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将美丽中国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将生态文明建设确立为党和政府的政治任务;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确立为发展生产力的重要内容;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确立为和谐共生关系;将地球美好家园确立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必将指导我国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坚持相应的战略方针,实施具体的战略措施,以实现建设美丽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3.
孙皖江  王猛 《世纪桥》2020,(4):69-7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为鼓励群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党和国家提出了新要求、新举措。为建设好美丽中国,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群众应积极主动投身于生态保护中来。通过归纳总结新时代群众在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中所遇到的问题及困境,提出加强宣传教育、创新群众参与探索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群众参与研究方式、提高生态信息透明度、完善环境公益诉讼权等路径。  相似文献   

4.
正在这美好的仲夏时节,来自全球各界的嘉宾齐聚爽爽贵阳,共话生态文明新时代、共谋绿色发展新未来,这是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一次盛典。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十分关心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7月专门发来贺信,发出建设美丽中国、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号召。2015年6月指示我们要继续办好这个论坛,深化同国际社会  相似文献   

5.
井东文 《奋斗》2013,(4):43-44
正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出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亚布力林区要率先走进生态文明新时代,完成好主战场主力军的作用,与全国森工、全省同步全面建成林区小康社会,就要紧紧抓住"生态建设,产业富民,民生工程"这个中心,力争在五个方面实现新跨越。  相似文献   

6.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我们可以将之形象地称为"美丽中国梦"。只有在坚持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价值基础上凝聚中国力量,坚持依靠人民群众建设生态文明、为了人民群众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才能凝聚起建设生态文明的强大的社会合力,顺利实现美丽中国梦。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深入推进,我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律性认识不断深化。总结新时代10年的实践经验,分析当前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正确处理几个重大关系。  相似文献   

8.
<正>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在搭建一个世界共享、全球参与平台的同时,也向国际社会讲述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故事",传递了加快绿色发展的"贵州声音"。火热盛夏,爽爽的贵阳充满"绿色诱惑"。6月26日全28日,以"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新议程、新常态、新行动"为主题的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5年年会如期举行。来自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余名海内外嘉宾,在贵阳展开了关于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交流对话。  相似文献   

9.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对生态文明建设做出全面系统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相似文献   

10.
《世纪桥》2017,(11)
习近平同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系列重要论述和战略思路,具有深厚扎实的理论性、统筹规划的系统性、与时俱进的创新性、以人为本的民生性等鲜明特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国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科学指南和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思想基础,对实现美丽中国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2013贵阳共识     
《当代贵州》2013,(23):16-17
(2013年7月21日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通过)2013年7月19日至21日,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在中国贵州省贵阳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为年会致贺信,强调指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中国将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内涵丰富,是一个由目标方向、关键问题、总体思路、抓住重点、制度保障、思想观念、国际合作等七个方面构成的理论体系。目标方向是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关键;总体思路是以系统的思维统筹谋划环境治理;重点是要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要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障生态文明建设;要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强化公民环境意识;国际社会应该携手同行,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13.
正一、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的"大政治"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从"长远大计"上升为"千年大计",到今天再次提升为"根本大计",充分说明了生态环境不仅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而且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生态文明建设地位与作用日益提升的关键在于顺应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时  相似文献   

14.
正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实现人与自然关系和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目标追求。全球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严峻形势,使得这一目标实现成为现实的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心系人类命运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加速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海南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优势和日积月累的生态文明建设基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许多新思想,制定了一系列新举措: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深刻阐释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强调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持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相均衡的原则,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开展有重点、有力度、有成效的环境整治行动;加强顶层设计,以系统思维推进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制度保障。这些思想与实践都为我们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提供了指南。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渊源包括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国传统生态文明思想和西方生态理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世界意义,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指引美丽中国建设,奠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人类生态文明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7.
杨武 《理论与当代》2013,(12):17-18
党的十八大报告着眼全局、立足长远,历史性地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发出"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伟大号召,同时要求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加强法治建设,一个重要的服务和保障对象,就是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站在新的历史方位,面对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面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迫在眉睫,它是维护我国政治稳定及国家安全的必然要求。生态意识薄弱、生态技术滞后、生态领域法律不健全、生态文明建设体制不完善等问题成为制约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难题和挑战。要在生态意识、生态技术、生态法律体系、生态文明体制方面积极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径,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  相似文献   

19.
李萌  潘家华 《前线》2014,(10):62-6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生态文明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了许多重要的指示批示,系统地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重要性、指导思想、实现路径和机制与制度保障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化了我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人与自然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出了崭新的生态文明理念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为我们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提供了科学指南。  相似文献   

20.
黄承梁 《前线》2023,(11):37-4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新征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其中,关于生态文明建设要正确处理的五个重要关系,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相结合,丰富发展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