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苗成斌 《群众》2014,(1):39-41
自1972年罗马俱乐部提出《增长的极限》以来,自然资源与环境问题引起人们的极端重视。当今世界以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主要内容的“低碳革命”已在全球悄然兴起。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阐述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构成及其改革方向、重点任务,为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带来了发展契机。江苏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将低碳经济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以低碳发展作为全新的经济增长方式,不断探索江苏可持续发展的低碳之路,力争在全国率先建成“低碳江苏”。  相似文献   

2.
《天津政协公报》2011,(6):14-15
<正>2010年,在市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出大力推进金融改革创新,发展各类投资基金、融资租赁以及航运、科技、消费、碳金融等新金融。并提出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围绕着我市低碳经济的发展,如何把碳金融提到政府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议事日程,切实走出中国特色的碳金融发展的新路子。"转"和"调"都是要走循环经济的路子,发展低碳  相似文献   

3.
正绿色经济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的约束条件下、将环境保护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支柱的经济,或者说是以保护和完善生态环境为前提,以珍惜并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主要内容,以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为增长方式,以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经济发展方式。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4.
田伯平 《群众》2009,(12):26-28
持续了两年多的全球金融危机凸现了世界经济的深层次矛盾,终结了虚拟经济的泡沫,促进了以新能源为代表的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为未来发展孕育了新的生机。江苏应在保增长的同时,抢抓绿色机遇,推动结构调整,着力发展低碳经济.为新一轮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低碳经济中国化进程中的政府角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碳经济是顺应世界经济潮流、符合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新型经济增长模式。世界一些发达国家的政府在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我国近些年也着力发展低碳经济,以应对能源挑战,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分析了在低碳经济中国化进程中我国政府应该扮演的角色,包括制度制定者、社会引导者、社会协调者和监督者等角色。最后,文章提出了使政府角色有效发挥效用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朱书刚 《前进论坛》2010,(11):23-24
<正>新能源产业作为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和未来发展的支柱产业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2009年12月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及今年召开的"两会"都以倡导新能源及低碳经济为看点。加快推进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和"两型社会"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7.
一、发展低碳经济的意义低碳经济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一类经济形态的总称。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本特征,以应对碳基能源对于气候变暖影响为基本要求,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目的。低碳经济的实质在于提升能源的高效利用、推行区域的清洁发  相似文献   

8.
随着气候变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和能源资源的制约,低碳经济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经济增长模式。武汉市建设低碳经济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面临着重重困境,其建设路径选择应是:引进和创新低碳技术,改善能源利用结构;二、三产业并重发展,调整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增强城市碳汇能力;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推进低碳试点建设;提倡低碳消费。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公民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低碳经济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低碳经济的基本内涵是应用新技术和创新机制,在全社会形成以高能效、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涉及到各个行业、方方面面,作为环卫工作者,应从环境卫生方面积极探索和尝试低碳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的又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此,特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提高我国经济发展质量、效益和国际竞争力,必须立足于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新形势对实体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创新驱动下的实体经济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经济,是以科技创新为主要驱动力的经济,是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强化创新驱动,发展实体经济,须把握三个特征、实现三个突破、抓好三个转变。把握三个特征以创新人才为依托。在"人口红利"逐  相似文献   

12.
<正>广州市人民政府文件穗府[2010]29号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低碳经济具有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和高效益等特征,是国际公认的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新经济增长形态。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为应对金融危机、能源危机和环境危机,欧美发达国家普遍选择了以发展低碳经济为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13.
张二震 《群众》2014,(10):12-13
<正>和全国一样,江苏经济也面临着下行的压力。作为"两头在外"的开放型经济大省,江苏经济下行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对外经济增长乏力。通过扩大内需、推进产业升级、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等来激发江苏经济活力的思路,都是正确的。但对于业已全面融入国际分工体系的江苏来说,开放型经济仍然是江苏经济的"牛鼻子"。构建江苏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为更高水平、更广领域参与全球化经济提供制度保障,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延续江苏经济辉煌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许多国家不约而同地在本国经济刺激计划中推出绿色新政。2008年8月,韩国总统李明博在纪念韩国建国60周年大会上提出了"绿色增长"的主张,提议把"低碳绿色增长战略"作为韩国新的远景目标。希望通过低碳绿色增长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降低能源消耗、提高可再生能源使用率,通过绿色产业发展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改善由于过度依赖原油进口而不断恶化的国际收支,同时实现生态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增长,提高韩国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正>加快城镇化建设不仅是中共十八大提出的要求,也是河北省打好"四大攻坚战"的目标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的综合经济实力得到显著增强。2000年—2011年,河北省区域生产总值实现了翻两番的目标,年均增长11.3%。2012年,河北省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6575.01亿元,比上年增长9.6%,在全国GDP排名中位列第六。城镇是社会、经济、文化的重要载体,加强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实现城镇发展的生态、低碳和绿色,对推动  相似文献   

16.
面对国际社会的减排压力和重化工发展趋势下能源资源的约束,中国正在积极推进低碳经济。那么作为人口最多的农业大省河南,如何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结合河南省的实际状况,指出了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在此基础上,从发展低碳农业、优化结构、碳汇农林、科技先导等不同层面,提出了具体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建议,旨在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陈英武 《群众》2022,(5):29-30
绿色经济是以资源高效利用、产业低碳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基本特征的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经济形态,是经济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江苏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创新取得新突破,数字技术赋能绿色转型不断深化,产业绿色发展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18.
裴乐 《电子政务》2011,(1):81-86
阐述了低碳时代的到来和低碳经济的发展对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及非政府组织在迎接低碳时代潮流中的发展契机;论述了通过构建ENGO实现非政府组织信息化的重要意义;详述了ENGO的建设途径;探讨了对ENGO建设效果的评估标准分类和多角度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19.
邹红 《群众》2015,(4):53-54
<正>低碳经济是一种以能源的清洁开发与高效利用为基础,以低资源消耗、低废弃物排放为基本特征,顺应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既是现代发展理论的召唤,更是现实困境的召唤。在未来若干年内,低碳经济将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切入点,并成为未来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主流模式。现代发展理论对低碳经济的召唤低碳经济是一种未来的主流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相关的稀缺性理论、循环经济理论、脱钩发展理论  相似文献   

20.
《群众》2015,(8)
<正>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时,提出了"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的新要求。贯彻落实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新要求,实现"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的目标,迫切需要抓住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充分发挥信息化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快信息化和传统产业深度融合,推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茁壮成长。这就要求我们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江苏行动纲要",着力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大力发展互联网经济,积极培育信息消费新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