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潘琦 《政府法制》2013,(24):22-23
在结束了等待已久的高考之后,全国各地的考生开始了新的等待:迎接高考录取通知书的到来. 6月15日,清华大学为提前录取的保送生们投递了首批高考录取通知书,而更多的考生则将从7月上旬开始陆续收到各批次的录取通知书. 不过,有的考生却过早的迎来了这份"惊喜". 有报道称,就在高考的前两天,湖南怀化的肖先生一家就收到了来自某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后经警方侦查发现,原来是一名负责高考招生的工作人员,私下以数百元的价格向民办院校提供了生源信息.  相似文献   

2.
今年7月,旬邑县中学出了一个特大新闻:一是该校毕业生张春茂在今年全国高考中以理科总分669分的优异成绩名列全省、全市前茅,北五县第一,以报考北京大学第一名的成绩被提前录取,成为2007年北京大学在陕西省录取的第一人,也是旬邑县解放以来高考理科生走进北大的第一人.二是王敏敏以文科高分成为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在陕西省录取的第一人.他们之所以成功,靠的不是窍门而是勤奋,是把握好自己的每一天.  相似文献   

3.
李卉 《政府法制》2013,(21):30-30
2005年,上海女孩汤玫捷被哈佛大学提前录取,2006年,她和她的哈佛校友计划将哈佛的学术和校园生活方式带来中国,于是创办“哈佛中美学生领袖峰会”,旨在向中国推行哈佛式教育实验。“除了刷马桶,你在峰会上,可以体会到哈佛新生一年里全部的生活。”汤玫捷说,“我们把它们都搬来了。”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师范教育日益为社会各阶层所重视。在省教委高教局的支持下,为了提高新生素质,我省部分师专已于1985年起,在南通、镇江等市进行提前单独招生的尝试。今年北京、上海等市也相继进行了这种尝试。这说明对这种招生方法有深入研究之必要。本文用教育统计和教育测量的方法,对我省师专1986年提前单独招生考试,在镇江市(含4个县)考点的全部理科数学试卷的质量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入学后的单招生(单独招生录取的新生)与统招生(统一录取的新生)的素质进行多指标对比分析。目的在于为我们改革高校招生工作和命题方法提供依据,同时也为了比较科学地评价这种提前单独招生的优劣性。  相似文献   

5.
高考录取已结束,而被北大、清华、中国人民大学、北师大、复旦、哈工大六所重点高校录取的近500名江苏籍新生迟迟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书。六所高校的招生网上挂出“关于江苏省新生尚未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情况说明,说明中称,因未交纳每个考生30元的录取费,江苏省教育考试院扣发了江苏考生录取名单,因此,录取通知书无法发放。  相似文献   

6.
尤越 《法庭内外》2006,(3):51-51
日前,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厦门大学法学院博士生招考中落选的林群英状告厦门大学一案一审有了结果,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法院一审驳回了林群英要求法院判决厦大撤销原博士生录取名单、按公布确定的录取规则录取他的诉讼请求。林群英诉称,2005年,他报考了厦门大学法学院廖教授的国际经济法方向的博士生;他的总成绩在考廖教授的学生中排名第三;廖教授录取了3个人,却没有他的名字。林群英因此认为,按照厦门大学公布的录取规则,应该是他入选。法院经审理认为.根据教育部《关于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的暂行规定》的规定,录取博士生要遵循择优录取原则。  相似文献   

7.
牵动无数考生的我省2004年高招录取工作已于7月11日全面启动,不同批次的录取工作将在规定的各时间段内陆续完成。考生们随着高考成绩的公布、填报志愿的完毕,他们都在盘算着自己的未来。然而,今年的高考,对于肥西二中的考生刘勇来说却是一个令他今生今世永远难以忘怀的痛。他本来可以坐在考场为十年寒窗填上一份答卷,他本来可以和天下所有的考生一样,期盼激动人心的那一刻的到来。可仅仅因为90元的债务,刘勇被方家琴抢走了准考  相似文献   

8.
哈尔滨市举行环卫系统公开招聘人员培训结业式,448名面向全国招聘的事业编制环卫工人正式走上清扫保洁作业一线。据了解,本次公开招聘最终录取的448名环卫工人中共有7名研究生,有29名研究生报考,但最后只录取了7人。王洋是落选22人中的一个,他表示,“就算是死,我也要死在编制里。”之所以有“死在编制里”的迷狂,不外乎这样的原因:如王洋所陈述,  相似文献   

9.
律师提前介入刑事诉讼,提前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帮助,是我国刑事诉讼法在修改过程中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一项重大举措,同时也是我国刑事诉讼渐趋民主化的重大标志。然而,1997年新年伊始之际,在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全面实施的过程中,律师提前介人刑事诉讼的制度却在现实司法活动中频频“触礁”。在一些地方,律师提前介入刑事诉讼关隘重重,几近不能。笔者通过调查了解认为,律师提前介入难,症结如下:一、“律师提前介人是与侦查机关对着于”。一些侦查机关的工作人员对该制度的内容及价值意义认识偏差,阻碍律师提前介入。律师提前介…  相似文献   

10.
吴杭民 《江淮法治》2009,(18):16-16
大力提倡素质教育、改革高考录取办法,有效改变“一考定终身”的陈年积弊,我们呼吁了N年了,可始终是“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而在今年的山东高考招生中,在两所本科院校部分专业开展“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录取依据”试点,让人们看到了“人下来”。尽管,现在还只是小范围的试点,但却让我们看到了打破“一考定终身”的努力和探索。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 10月21日至22日,司法部举行了2000年度全国律师资格考试,考生报名人数为215880人,比去年增加 18. 6%,是历史上律考报名人数最多的一年,其中北京、山东、河南、广东、江苏、黑龙江、辽宁、四川等8省市报名人数超过1万人。 据司法部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介绍,今年报名人员学历层次有所提高,学科涉及文、理、工、农、医等各个专业,年轻人多,党政干部多,考生来源广泛。为更好地适应我国律师事业的发展需要,司法部决定将往年律考的“统一分数线录取制”改为“确定名额录取制”。经研究,今年全国将录取…  相似文献   

12.
林霞虹 《政府法制》2011,(22):50-51
今年4月,因体检检测为疑似肺结核,湖北青年薛兴(化名)在接受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下称地化所)研究生复试体检后被拒绝录取。薛兴认为此举涉嫌歧视,将地化所告上法庭,要求地化所将其录取为2011级研究生。7月6日,这起国内“首例肺结核歧视录取案”在广州市天河区法院公开审理。  相似文献   

13.
肖山 《政府法制》2008,(4):18-19
随着中国名校录取门槛越来越高,近几年来。少数中国学生开始采取“曲线救国”方式.最典型的方式就是以留学生身份进入那些知名的中国高等学府。透过这一现象.人们看到了当前中国高校录取的最大漏洞。  相似文献   

14.
2003年国家司法考试的成绩和录取情况已公布。据中国普法网北京12月4日《司法部国家司法考试办公室负责人就2003年国家司法考试录取工作有关问题答记者问》:2003年国家司法考试的合格分数线为240分,放宽报名学历条件和西部地区的合格分数线为225分。据统计,全国共有17000多人达到此合格分数线,占  相似文献   

15.
张栋 《法学评论》2023,(3):46-55
检察机关提前介入监察与提前介入侦查有共同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梳理1980年以来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可以发现,提前介入侦查的定位经历了从追求办案效率到确保案件质量,再到监督侦查、保障权利的发展过程。不同的是,提前介入监察是检察机关基于相互配合和相互制约的原则,在尊重监察机关独立办案的前提下进行的配合协助与制约。实践中,提前介入监察的案件范围模糊、介入的被动开启、介入的时间不充分、介入意见效力模糊等实践问题影响提前介入监察的办案质效。为此,需要明确“重大、疑难、复杂”的案件范围;确立“以商请介入为主、主动介入为辅”的启动方式和“适时介入”的标准;以内部介入传导司法理念,适度增强提前介入意见的效力;细化提前介入监察中指定管辖与司法管辖的衔接规则。  相似文献   

16.
司法部决定,1994年全国律师资格考试录取分数线划定为240分,录取人数占参考总人数的11%左右,港澳台考生也将按这一标准录取。自1986年律师资格考试面向社会开考以来,吸引了近50万有志于律师事业的人士报考。近两年报考律师资格的人数逐年递增,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报考热,  相似文献   

17.
律师提前介入刑事诉讼,提前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帮助,是我国刑事诉讼法在修改过程中借鉴西方立法先进经验的一项重大举措,同时也是我国刑事诉讼渐趋民主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律师提前介入刑事诉讼制度一经法律确认,即引起社会及传媒的广泛关注。然而,卫997年新年伊始之际,在修改后的刑事诉讼全面实施的过程中,律师提前介入刑事诉讼制度却在现实的司法活动中频频“触礁”。在一些地方,律师提前介入刑事诉讼关隘重重,几近不能,律师依法提前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帮助,几乎成为法律“神话”。这一现象已开始同该制度确立时一样…  相似文献   

18.
在全国高考期间,福建省教育厅阳光高考信息平台公示了2008年福州、厦门、三明、漳州、莆田、龙岩等设区市的普通高考“注意录取”考生名单。通过公示后的考生可以享受加分或是同等条件优先录取等照顾。(据《福建日报》消息)  相似文献   

19.
王春丽 《法制与社会》2011,(34):142-143
提前介入监督工作是检察机关对侦查活动进行监督的一项有效措施。本文探讨了重大案件提前介入监督工作的法律依据及特征,分析了构建重大案件提前介入监督工作机制的可行性,并对对如何构建提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重庆沙坪坝区邮政局为妥投一封信历经曲折,四处奔忙,不计辛劳,不计成本,多少人被感动,多少人参与其间……   2000年 8月 31日,重庆有线电视台在黄金时段播出一则“特别报道”:重庆沙坪坝区邮政局正在紧急寻找一位叫佘连清的考生,由于他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地址有误,无法投送。电视画面从一位投递员满头大汗上楼投递的情景切换到投递员拿着录取通知书向观众介绍考生姓名和错误的地址,希望知情者提供线索。重庆卫视、重庆电视八频道也相继进行转播。   一封小小的录取通知书,牵动了上万人的心。 地址有误   8月 31日下午 2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