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来,中国政府在倡导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上,将和谐理念拓展到国际事务领域,把中国传统的和谐思想与新中国的和平外交传统结合起来,逐步形成了和谐外交和和谐世界的理念。和谐外交是我国一贯坚持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延续和发展,而“和谐世界”则是我国外交理念的新发展。由于当前世界矛盾错综复杂,构建和谐世界绝不是轻而易举的,其实现需要中国和世界各国人民长期的、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中国政府在倡导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上,将"和谐"理念拓展到国际事务领域,把中国传统的"和谐思想"与新中国"和平外交"传统结合起来,逐步形成了"和谐外交"和"和谐世界"理念."和谐外交"是我国一贯坚持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延续和发展,而"和谐世界"则是我国外交理念的新发展.由于当前世界矛盾错综复杂,构建和谐世界绝不是轻而易举的,其实现需要中国和各国人民长期的、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3.
徐珊 《党的文献》2011,(5):100-106
和平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主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意。和平发展道路的内涵是: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国情、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和谐世界是持久和平、共同繁荣、丰富多彩、交流合作的世界。共建和谐世界,是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逻辑延伸。和谐世界既需要通过对话和合作来促进,也需要通过必要的斗争来争取。互利共赢,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实现和谐世界的现实途径。中国致力于同世界各国相互尊重、扩大共识、和谐相处,同世界各国深化合作、共同发展、互利共赢,实现共同繁荣。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现行的国际体系作出新的评估和分析,提出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党中央对共产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突出的是和平、重视的是合作、追求的是共赢.中国人民将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相似文献   

5.
章严 《实事求是》2007,195(2):22-24
"和平崛起"与"和谐世界",是中国近期提出的外交新理念."和平崛起"是对以和平的方式,通过不断增强自身的相对实力,从而成为世界强国这一动态发展过程的理论阐述."和谐世界"是中国"和平崛起"的外交战略目标. "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表明"和平崛起"的中国是维护世界繁荣与稳定的重要力量,展现了中国勇于承担世界责任的大国形象,这必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王羊 《党建文汇》2002,(9):25-25
近来,有人建议,将“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改名为“中国南京国际和平中心”。他们认为,值得纪念的并不是“大屠杀”本身,纪念馆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宣传世界和平的重要基地,改名为“中国南京国际和平中心”意义更为深远。此消息一出,在互联网上立即遭到一片谩骂。我们中间有人喜欢“和平”二字,但是某些日本人偏偏不让你和平。血淋淋的屠杀就是屠杀,用不着拿好听的“和平”来掩饰什么,  相似文献   

7.
正1937年8月,毛泽东在其名篇《矛盾论》中提出一个论断:"战争与和平是互相转化的。"战争可以转化为和平,和平也可以转化为战争,但这都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这是毛泽东从哲学的高度剖析的战争与和平的辩证关系。当然,这一结论,并不是单纯思辨的结果,而是毛泽东通过分析中外战争史得出的结论,是中国革命战争经验和世界战争经  相似文献   

8.
和平发展道路,是指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以和平发展为主题的时代条件下,中国同经济全球化相联系并独立自主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道路。中国向世界郑重宣告,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永远不称霸,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努力实现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构建和谐世界是人类的共同愿望,数千万海外侨胞是构建和谐世界的重要推动力量。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中国与他国和谐相处、两岸和平发展是构建和谐世界的必要条件,而华侨华人是中国和平外交、两岸和平统一的桥梁与纽带、是承载和传承中国和谐文化的使者,华桥华人的资本也是和谐的经济基础。因此,华侨华人对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中国外交、两岸和平统一和和谐世界的构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进入21世纪的亚太地区与中国何方一、国际环境与时代背景1.亚太地区是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谈进入21世纪的亚太和中国,就需要先对未来国际形势发展变化的主要情况和特点作些展望和预测。2。我们处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现在早已不是战争与革命的时代,和平与发展已...  相似文献   

11.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与时俱进地调整了中国的对外战略.在正确判断时代主题的基础上,邓小平认为,中国对外政策的目标是争取和平和谋求发展,这不仅是世界人民的需要,也是中国搞建设的需要,但和平目标的实现在现实的国际关系中并不是一个必然的进程,要把世界局势稳定下来,总要想些主意.对于影响和平的国际争端,邓小平主张用"一国两制"、"共同开发"的方式来解决.维护和平,谋求发展,最根本的办法是建立国际新秩序.  相似文献   

12.
新世纪中国所走的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基于长期的历史文化传统.中国利用和平的环境实现自身的发展,又以自身的发展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目标,就是建设一个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思想中包含丰富的和平思想,这包括消除剥削和压迫,实现人民解放的和平思想;积极采取和平方式解决国内政治冲突的思想;优先考虑和平方式实现和促进祖国统一的思想;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新中国的外交基础的思想;反对世界大战,不怕世界大战,发展和平力量,坚决维护世界和平的思想等内容.毛泽东和平思想具有人民性(革命性)、实践性、现实性和复杂性等特点.毛泽东和平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和平思想的重要发展阶段,是中国和平思想的新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平思想的重要渊源.是中国和平事业的重要指导思想,促进了中国和世界的和平实践.  相似文献   

14.
《求是》2014,(19)
<正>中国梦是中国的未来发展目标,是中国在历经千难万苦,走上发展正途后的必然追求和不懈目标。中国梦不是一个国家要国强必霸,独步天下,不是一个国家要穷兵黩武,复仇雪耻,不是一个国家要垄断能源资源,控制全球市场,不是一个国家要独享经济好处,不顾别人死活。中国梦的天生属性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中国梦是和平梦。和平是人民的永恒期望,它犹如空气和阳光,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自近代以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记  相似文献   

15.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致力于世界和平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近年来,中国多次明确向世界宣示,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努力实现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和谐  相似文献   

16.
《求是》2014,(18)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国将坚定不移沿着和平发展道路走下去,任何力量都不能动摇中国和平发展的信念。和平发展是我们党基于自身国情、社会制度、文化传统作出的战略抉择,顺应时代潮流,符合中国根本利益,符合周边国家利益,符合世界各国利益。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战略思想,充分展现了当代中国的世界眼光、博大胸襟和宽广视野,郑重宣示了当代中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不懈追求的坚定决心和原则立场。  相似文献   

17.
刘恩东 《实事求是》2006,191(4):22-24
中国所选择的和平发展道路,是在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条件下,决心走一条既符合中国国情又适应时代特征,同经济全球化相联系又独立自主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一条在维护世界和平中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促进世界和平的道路;是一条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道路;是一条勇于参与和平国际竞争,又坚持广泛合作的道路。中国和平崛起新道路的战略选择体现了一种全新的科学理念。  相似文献   

18.
百家言     
《求是》2011,(15)
郑必坚:中国和平崛起发展道路的本质中国和平崛起发展道路的本质是在同经济全球化相联系而不是相脱离的进程中独立自主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和平崛起带来的是机遇和市场,是互利和共赢。但近年来,  相似文献   

19.
时话     
《红岩春秋》2015,(4):4
<正>作为大国,意味着对地区和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更大责任。——3月2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开幕式上作主旨演讲。习近平强调,作为大国,意味着对地区和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更大责任,而不是更大垄断。任何国家试图通过武力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最终都是要失败的。习近平指出,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将继续给包括亚洲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提供更多机遇。(据《京华时报》)  相似文献   

20.
中国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是实现现代化的一条全新道路,强调发展的道路是和平的,发展的基本国策是开放的,发展的国际关系是合作的,发展的目标是和谐的,发展的结果是共赢的,把“和平”理念作为快速发展的指导思想贯穿于内政外交的各个环节中。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或一种姿态,也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种战略选择。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就是在发展着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选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