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即有为、作为;"位",即岗位、职位。"为"与"位"的关系是每一个社会人,特别是党员干部必须面对的一对重要关系。能否正确处理好"为"与"位"之间的关系,也必然成为每一个党员干部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2.
干部进退留转、班子新老交替,是党和人民的事业薪火相传的实际需要。"人生有涯,官位有止,事业无尽",党员干部面对"进退留转"当时刻坚守"五心",做到进则不骄不躁,退则内心平和,留则积极作为,转则珍惜岗位。坚守感恩之心,对组织要绝对忠诚。一泓清泉,必有源头活水;一棵大树,必有根下沃土。党员干部不论职务高低,能走到今天的工作岗位,除了依靠自身努力,更重要的是得益于组织培养。组织给了施展才华、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重大政治任务。党员干部必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用实际行动锤炼过硬作风,带头当好新时代作风建设的实践者。一、锤炼过硬作风必须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是管根本的。没有理想信念,或者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锤炼过硬作风也就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4.
孙东升 《新长征》2014,(12):52-53
作为一名组织部长,应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事业观和群众观,围绕"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明确"如何为政、如何干事、如何做人"。一、知道"我是谁",以正确的权力观为政第一,要守住忠诚,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组织部长作为组工干部的带头人,更要把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自觉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自觉用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来提升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自觉以坚强的党性固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5.
袁浩 《新长征》2010,(12):64-64
一个人如果体内缺"氧",就会感到头痛眼花、反应迟钝,有一种不劳而累、不倦而困之感。而如果一个人头脑缺"养",主要缺的是政治素养、文化素养、科学素养,就会显得思想庸俗、行为粗俗,说起话来没轻没重,  相似文献   

6.
<正>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全体党员干部要培树起两种政治品格,一是绝对忠诚,二是勇于担当。要通过学习党章党规、学习系列讲话,坚定理想信念,锤炼坚强党性,使对党绝对忠诚成为每个党员干部的"压舱石";通过做合格党员,把共产党员的特质体现出来,把共产党员的精气神展现出来,使勇于担当成为每个党员干部的"金刚钻"。牢记共产党员第一身份,始终对党绝对忠诚。首先要站稳政治立场。坚定的政治立场是对党忠诚  相似文献   

7.
正忠诚拥护党的纲领和章程,既是对党员干部的根本政治要求,也是党员干部最基本的政治素养和政治品格。作为党的政治主张的集中反映,党的纲领决定着政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为党的未来发展明确目标和方向。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是立党、管党、治党的总章程,是全党上下必须共同遵循的总规矩、总规范与总引领。党的纲领诠释党的目标和任务,党的章程体现党的整体利益和意志,党员干部能否在知行合一中始终做到对党绝对忠诚,关键要看能否在行动  相似文献   

8.
孙强 《实事求是》2013,(1):9-11
党的十八大报告有四个特点,即高、新、广、远。"高",高屋建瓴、主题鲜明;"新",理论新颖、内涵丰富;"广",内容广泛,体系宏大;"远",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学习十八大报告关键在于把握其精神实质,真正地落实到实际的工作中去。  相似文献   

9.
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政德问题,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强调为官从政都需要修心治身,而且要先有修心治身的道德,然后才会有经世治国的政德。这就要求党员干部读书立德,自觉做到为政以德、为政以民、为政以廉。锤炼绝对忠诚之大德。"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忠诚是一种品性,一种节操,更是一种信仰。党员干部能否坚守忠诚,把好"忠诚"之舵,直接关系到党的事业成败。要忠于信仰,把坚定信仰作为人生首要课  相似文献   

10.
徐文龙 《学习导报》2012,(10):23-24
面对"四大考验"、"四大危险",只有把忠诚作为基本底色、作为第一操守,不褪色、不变心,始终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忠心赤诚,才能够担得起重任、经得起考验;只有让雷锋精神浸骨入髓,锤炼自身坚强的奉献精神、忠贞的主人翁态度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相似文献   

11.
对党忠诚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精神的核心内涵,也是党始终保持生机活力的动力源泉。党员干部对党忠诚,是应对危险考验的现实需要、永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重要基石和激励共产党人接续奋斗的力量源泉。党员干部对党忠诚的历史逻辑,表现为站在新时代党员干部对党忠诚的新高度,审视、考察和反思建党百余年来党员干部对党忠诚的发展历程,揭示其历史规律和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实践中,在归纳、总结党员干部对党忠诚理论逻辑的基础上,形成了在打牢思想政治根基中内养忠诚意识、在日常工作实践中锤炼忠诚品德和在先进文化中熏陶忠诚精神等路径,以期为新时代党员干部对党忠诚度的提升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2.
忠,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重要范畴,也是一个内涵丰富的价值理念。历史上,"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反映的是对国家的赤胆忠心;"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表达的是对革命信念的忠贞不渝;"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表达了对事业的忠诚,"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表达的是对家庭的忠贞。可以说,传统忠德是一种全含性的道德,  相似文献   

13.
《新长征》2012,(8):34-34
"拒绝",是一种本领,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境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党员干部,必须时刻谨记党纪国法和社会道德的约束,学会分析、学会辨别、学会"拒绝",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  相似文献   

14.
姬建民 《前线》2012,(11):51-51
"要说计生实在好,发展大计不能少。少生才能快致富,人口红线要守住。"这是农村一位70多岁的老人,自己组织演出队在集市上演出的台词。"搬家、搬家,越搬房间越大;感恩、感恩,越感恩越觉党的恩情深。"这是一位义务编写"李有才板报"的农家人所书写的内容。"为人为政,像豆腐汤一样清;对待自己,像黄连汤一样苦;对待群众,像人参汤一样补。"这是农民诗人写下的赞美村干部的诗句。如今环视广大村落,都有一些这样的"乡土文艺队"、"乡土宣传员"、"乡土诗人",他们活跃在田间地头。  相似文献   

15.
中央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提高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四个意识"是对党员干部的政治要求,是检验党员干部政治上是否坚定的"试金石",我们必须要做到不折不扣。"四个意识"互为一体,相辅相成。其中的看齐意识就是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看齐,不能有选择性,更不能有多标准。  相似文献   

16.
正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切实增强看齐意识和行动自觉,带着问题学,针对问题改,学思践悟、砥砺身心,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努力争做"四有"好干部。树立坚定忠诚的政治品格,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对党忠诚是党员干部最基本的政治素养。习近平同志早在正定工作时就反复强调,"在大是大非面前态度要明朗","对党中央的方针政策,要自觉执行,不能有任何怀疑和动摇"。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思想上  相似文献   

17.
在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中实践对党忠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是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首要政治任务和政治责任,是忠诚于党的政治要求和具体体现。我们作为部队的一名党员干部,应按照党中央、中央军委和总政治部的通知要求,以更加自觉的行动、更加认真的态度、更加刻苦的精神、更加有效的落实,认真学习贯彻好党的十八大精神,以实际行动实践对党的忠诚。以带头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实践对党的忠诚。党的新一届中央领导  相似文献   

18.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本溪市委组织部把加强自身建设作为开展好教育实践活动和提升组织工作水平的重中之重,坚持从严治部、从严律己、从严带队伍,突出"四种锤炼",着力打造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的模范部门。  相似文献   

19.
王海兵 《唯实》2018,(4):51-52
在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生活"一词引人入胜,出现47次之多。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必须深刻理解、系统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生活、政治生活、组织生活、绿色生活方式以及党员干部生活作风、生活纪律等一系列重要论述的精髓要义和内在逻辑。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生活中一言一行都处于"聚光灯"和"放大镜"之下。  相似文献   

20.
"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具有鲜明的导向性和现实的针对性,可谓我们党深刻总结历史经验和现实情况作出的重要结论。 "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是我们党的一贯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员干部的政治觉悟、能力素质,提出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强调的就是政治可靠、本领高强。可以说,"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是我们党对德才兼备等原则要求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