利,成绩显著。目前全国农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人口还有5000万人,要在今后3年完成扶贫攻坚任务,必须争取今年解决1000万以上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这是今年扶贫攻坚的基本目标,也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对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
<正>云南是一片神奇美丽的土地,有数不尽的好景致和好资源。云南也是一个经济社会欠发达省份,集民族、边疆、山区于一体,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扶贫开发难度大,也是云南的现实写照。2016年,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首战之年,云南精准发力,完成44.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易地扶贫搬迁,实现了12个贫困县摘帽,全省全年考核净脱贫108.3万人。2017年,脱贫攻坚进入全面突破的关键之年,如何"撸起袖子加油干"?  相似文献   

8.
保山是多民族杂居的边疆山区地区。居住着13种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9.05%。全区建有15个民族乡,有118个民族行政村。由于社会历史和自然环境等多种原因,少数民族地区贫穷面很大,群众的温饱问题尚未解决。解决绝对贫困的任务十分艰巨。1986年以来,保山行署民族宗教事务局把扶贫工作放在民族工作的首位,致力于促进民族经济的发展,帮助少数民族群众发展生产,安排生活,脱贫致富。由于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通过近十年的辛勤努力,扶贫工作初见成效,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少数民族群…  相似文献   

9.
目前全国农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人口还有5000万人,要在今后3年完成扶贫攻坚任务,必须争取今年解决1000万以上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这是今年扶贫攻坚的基本目标,也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国务院决定,1998年新增扶贫资金30亿元,全年中央扶贫资金总量达183亿元,是历  相似文献   

10.
广西这几年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农村贫困人口由1990年底的1000万人减少到1996年底的486万人。但是,目前扶贫攻坚任务仍然十分艰巨,难度很大。所剩的贫困人口绝大多数分布在生产生活条件十分恶劣的大石山区、高寒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缺上、缺水、缺电,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科技教育落后,劳动力素质低,而且,极端贫困人口多。全区年人均纯收人低于300元的极端贫困人口仍有150万人,其中有2.6万户13万多人居住在四面不档风雨的茅草屋里,一些农户甚至还居住在岩洞里。要在2000年以前解决这486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光靠他们…  相似文献   

11.
怒江州贫困人口特征及扶贫方式选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恕江州是全省最贫困的地区之一 ,所辖四县均是国家级重点扶持的贫困县 ,自国家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 ,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扶持下 ,经过全州干部群众的艰苦努力 ,使素以贫困落后著称的怒江峡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95年的446元增加至1998年的737元 ,农民人均有粮由323公斤增加到395公斤。使15.62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得到了解决 ,扶贫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 ,由于历史和自然等因素 ,怒江的扶贫攻坚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到1996年全州还有11.8万人未解决温饱 ,贫困人口占全州总人口的24.83 %。要尽快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必须因地制宜 ,针对贫困人口的特征、形成贫困的原因 ,对症下药 ,选择有效的扶贫方式。一、怒江州贫困人口特征1、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怒江州是一个“集边疆、民族、贫困和资源富集”为一体的农业州。贫困人口大多集居在自然条件恶劣的山区或高寒山区 ,旱、水、雪、风、雹、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全州80 %的农户居住在半山或高山上 ,85 %左右的旱地均分布在山崖和陡坡的石旮旯里 ,且90 %的土地超过25度 ,跑水、跑土、跑肥 ,可谓“满山遍野尽...  相似文献   

12.
云南维西少数民族人口素质与实现脱贫致富赵文生存与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消除贫困是世界各国的共同任务。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山区省份,反贫困更是任重而道远。从全省的角度看,在全省三十九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地方有少数民族杂居和聚居。这些少...  相似文献   

13.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边疆、山区省份。地区之间、民族之间由于历史的原因,在文化和经济发展上存在着极大的不平衡性。经济的贫困只是外在的表现,思想观念的落后则是内在的根源。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换脑筋”的命题,对于解决云南民族地区思想观念上的贫困,具有极其深刻而重要的意义。一、观念现代化是推动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实现跳跃式发展的重要精神动力影响云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缺人才、缺技术、缺资金、缺管理、缺市场。这是制约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五大难题。没有超前的现代化观念,在人才的…  相似文献   

14.
到本世纪末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是党和国家既定的战略目标。前些年,广西柳城县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经过贫困乡村基层党组织的努力,使绝大部分的贫困人口解决了温饱问题,有的已向小康标准迈进。但也必须看到,目前仍有2800人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贫困户还有210户。究其原因,除自然条件制约外,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缺乏凝聚力和号召力,无法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为确保《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到本世纪末不会落空。在实施扶贫攻坚战略过程中.必须加强农村党建工作。一、加强农村党支部建设,是…  相似文献   

15.
城乡扶贫解困工作,最终目的是达到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到本世纪末基本消灭赤贫现象的战略目标,是中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历史任务。从发展战略的高度抓好城乡扶贫解困工作,迫切需要有一个符合国情、顺乎民心、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共同富裕的可行性总体思路。一、解决城乡贫困人口的温饱和生活问题,根本的出路是发展经济,提高生产力,增加社会财富。当前,城乡扶贫解困工作面临的形势是绝对人口减少,但解决难度加大。农村贫困人口现大多集中于地域偏远、交通闭塞、生态环境恶化、经济发展缓慢的…  相似文献   

16.
翻开中国贫困地区分布图,贫困人口集中分布在全国22个地区,其中云南省有乌蒙山地区、滇东南地区、横断山地区,这三个地区占据了云南70%以上的版图;列入国家“八七”扶贫攻坚的有73个贫困县,占全国贫困县的12%,占全省总县(市)的57%;全省尚未解决温饱的650多万人,绝大多数分布在自然条件差,社会发育程度低的少数民族地区和偏僻山区,这些地区交通闭塞,信息不灵,流通不畅,文化科技落后,经济开发和发展商品生产难度较大。云南省是全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边疆省份,拥有25种少数民族,人口1399万,占全省总人口的35%,占全国…  相似文献   

17.
王承才 《今日民族》2008,(12):10-14
2008年以来,根据新时期云南民族工作任务,结合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省民委领导班子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到民族自治地方、边境地区、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特困民族地区和散居民族地区,对新时期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开展深入调研,进一步形成了在民族工作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共识。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对于云南这样一个集边疆、民族、山区为一体的欠发达省份,  相似文献   

18.
云南和东部地区发展差距问题徐明康云南地处我国的西南边疆,是国境线长达4000多公里山区面积占94%26种民族聚居的、有4000万人口的边疆多民族省份,也是经济不发达的农业大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发展经济.扩大开放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19.
漾济彝族自治县是国务院确定的贫困县。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98.4%。全县人口9.6万。少数民族17个,人口占总人口的63.5%。有6万农村人口尚未解决温饱问题,占全县农村人口70%。山区面积这么大、贫困人口这么多的一个县,如何增加群众收入,尽快使全县各族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从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始,几届县委、县政府认真分析研究县情,从实际出发,把工作重点放在山区,把发展经济的突破口和着眼点放在靠山兴林上,在山上作文章,念好“山”字经。明确提出,对荒山的开发利用,“谁承包,谁开发,谁经营,谁受益,允许继承”的政策,…  相似文献   

20.
瑞丽,这只昔日沉睡的金孔雀,乘改革开放之东风展翅腾飞了。如今,这座新兴的边境城市商贾云集、宾朋相会,经济繁荣、市场活跃,人民生活日新月异,成为云南边睡一颗璀璨的明珠。昔日的瑞丽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边疆小县,单一的农业经济发展十分缓慢。特别是占全境面积76%的民族聚居山区,农业经济更加简单和原始,各民族基本上过着半耕、半狩猎、半采集的原始生活,农业生产方式为“刀耕火种”,生产力极其低下。今天的瑞丽山区,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原始落后的生产生活模式中解放出来后,逐步开创了新生活,继而,又解决了温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