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0 毫秒
1.
近来各地斑马线上因机动车与行人争夺路权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安全事故,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对于斑马线上行人的优先路权,我国法律仅作了较为原则的规定,对于具体情况缺乏可操作性。法律的失效是车主与行人的无序“竞争”愈演愈烈的主要原因。因此,立法及配套措施亟须完善。  相似文献   

2.
现有斑马线设计存在警示滞后、作用力低、时效性差、持续性低等问题。为了让行人过街时尽早注意到红绿灯,在走上斑马线前做出行为决策,从而降低行人过街时使用手机的频率,达到使行人安全过街并提高机动车在交叉口通行效率目的,应对斑马线设计进行改进。新型LED电子斑马线的主要技术原理是:将LED灯具安装于首尾两条斑马线边缘及其余每条斑马线长度方向的两端,LED灯显示的颜色与红绿灯颜色保持一致,当红绿灯变成绿灯时,LED灯也是显示为绿色,提示行人可以通过斑马线过马路,当红绿灯变成红色时,LED灯转变为红色,警示行人不可以通过斑马线。通过Vissim仿真模拟进行论证,其在保障行人安全的同时也能提高机动车的通行效率。  相似文献   

3.
公平与效率:路权制度安排的价值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权的制度化安排模式与社会价值取向密切关联。路权制度可以分为效率优先和公平优先的两种模式。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价值分配原则的影响下,我国一度出现了“行人违章,撞了白撞”的地方性规章,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权保障意识的培养,导致了许多无视生命健康权的交通事故发生。《道路交通安全法》较多地考虑了公平的价值理念在路权制度安排中的地位,但在一定程度上仍然体现了“效率优先”的思想意识,在交通规划、道路交通事故的处理中还存在着牺牲行人和非机动车利益的现象。在涉及路权与生命权、私人交通与公共交通之相冲突的具体制度设计方面必须摒弃“效率优先”的观念,体现公平优先的价值理念,以期最大限度体现尊重生命权、健康权的时代法律精神,构建和谐的道路交通秩序。  相似文献   

4.
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迅猛增长,近年来有关斑马线的安全问题不断出现,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探讨和分析斑马线路权"冲突"现象产生的根源,是化解"冲突"、构建和谐交通的根本出发点。  相似文献   

5.
“遵守交通信号,安全文明出行”,这是道路文明的基本要求,也是现代人的公共文明行为准则。在道路上,只有做到行人、非机动车、机动车各行其道、遵章守纪,才能实现道路安全畅通。现实却是,行人抱怨司机横冲直撞,甚至把斑马线变成死亡线;司机则怨声载道,认为行人不遵守交通规则,随意行走制造危险。  相似文献   

6.
交通肇事责任的判定,行政规章和《刑法》都是强调因果关系,并无不同之处,两者相互承接。路权是一个学术概念而不是法律概念;路权原则与安全原则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责任判定体系,因此路权不应与其他责任判定体系内的判定原则并提。  相似文献   

7.
交通肇事责任的判定,行政规章和<刑法>都是强调因果关系,并无不同之处,两者相互承接.路权是一个学术概念而不是法律概念;路权原则与安全原则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责任判定体系,因此路权不应与其他责任判定体系内的判定原则并提.  相似文献   

8.
<正>邓子滨教授的《斑马线上的中国》精装增订版已经面世,新版整合、重写了"律师"和"死刑"两个话题,还增加了四分之一的全新作品,内容大大充实和完善。两年前,邓子滨教授微言大义,用《斑马线上的中国》展示法治10年的观察,深入人心。时至今日,法治中国建设方兴未艾,种种困境实在需要"斑马线"这样的法治课堂来持续呈现、提醒和求解。规则:法治的生活方式从《刑事法中的推定》中直言"推定"是"温柔的陷阱",到《法的门前》中卡夫卡式法律世界的  相似文献   

9.
柯影 《海南人大》2006,(7):32-37
立法听证——为新法“把脉问诊” 一个文明的城市离不开良好的交通秩序,人们总希望自己置身于有序、畅通、安全的文明城市里。然而,在我们海南,城市道路交通秩序现状令人担忧:君不见,行人不走斑马线,逆向行驶,闯红灯,横穿马路,走机动车道;司机驾驶机动车不系安全带,不随车携带证件,逆向行驶,酒后驾驶,乱停乱放,闯红灯,违反禁令标志,驾驶摩托车不戴头盔;  相似文献   

10.
在新旧之交的大背景下,本文根据本文在3个层次上分析了华北人民政府的法律观,即华北人民政府对于“法律为何”的一般议论,对于其治下“人民法律”之述说,认为无论在哪一等级,法律在华北人民政府的治理体系中都是一个工具而已,这种法律观的形成有多种元素,对现在也与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1.
路权是道路交通秩序管理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法定依据之一,为保护道路交通的安全与畅通,必须强化交通参与者的路权意识。  相似文献   

12.
路权是对现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法规中所规定的通行权、先行权、占用权等交通权利的概括及其总称。路权原则常被用作分析交通参与者的交通行为的合法性 ,是交通违章处罚和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工作中的重要理论工具。然而 ,路权原则在交通安全管理的研究与实践中往往被滥用 ,这在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国内对交通弱势群体内涵的认识,主要还是局限于交通参与者在出行过程中相对容易受到伤害的角度,而从法律层面考虑的较少,也不够深入。以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和路权为逻辑起点,厘清交通弱势群体的法律内涵,是保护交通弱势群体的理论基础,也是实现道路交通公平正义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因果关系的分析 ,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中的路权原则进行探讨。责任认定中的路权原则即各行其道原则和借道通行原则。  相似文献   

15.
正确的交通权利义务观对道路交通的秩序和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人们在道路交通活动中存在的路权权力化倾向已对交通秩序和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危害。通过对“路权”及交通活动权利义务性质的分析,阐述了交通活动个体过分强调“路权”的意识和行为的不当性,并适应现代道路交通的客观需要,提出了弱化权力思想、强化义务意识的交通权利义务观。  相似文献   

16.
从沈阳“撞了白撞”的法规到《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出台以来,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与争论。一方面,我们不仅要妥善处理行人与机动车驾驶员之间的紧张关系,更要彰显人的生命健康价值的优先地位;另一方面,也要从法律规范层面剖析第76条的归责原则与法律适用,既突出强调机动车一方要承担的严格责任,也强调行人和非机动车驾驶人违规亦应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这样我们就能够正确地理解和掌握道交法第76条立法精神与价值取向,有利于公平合理地确定事故双方的责任,进而达到维护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保护人身财产安全的立法目的。  相似文献   

17.
随着计划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企业奖惩制度在法律层面上无论是理念还是形式,都经历了从国家主导到企业自治的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颁布,从法律上理顺了企业劳动管理问题。然而,理论先导与行动滞后却使新旧企业劳动管理在实践中发生冲突。解决冲突的有效途径只能在新旧法律规则异同对比中寻求。理解法律法规的新旧更迭,对于提高企业依法治企水平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商号权与商标权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均属于无形财产,两者在构成要素、商业功能上有很多相似之处。由于我国并未将商号权纳入知识产权体系的保护框架中,并且对于商号的性质也并未从法律的角度肃清,因此,在实践中两者发生权利冲突屡屡发生在所难免。国内现有的法律制度已经不能满足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要求,相关的法律保护措施亟待出台。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的规定提出了质疑,从事故预防成本、机动车与行人的违法成本、导向结果偏差、汽车危险的双向性、与法律基本目的冲突等六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相关规定进行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指南》的作者来自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他们在专业上涉及法学、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以及心理学等诸多学科,在旨趣上都尝试探索法律与社会的关联与互动,因而都属于法律与社会研究领域的学者。这些作者在本《指南》的名下集结起来,以百科全书的体例,从不同视角对于法律与社会研究进行描述和总结。他们梳理了各个具体领域的核心议题、代表人物、主要方法以及重要文献,指出了在不同领域所取得的进展和成就,并简要评价了各种研究进路和各家观点的得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