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力传承和弘扬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领导集体从世界历史的视野和高度,谋划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路径。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全面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内涵的重要视角,在对世界历史的当代特征把握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得以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根本上在于世界历史动力机制的转换,即以西方为中心的资本逻辑向当代新兴国家和民族自主发展、合作共赢的现代化逻辑转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世界意义是基于民族利益与人类利益相统一的科学立场对近代以来霸权主义占主导地位的世界文化进行影响和改造,是人类文化多样性和世界历史必然性相统一在当代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2.
正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厚滋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一、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六个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中华传统文化,都是探究人的生存、自由、发展的学问,不是对立的而是人类文明多样化发展前后相继相通的历史成果。儒学等思想遗产是中国人关于人类生活和世界发展本质和规律的丰富独特的思想体系,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源泉和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不宜按西方学术传统矮化为伦理科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在运用马列与借鉴西学的基础上,通过时代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去创建弘扬中国传统、体现中国精神、充满中国智慧、形成中国话语,面向世界与未来的世界观、历史观与价值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竭动力,中国共产党人理所当然、义不容辞地成为它的继承者和弘扬者。  相似文献   

4.
《新湘评论》2020,(3):4-6
一、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我们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5.
付启元  谭志云 《唯实》2021,(1):28-3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和"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史中,追求和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的理念。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阐述理念,是习近平治国理政的一个重要特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赋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到崭新阶段。  相似文献   

6.
正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大的重要讲话中提到:"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在坚持不懈地加强自我建设,正是因为我党始终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升引领能力,才能始终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  相似文献   

7.
理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需要坚持三个维度,即:"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者,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学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人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这三个维度分别论述了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如何科学评价中国传统文化、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三个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使二者辩证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之中。  相似文献   

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精神命脉,是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造就了中华文明独特的民族精神,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核心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亲缘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涵养、滋养、营养。这三点决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只有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中,才能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相似文献   

9.
庄严 《求是》2015,(2):47-49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文化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提升文化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价值引领作用,用文化的力量托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0.
张涛 《理论学刊》2023,(6):159-169
古往今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紧密的内在关联,二者始终双向互动、相融会通、相得益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精神源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则为传统文化历久弥新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的历史根由,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则为传统文化生生不息提供了不竭动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该深度挖掘、正确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灵魂和精髓,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1.
正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各个历史时期形成的精神追求、精神品格、精神力量,既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引领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华民族最为独特的精神标识。革命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革命文化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在中华传统优秀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深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基之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整体意义上来把握,应该看成是中华民族延绵五千多年生命的历史积累,是中华民族生命绵延不绝的理性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中华民族延绵不绝的生命进程中根据时代要求提炼出来的理性精神,是中华优秀文化发展历程中的一个环节,它本身就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历史遗产,其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巨大作用,而且对于当下中国社会发展亦具有特殊价值。科学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深入探讨当前先进文化建设背景下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发展的逻辑动因和实践遵循,对于不断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进而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资政鉴今的时代功用,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是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的一个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习近平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1]中华民族是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伟大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精神世界和思维方法,积淀了深厚的特质禀赋和文化基因.这是影响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深层因素,也是我们党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文化沃土.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成立之后,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包括历史文化在内的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相似文献   

15.
《奋斗》2016,(7)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我们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使大兴安岭精神成为转型发展的不竭动力。一、大兴安岭精神是林区开发建设的思想结晶和宝贵财富大兴安岭精神伴随大兴安岭的开发建设产生,  相似文献   

16.
正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的结晶,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毛泽东一生深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他存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道路上,自觉肩负起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了大量的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十分重视中华传统文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地位、时代价值和在新时期社会主义实践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阐述。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题中之义,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华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促进两岸统一的重要基础。新时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世纪桥》2016,(6)
几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经过历史考验的民族文化精华,传统文化之所以成为传统是因为它们对国人的思想、行为在一定程度上都有指导意义,是国人安身立命之根。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民族特色、民族精神的代表,传统文化可以让国人找到历史归属感,增强民族自信心,提高世界人民对中国的认识程度,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即中国梦之本,也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之基。  相似文献   

19.
孙守刚 《党建》2014,(2):37-37
正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11月在山东考察时强调,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振奋中华民族精神。山东注重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为建设美德山东、文明山东、诚信山东提供丰厚的道德资源。  相似文献   

20.
伟大建党精神是红色文化与民族文化的深度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经久不衰的精神命脉。在建党百余年的历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和基本精神融入到建党精神的内涵中去,本质上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具有必然逻辑。伟大建党精神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下大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自强不息”“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等一系列核心理念的同时也就带上了中国特色的文化烙印。新时代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在坚持问题导向、守正创新、“两个结合”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两创”纵向深入,让中华民族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上持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