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产业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陕西文化资源丰富,但文化产业发展相对缓慢,以资源为依托,以市场化为导向,以体制改革和文化创新为突破口,创造品牌文化产品是陕西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2.
赖春 《学理论》2010,(15):273-274
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中国和世界都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陕西拥有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可由于缺乏相应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陕西文化产业并未得到充分的发展,而高校正是至关重要的人才孵化器。以咸阳师范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为例,着重探讨了陕西文化产业发展与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建设的互动关系,旨在为陕西乃至全国文化产业的人才培养以及产业发展出谋献策。  相似文献   

3.
论农村旅游的发展与河南全面小康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艳红 《理论导刊》2005,(12):68-70
河南作为全国的农业大省,具有丰富的农村旅游资源,发展农村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潜力。发展农村旅游,把农村旅游经济建成河南省的支柱产业之一,对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当今时代新的经济增长点。作为文化产业重要分支的音乐文化,在"文化兴旅"的大背景下,与旅游的结合必将产生巨大的能量,实现音乐与旅游的双赢。哈尔滨音乐文化底蕴丰厚,源远流长,其繁荣与现代城市的发展同步,具有旅游开发的明显优势。从音乐文化旅游的发展现状入手,概述了中外音乐文化旅游的发展现状,并对音乐文化旅游的发展前景做出基本判断,同时分析了哈尔滨开发音乐文化旅游的优势,进而提出了推动哈尔滨音乐文化旅游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陕西历史文化悠久,是举世公认的文化资源大省,而要向文化强省迈进,其核心问题在于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建设,以提供根本性动力.  相似文献   

6.
王红英  王竹青 《学理论》2012,(31):164-166
数字文化产业,是以数字技术作为载体,以创意作为动力,对各种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创新的内容文化产业。河北省具有发展数字文化产业的产业基础优势、资源优势、区位、人才优势以及政府强有力的支持和较为优质的服务平台。但是,离建设文化强省和进入全国第一方阵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面临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应充分认识发展数字文化产业的重要意义,以数字技术整合文化资源,走创新发展、集聚发展的道路,建立科学的数字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和使用机制,把河北省建设成为数字文化产业强省。  相似文献   

7.
简论山西文物旅游资源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平 《理论探索》2003,(5):60-61
山西具有得天独厚的文物旅游资源 ,为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和广阔平台。在山西辽阔的大地上 ,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遗迹星罗棋布 ,像一颗颗明珠熠熠生辉。他们不仅作为珍贵的历史遗产显示出重大的精神和文化价值 ,而且作为旅游文化产业的珍稀资源 ,具有前景广阔的开发价值和经济价值。山西应发挥文物优势 ,发展旅游事业 ,处理好文物保护与文物利用的关系 ,文物部门在其中应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8.
云南是全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 ,拥有民族文化多样性的资源优势 ,这是云南发展文化产业的基础和条件。注重保护和开发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 ,超越传统工业化的发展模式 ,形成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产业 ,走一条民族文化、生态环境 ,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子 ,这是云南民族文化产业化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杨晓京 《求知》2023,(2):56-58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支持革命老区加快发展。天津市蓟州区作为革命老区,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生态文化资源,发展生态文化旅游、红色旅游及红色文化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从红色文旅融合视角下研究对蓟州区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分析其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探究对策建议,对助推蓟州区及全国同类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蓟州区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现状蓟州区是天津市唯一的国家一类革命老区,其红色文化资源分布广、级别高、种类多。  相似文献   

10.
孙志娟 《学理论》2014,(20):146-147
云南省是一个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边疆省份,其民族文化建设和发展不能够照搬我国其他发达省份的模式,而应该从云南省民族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构建具有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从实际情况看来,云南是一个具有丰富民族文化资源的省份,而这也是民族文化建设必须利用好的优势资源。对云南省民族文化进行开发和保护,把丰富的民族文化转变成为产业优势,从而逐渐形成拥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在保护民族文化的同时推动云南省社会经济发展,这是现阶段云南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本文着眼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分析新时期陕西文化软实力发展面临的机遇、优势以及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在此基础上,结合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战略实践,从打造陕西特色文化品牌、提高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加强对外文化交流、维护文化安全等方面提出了对策思路,以期进一步推动陕西文化软实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陕西宝钛集团是我国钛工业的领军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和钛材产量及国内市场占有率均位居全国第一。近几年,宝钛集团大力建设企业文化,通过思想整合和产业整合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宝钛集团的发展实践证明,谁拥有文化优势,谁就拥有人才优势、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宝钛文化不仅增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而且为和谐企业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障、智力支持和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3.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这为文化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当今世界,产业融合和互动发展已经成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方式。文化产业,内涵是文化、外在形态是产业,产业融合是其本质特征之一。这既是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对文化建设提出的迫切要求。中共哈尔滨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提出,积极探索和拓展文化与科技、旅游、金融等融合发展新模式。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加速融合的机遇期,打破产业壁垒,推动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让文化产业焕发出蓬勃生机活力。  相似文献   

14.
陕西积淀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遗存,呈现着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拥有众多的在中国乃至世界上具有独特优势的旅游资源,是我国精品旅游资源的富集区,也是我国旅游业起步较早的省份之一。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在新的世纪,我们必须认清形势,抓住重点,使陕西旅游业健康、长久地发展下去。一、陕西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旅游产品开发投入不足且缺乏科学和宏观规划,产品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改革开放以来,陕西旅游开发建设主要依靠财政拨款,开发投入主体单一,市场在引进外资和社会资金方面…  相似文献   

15.
陕西,以其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科技力量雄厚和资源丰富而闻名,有着其他地方无法相比的众多优势。改革开放十多年来,陕西的经济和各项事业得到较快发展,但由于历史和地处内陆等诸多原因,与沿海开放省份相比,无疑还有不小的差距。 面对这一严峻现实,陕西省委、省政府正在调整战略部署,采取有力措施,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 近日,我们就如何进一步更新观念、加快陕西的改革开放步伐,采访了陕西省委书记张勃兴和省长白清才。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3,(1)
陕西眉县旅游业长期以来依托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大力发展自然观光旅游和生态农业旅游,当前在国内旅游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旅游资源区域优化的大背景下,眉县旅游业应着力于优化区域旅游资源的发展结构,加强旅游业优势资源的质量工程建设,深化特色旅游产品的深加工和加大品牌推介。通过旅游资源的结构调整,加快推进眉县旅游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科技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大趋势。四川省科技支撑文化产业发展还面临许多问题,包括政策碎片化、机制不完善、企业规模小,人才缺乏等等。要促进科技支撑文化产业发展,四川省要在中央部署和要求指导下,结合自身的禀赋优势,从体制机制入手,加强政策的引领和带动作用,从多方面采取措施,着力打造富含历史底蕴、彰显科技魅力、突出时代特色的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18.
西部地区     
《瞭望》1999,(48)
西部地区指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四川、重庆、云南、贵州、西藏10个省、市、自治区。土地面积约yo万平方公!,;全国陆地国土面积的56%,总人O工85亿人。占全国的23%。西部地一区为我国少数一民族主要聚居区。西部地区矿藏丰富。全国已探明公14o多种矿产资源中西部就有120多种,一些稀有金属储量名对全时力度世界前茅。能源、旅激。土地资n&fax优势。&南&_区拥有李雪的水能激_以全国wexljl中的十大水电基地有七个分布在西部、但西北地区测水资源油对贫乏。_西部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近几年。在陕西、甘肃、…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休闲文化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日益成为区域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指标和关键因素,同时也是区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陕西汉江走廊具备发展休闲文化产业所需要的优良历史积淀和现实基础。文章在系统分析陕西"汉江"走廊发展休闲文化产业的综合优势条件的基础上,直面目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结合文化产业发展要求和陕南实际,提出了加快陕西汉江走廊休闲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方略。  相似文献   

20.
在全国上下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发展产业的形势下,研究和谐社会的区域文化建设,结合区域资源、探索个性化的文化产业模式,成为今后一段时期特别是“十一五”期间许多地方的工作重点。在此,我们针对区域文化产业战略规划和发展模式创新问题做一些分析。一、文化发展战略与文化产业战略文化发展战略是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而文化产业战略是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近年来,许多省市和一些地级市都相应地提出“十一五”期间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包括提出建设文化大省、文化大市、文化强市等等设想。在实践中,应当怎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