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不仅给公众带来巨大的便利,同时也给不少别有用心的人提供了可乘之机.为有效地预防和制止利用互联网进行的毒品违法犯罪,净化网络环境,维护社会秩序,应当着重对互联网涉毒案件的特点进行详析,并论证此类违法犯罪案件的成因,进而探讨互联网涉毒案件的防范对策,为公安机关防范和打击互联网涉毒案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接班人。由于他们思想单纯与幼稚,社会经验相对较少,极易成为不法分子侵害的目标。所以只有提高自我防范意识,掌握自我防范的方法,才能使自己不受损失、欺骗和伤害而顺利地生存。一、增强自我防范意识,防止发生盗窃盗窃,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它是一种最常见的并为公民、师生深恶痛绝的违法犯罪行为。预防和打击学校的盗窃案件,不仅是公安机关和学校保卫部门的重要任务,也是每个在校大学生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一)盗窃案件的特点1.时间的选择性。行为…  相似文献   

3.
随着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网民数量和网上银行用户的快速增长,网络盗窃也急剧上升。网上银行盗窃案件具有高科技性和高智能性,地域跨度大,反侦查意识强,侦破难度大。因此,深入研究网上银行盗窃案件的作案手法、案件特点和行为流程,对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此类犯罪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4.
五里卡责任区盗窃案件特点分析。对责任区内防范盗窃案件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由传统电信诈骗转向窃取公民个人信息后盗窃银行账户存款犯罪,犯罪分子进一步通过结合新开发的网银电子支付工具与业务验证漏洞设计诈骗陷阱,诱骗相关信息进而盗窃存款。必须从落实金融、通信行业社会安全责任入手,加强警银、警通协作配合,形成有效合力,联合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要立足警银大数据,完善金融机构内部业务与风险控制,建立警银风控信息化合作新机制。同时要提供安全咨询服务,帮助群众提高防范意识。  相似文献   

6.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应用,网络安全问题突显并已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特别是在数字化推动生产和消费革命的今天,人们犹如新生婴儿一般缺乏防范保护能力,众多传统行业正面临着网络安全的威胁和挑战。网络智能数字化和系统设施更易遭到网络的攻击和破坏,如在黑客攻击、网络诈骗、网络盗窃等违法犯罪活动中都有网络黑产侵蚀的身影。尤其是以黑帐号、"杀猪盘"、"薅羊毛"、钓鱼诱骗、数据窃取、信息贩卖、木马病毒等形式的网络黑产违法犯罪行为呈不断上升趋势。我国作为世界第一互联网大国,防范与治理网络黑产犯罪工作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7.
医院盗窃案件有其特殊的发案原因,应针对医院盗窃案件的特点,针对保卫部门在调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予以防范。  相似文献   

8.
公安部指挥全国公安机关破获的“8·31”特大网络吸贩毒案是全国首例利用互联网视频交友平台进行涉毒违法犯罪活动的新类型毒品案件。案件呈现出涉案网站成为网上吸毒表演和毒品交易的平台等特点;案件的侦查方略是及时收集固定电子数据,询问吸毒人员及其“马仔”的证词,固定锁链证据;实施控制下交付;今后应从跨区域侦办协作,拓展打击范围等方面来加强此类案件的监督和防范。  相似文献   

9.
云南某地区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十分突出,青少年违法犯罪成员文化层次极低,以农民、学生和社会闲散人员居多,犯罪类型以盗窃、抢劫和伤害最为突出.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对策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广开就业门路;大力发展教育,提高青少年文化水平、法律意识和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司法机关的社会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盗窃自行车违法犯罪活动已成为城市居民反映最为强烈的治安热点问题之一。它不仅扰乱了群众正常的生活秩序、工作秩序,也危害着广大群众日益强增的安全感和基本平稳的社会治安大局。作为城市公安机关,特别是中小城市的公安机关,如何才能有效地防范、打击盗窃自行车违法犯罪。对此,我们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作以简浅的探讨。一、盗窃自行车违法犯罪活动的特点(1)主体向低龄化发展。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盗窃自行车违法犯罪人员中,25岁以下的青少年所占比例达90%以上,18岁以下的青少年占55%,16岁以下…  相似文献   

11.
网络环境是社会和谐系统的有机构成。网络是一柄“双刃剑”,网络的负面效应危害着社会和谐,诸如网络非道德化倾向成为滋生网络违法犯罪的温床,网络成瘾症阻碍人的发展,网络犯罪是社会和谐的大敌等。必须从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维护网络安全,净化网络环境。网络的和谐,既靠法律,又靠道德。必须坚持“依法治网”与“以德治网”并举,加强依法管理、加快安全技术研发等措施,形成一套综合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2.
网络活动产生了大量的病症并对现实世界造成非常巨大的危害,网络病症引发了大量的网络不文明行为,这些行为基本上都是有悖于传统的道德、伦理和法制观念的。应该全面认识网络的积极作用,才能有利于正确使用网络科技,只有正确认识网络交往的利与弊,才能构建和谐网络社会,目前我们国家专门研究、治疗网络病症的机构和人员比较少,研究主要停留在理论上,实际应用少,不适应治疗大量患者的需要,构建和谐网络社会必须趋利避害,疏堵结合。  相似文献   

13.
网络赌博特征及遏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赌博是近几年来兴起的一种赌博违法犯罪活动,具有组织严密,诱惑力大,参与人数众多,赌资巨大等明显特征。只有完善禁赌立法,加强对网络的监管力度,建立长效机制,实行综合治理,才能有效遏制网络赌博违法犯罪。  相似文献   

14.
盗窃网络虚拟财产行为之定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盗窃网络虚拟财产的行为目前不宜定性为盗窃罪,网络虚拟财产不属于财物,其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确定缺乏科学依据,也不能通过扩张解释将其解释为财物。此行为也不构成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运用刑罚对虚拟财产进行保护应持慎重态度。  相似文献   

15.
网络游戏产业已经成为互联网络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虚拟财产交易规模巨大,虚拟财产交易也被我国纳入税收征收对象范畴。盗窃网络游戏用户的虚拟财产案件频频发生,其社会危害性已达到甚至超出传统型盗窃犯罪之社会危害性,尽管我国法学理论界和实务界对于盗窃虚拟财产犯罪行为适用法律存在很多争论,但是笔者认为完全可以直接适用我国《刑法》盗窃罪予以规制。  相似文献   

16.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的开放性、共享性、互联程度不断提高,网络的重要性和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网络信息的安全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网络信息的安全是指:信息的可靠性、可用性、保密性和完整性。  相似文献   

17.
入室盗窃是盗窃犯罪的一种主要形式,对于入室盗窃的情况下行为人何时成立盗窃的着手,有不同的学说。由于行为人侵入住宅即已体现了盗窃的犯罪意思,并且对财产权构成了现实的威胁,因此以盗窃之目的侵入住宅时可视为盗窃的着手。但盗窃的着手只是成立盗窃未遂犯罪的一个条件,要成立盗窃的未遂犯罪,还必须以数额巨大的财产为盗窃目标或符合相应条件,为此,还应正确处理盗窃着手与之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新建居民住宅小区的技防设施建设取得了空前发展,科技含量较高的技防设施--电视监控系统、管理型对讲系统、周界报警和电子巡更系统以及居民家庭防盗报警网络逐渐淘汰了铁门、铁窗栅栏等传统物防设施.但是,迅速发展的住宅小区技防设施建设也给公安工作提出了如何加强监督管理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9.
由于故意毁坏财物罪是刑法规定的财产犯罪中的一个罪名,因而衡量其法定刑设置合理与否就应当与相关犯罪的法定刑设置情况进行比较。相对于盗窃等罪而言,故意毁坏财物罪的法定刑配置偏低,不能体现罪刑相适应原则。对此。一方面可以考虑通过修改立法来提高该罪的法定刑配置,另一方面可以将该罪作为相关财产犯罪的未遂情形论处。  相似文献   

20.
网络色情是指网络上以性或人体裸露为主要诉求的讯息,其目的在于挑逗引发使用者的性欲,表现方式可以是透过文字、声音、影像、图片、漫画等。网络色情链的形成必须有主体、网络平台和赃款,因此,对其管理与预防也应该从此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