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乡—城移民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因心理、文化和制度等因素制约,他们的城市生活“边缘化”现象突出.乡—城移民的城市融入诉求具有一定的合法性、可能性和现实性.积极回应乡—城移民的城市融入诉求,地方政府应创新移民管理体制,维护乡—城移民的制度融入;建立城市“移民社区”,保障乡—城移民的心理融入;完善公共教育的同化功能,加强乡—城移民的社会融入;推动传媒的舆论引导,促进乡—城移民的文化融入.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流动人口迁移的家庭化趋势日趋明显,大量流动人口随迁子女进入城市学习和生活。作为城市二代移民,流动人口随迁子女也面临诸多适应和融入问题,学校教育即是其中最为重要的方面。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实现良好的学校适应,尽快融入城市社会,不仅关系到他们个人的健康成长,而且对于城镇化发展以及未来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和整个社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随迁子女的学校适应是指流动人口的子女进入城市公  相似文献   

3.
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2014—2015学年的相关数据,探讨居住空间对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影响。研究发现,居住空间显著影响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从居住区位看,在城区居住的流动儿童比在郊区居住的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更好;从居住环境看,住房品质和社区品质越高,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越好;从人口构成看,与父母同住、生活在流动人口聚居社区的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更好。进一步分析发现,居住空间对"乡—城"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影响要大于"城—城"流动儿童;对与父母同住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影响要大于不与父母同住流动儿童。建议进一步改善流动儿童的居住空间,强化家庭保护的作用,帮助流动儿童更好适应城市生活。  相似文献   

4.
王红丽 《学理论》2014,(4):177-178
随着政府一系列教育政策和措施的出台,越来越多的农民工随迁子女获得了进入城市公立学校就读的机会。但是由于农民工随迁子女在进入城市公立学校之后,由于存在诸多方面的差异,导致了许多的不适应,出现了城市文化融合困境。如何促进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文化融合,适应城市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是我们须要面对和亟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城市社会文化对农民工文化权利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农民工作为城市社会文化的建构单元,通过与城市社会的双向互动,使当代城市社会文化呈现出和谐性、包容性、多元性的特质。因此,要充分利用当代城市社会文化环境,通过有序政治参与、建立多元化的文化工作机制、建立农民工文化权利实践机制等途径,实现农民工的文化权利。  相似文献   

6.
刘敏  崔彩贤 《学理论》2014,(9):58-60
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很多农村老年人担心孩子在外生活无人照顾,或是为了和子女团聚,而到孩子工作的城市生活。从农村生活系统转换到城市生活系统,这在一定程度上使他们产生孤独、漂泊、无助等负面感觉,为了增加他们的归属感和价值感,尽快适应城市文化,提升他们在城市生活的幸福感,拟通过个案访谈方法从社会工作视角对进城农村老年人的文化适应进行介入。  相似文献   

7.
当前,一大批适应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和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讲究经济效益的文化—经济实体已应运而生,从而促进了农村文化多渠道、多形式的发展,出现了国家、集体、个人一起办农村文化事业的新局面。这些农村—文化经济实体,以其广泛开展有偿服务和多种经营活动,日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其形式包括: 文化站、文化中心 多属集体所有制,如苏州市沙洲县兆丰乡文化站,他们的做法是,把乡里的文艺人才召集起来,因陋就简地办文艺工厂,采取多种经营,“以文补文”,发展文化事业。他们边生产边排  相似文献   

8.
李瑊 《党政论坛》2020,(4):10-13
城市文化是历史形成的城市创造力和精神品格的综合表现。在上海都市文化的生成过程中,江南文化提供了与西方文化嫁接的母本和基底,东渐的西学与移民社会的"土壤"互相整合孕育了海派文化,风云变幻的斗争实践使上海城市的气节和血性得以淋漓尽致地张扬,三者吐纳激荡,相得益彰,构成了上海文化源流中的红色文化。  相似文献   

9.
流动人口子女公立学校适应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抽样调查的结果,分析探讨流动人口子女公立学校适应性及影响因素。本研究发现,流动人口子女在公立学校人际适应、学习适应、行为习惯适应良好。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级、媒介接触、城市体验、流动参与对流动人口子女公立学校适应性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10.
农民工子女实现上向社会流动的阶梯不仅受到流动儿童教育"两为主"政策和从城市回原籍的中考安排影响,在更宏大层面上它还受到国家与农民工关系、学籍户籍双认证的高考安排制约。为适应二元社会结构的渐进转型,经由围堵策略和contain机制,流动儿童独特的教育获得方式成为当下社会分层机制和农民工阶层再生产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数据,本文检验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文化观念对于家庭教育期望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越高,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期望越高。少子女家庭、城市家庭、汉族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期望要高于多子女家庭、农村家庭、少数民族家庭。进一步研究发现,尽管独生子女家庭的教育期望不会受到子女性别的影响,但多子女家庭的教育期望中依然存在着男孩偏好。  相似文献   

12.
汪波 《学理论》2011,(13):81-82
随着城市的发展,众多历史老城都面临着城市衰败的问题。过去的城市更新策略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往往忽视了社会因素的重要性,而日益受重视的城市复兴策略既能推动城市经济增长,又能塑造城市的活力与性格。阐述了城市文化和城市复兴的相关理论及发展进程,通过比较研究城市文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城市文化在城市复兴中所起的作用后,提出了文化视野下城市复兴应达到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越来越多的农村老人进入到城市生活,面临来自于家庭、社区以及社会政策多方面的排斥而难以适应和融入。社会工作者应该采取整合的社工介入策略,从个人、家庭、社区以及社会政策多层面帮助农村老年人应对以及改变社会排斥,帮助他们适应和融入城市生活。  相似文献   

14.
刘洋 《学理论》2012,(18):96-97
齐齐哈尔是著名的鹤乡,其独特的丹顶鹤文化是一张生动的城市名片。当今世界,主题文化建设是一个大的趋势。依托特有资源,融入现代化城市建设理念,弘扬鹤文化,是提升齐齐哈尔城市品牌的重要内容。文章从齐齐哈尔市丹顶鹤渊源入手,探索鹤文化走出去的策略,以打造齐齐哈尔对外文化交流特色,宣传城市主题文化,加快城市发展。  相似文献   

15.
石长慧 《青年研究》2012,(4):57-68,95
本文以北京市城中村的流动少年为研究对象,从语言、文化活动和社会关系三个维度考察了他们的文化适应状况。文章发现,在语言和文化活动两个维度上,流动少年与城市少年趋同,并发展出了打零工和学习经营等独特的社会化方式;然而在社会关系维度上,他们却遭遇了和父辈一样的命运,受到城市的排斥和拒绝,被挡在主流群体之外。处于文化同化和社会排斥间的矛盾冲突中,流动少年很可能会体验到社会失范,从而产生越轨和犯罪行为,给社会稳定带来隐患。  相似文献   

16.
农民工随迁子女的融入城市既是城镇化推进的动力,同时也是城镇化的最终目的。而现阶段城乡隔离二元社会体制的"社会屏蔽"机制与农民工随迁子女融入城市过程的"社会性防御"策略的双重作用,导致了农民工随迁子女与城市居民相互隔离,形成了"一座城市、两个生活圈子"的现象,进而在城市中形成了"二元社区"。因此有必要在引导农民工随迁子女融入城市的过程中,以社区这一"共存空间"为依托,开展促进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城市融入的"社区行动",进而引导其在"共建共享"的社区文化中实现城市融入。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文化的特性究竟是什么?所谓文化特性还必须有广泛而长久的实践性。按照独特性和实践性的标准,我把中国文化的特性概括为三个"道":其一,在社会模式上,建立了"礼仪之道"  相似文献   

18.
基于2015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数据,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从体现流动人口代际支持的"社会经济地位—流动特征—家庭结构"三个维度,分析流动人口子女婴幼儿时期获得基本医疗服务的健康保障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流动人口的社会经济地位因素、流动状况因素以及家庭结构因素对其子女早期健康保障获得均存在显著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家庭结构因素,即流动人口婚后的健康保障意识越强、家庭成员关系越稳定、对子女健康的家庭支持越集中、代际关系联结越紧密,其子女获得的早期健康保障水平就越高。因此,在流动人口子女的卫生健康保障方面,应注重基于家庭结构特征构建家庭健康支持体系,从而最大限度地弱化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不利因素对其子女健康保障获得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9.
谭旭运  吕邈 《青年研究》2023,(2):40-49+95
基于2020年“中国社会心态调查”相关数据,探讨青年社会流动感知、获得感的基本状况以及不同方面社会流动感知对获得感的影响。研究发现,青年对社会整体的流动信念处于中等以上水平,对自身的流动体验也处于中等以上水平,对子女的流动预期显著高于对自身的流动体验;获得感及其具体维度均显著高于中值;控制客观社会阶层等方面因素后,青年对社会整体的流动信念仍显著正向预测获得感,对自身的流动体验和对子女的流动预期也正向预测获得感;与基于自身实际情况的流动体验和对子女的流动预期相比,基于社会整体环境的流动信念对获得感的预测作用更强。研究可为引导青年理性认识社会流动、提升获得感提供相应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家生态移民工程的全面实施,无数个生态移民安置小区在全国各地建立起来,异地搬迁而来的移民群体打破安置点原有社会空间结构而再造出了新的社会空间。本文试图以驮煤河生态移民城为例,应用实地调查等方法对这样一个新空间的建立所引发的一系列社会效应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