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6 毫秒
1.
“我自己想把它留着” 1985年11月1日,我从哈尔滨征集刘少奇的文物后到北京。晚上打电话给王光美同志,简单地汇报了征集文物的情况。她要我第二天到她家里去,将她保存的一批文物献给正在修建中的刘少奇同志纪念馆。第二天下午3时,我准时到达光美同志家里。她拉开放在身旁的一个红白条的皮袋,里面都是刘少奇生前用过的办公用品和穿过的衣、裤、鞋、袜等用品。光美同志拿出一件就给我介绍它的来源、年代和其它情况,介绍完一件就交一件给我。文物交到最后,她手中还拿着一双黑色的尼龙短袜,袜  相似文献   

2.
罗雄 《学习导报》2013,(17):31-32
刘少奇同志不但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倡导者,更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实践者,他“坐在国家主席的位子上,心里装的是老百姓的小日子”。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同志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群众观,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群众观提高到新的境界。在我党继往开来,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新历史条件下,学习和运用邓小平群众观,认识和处理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尤其是党风廉政建设这一重大历史性课题,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邓小平群众观的基本内容 邓小平和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一样,对党的群众路线有着深入的研究和系统的阐释,并且在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过程中形成和发展了以下马列主义群众观。  相似文献   

4.
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刘少奇同志一贯重视群众的伟大作用,他在“七大”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即《论党》中,对党的群众路线作了专门的论述,特别是系统地论述了树立群众观点对于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极端重要性,为丰富和发展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群众路线是实现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基础和保证。离开这个基础和保证,党的所有路线。方针和政策都会落空。那么,怎样才能坚持群众路线呢?刘少奇同志指出,首先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他在《论党》中要求每一个党员必须树立的几个群众观点,今天…  相似文献   

5.
文萃苑     
《先锋队》1996,(4)
文萃苑"叫同志多顺口啊!"1954年9月,刘少奇担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没想到,竟在他的身边工作人员当中引起了一点小误会。平时,刘少奇和他身边的工作人员都互相称同志,不称官衔职务。刘少奇担任了这么多年的中共中央书记,中央军委...  相似文献   

6.
陈志强  牛建立 《党史文苑》2014,(6):27-29,36
刘少奇对党的群众路线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提出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党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共产党执政以后更要坚持群众路线、执政为民。在新形势下,刘少奇群众路线思想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1961年7月18日至8月10日,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深入到黑龙江省的伊春、牡丹江和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的林区,进行了一次广泛而深入的调查研究。这次调查是在我国国民经济面临严重困难时,继在湖南农村进行为期44天的调查研究之后,刘...  相似文献   

8.
《湘潮》2021,(6)
正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我国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国家和人民遭到重大损失。为了扭转困难局面,毛泽东提出"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号召。主持党中央日常工作的刘少奇,积极响应号召,于1961年4月至5月,到湖南宁乡县、长沙县等地,开展长达44天的农村调查,深入了解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真实情况,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以刘少奇湖南农村调查为典型的全党大调查,  相似文献   

9.
1941年9月11日,陈云在延安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言说:过去十年白区工作中的主观主义,在刘少奇、刘晓同志到白区工作后才开始改变,现在检查起来,刘少奇同志是代表了十年来白区工作的正确路线。陈云还郑重提出:有关于部位置摆得不适当,要正位,如刘少奇同志将来的地位要提高。任弼时在第二天的发言中也说:我党的毛主席、刘少奇同志能根据实际情形来工作,所以犯主观主义少些。会议后,毛泽东写了《关于四中全会以来中央领导路线问题结论草案》和《关于1931年9月至1935年1月期间中央路线的批判》的长篇文章,里面多处肯定…  相似文献   

10.
伟人面对金钱(三则)张世和刘少奇拒绝高薪刘少奇同志在安源俱乐部工作时,受到工人们的衷心爱戴。大家说:"我们的总主任为我们做了这么多好事,应该给他每月三百银元的薪金。"俱乐部总干事杨万乔与全体干部商量后,一致认为这个提议正确。刘少奇同志知道这件事后,表...  相似文献   

11.
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的重要内容。干部如何对待群众,怎样行使权力,是一个根本立场和世界观的大问题,对于共产党员来说也是党性问题。“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要求,普遍深入地进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的再教育,这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所在。刘少奇同志指出:“我们同志有了这些观点,有了坚固的明确的这些群众观点,才能有明确的工作中的群众路线,才能实行正确的领导。”(《刘少奇选集》上卷第354页)可见,群众观点是贯彻群众路线的思想基础,是恢复和发扬党的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作风、加强廉政建设、实现新时期历史任务的思想保证。  相似文献   

12.
(一) 党的群众路线是毛泽东建党学说中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重要发展。刘少奇同志把党的群众路线提到理论、政治的高度,作为党的根本路线。他说,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也是我们党的根本的组织路线。这就是说,我们党的一切组织与一切  相似文献   

13.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刘少奇对群众路线理论的形成、完善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系统地论述了群众路线的内涵,同时他的群众观和群众路线具有科学性、实践性、批判性等特点。在当今全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时候,重新学习、研究和宣传刘少奇关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的一系列论述,对新时期我们党改进作风,保持先进性,坚持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1958年8月17日至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北戴河举行扩大会议,通过了《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在会议结束的那天,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刘少奇,不顾十几天开会的疲劳,到海燕农渔业生产合作社(即今北戴河海滨乡草厂村)和社员一起参加劳动,并深入社员家庭进行访问,与干部、社员一起畅谈社会主义的美好前景。当天,刘少奇及其夫人、子女全家加入了海滨人民公社。  相似文献   

15.
《湘潮》2016,(5)
正1957年3月25日到29日,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刘少奇偕同夫人王光美来到株洲,先后视察了三三一厂、市委机关大院、六○一厂、株洲麻纺厂等单位。刘少奇一边调查,一边思考,逐步掌握情况,逐项解决问题。在这短暂的5天里,刘少奇给株洲人民留下了珍贵记忆。车窗笑语:平易近人25日下午,刘少奇乘坐的列车,迎着和煦的春风,徐徐开进了株洲  相似文献   

16.
认识民众作为理解、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的出发点,是刘少奇群众路线思想的一个显著特色,同时,也是他对群众路线理论的一个重要贡献。刘少奇认为,只有知道民众是什么,才能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才能在实际工作中贯彻群众路线,从而切实维护和保障党的正确领导。当前,在全党进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际,重温刘少奇认识民众的思想,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1942年的山东抗日根据地危难重重。刘少奇来山东负有特殊使命。"群众是共产党的母亲,党是群众的儿子。"刘少奇为中国共产党人正确建立和处理与人民群众的亲密关系确定了根本基调。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研究刘少奇对群众路线的阐发和开展群众工作的经验,对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坚定信仰,增强党性,密切党群、干群和军民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人富有特色的一个理论创新。刘少奇不仅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奋斗过程中,始终紧紧依靠人民,创造性地执行了群众路线,而且善于思考、善于对党的群众路线的丰富经验进行理论上的总结概括,在党的群众路线与思想路线、党的群众路线与政治路线、党的群众路线与组织路线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观点,刘少奇以实际行动对党的群众路线的形成、发展以及"落地生根"作出了重要贡献。提升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 《当代贵州》2011,(10):11-14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习近平于2011年3月1日在中央党校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作了"关键在于落实"的讲话。在讲话中,习近平同志强调,抓落实是领导工作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是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正确政绩观,狠抓落实、善抓落实,用百折不挠的意志争创一流业绩,不断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这对于我省"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贯彻落实好中央和省委的有关精神,开展好各项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坚持领导方法上的群众路线张成基毛泽东同志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教导我们:"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坚持下去,以形成正确的领导意见,这是基本的领导方法。"这个方法,就是我们党著名的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毛泽东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观点、,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