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厦门风姿     
远去的螺号沉入漫漫夜色,海鸥衔着歌声向夜的海天飞去,只有棕榈树站在细沙鸣响的岸边,站成守望,聆听晚来的潮声。  相似文献   

2.
台湾知名人士陈立夫于2月8日病逝,他出生于1899年,跨越了3个世纪,享年103岁。陈立夫大半生纵横政海,历任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长、组织部长、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会主席团主席等职。在台湾被挤出政坛后,有过在美国养鸡的沉默岁月。晚年主持翻译了李约瑟的巨《中国之科学与明》。他虽风风雨雨一生,却能跨越三个世纪,实在是个奇迹。在他百岁寿辰时,根据他的亲身经历整理成“我怎么会活到100岁”一。中所述的长寿秘诀,其实并非奥秘,只要肯认真对待,人人皆可效之行之。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否需要一次新的“南方谈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望邓小平南方谈话之后的20年,感慨系之。倘起邓小平于地下,请他瞻望这20年,恐怕中国某些方面的变化之大会令他惊异.而某些方面的停滞不前,也许更会令老人家想再来一次南巡,再说一番振聋发聩的话。  相似文献   

4.
老歌 《人民公安》2009,(22):40-42
6年间,他经历人生的两次选择。在生与死、得与舍面前,我们触摸到一颗大爱之心。透过困顿与坚强,我们看到一个质朴的灵魂。他是一个好人,好人也许会流泪,好人也许会伤心,好人却是这个世界的魂。  相似文献   

5.
樊和平 《中国发展》2011,11(6):72-77
书法通常被当作艺术。然而,如果将中国书法仅仅理解为一种艺术,那就曲解和委屈了书法,误读了它对于中国民族的深刻意义。在其他文明中,书法也许只是艺术,但在中国,它却是文化本身。书法、书法史,是中国人的文化基因图表,演绎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和性格构造。书之"法"与人之"法"统一,赋予其"方不中矩,圆不副规"的"从心所欲不逾矩"的中国式自由意境;刚柔性格,进退智慧,演绎着"志在飞移"、"将奔未驰"的"无为而无不为"的人生大智慧,"书写"着儒道佛三位一体的极富弹性的安身立命的基地;真善美贯通,表达了"风骚之意"与"天地之心"的天作之合,沉默庄严地演奏着中国人高明悠远的灵魂协奏曲。  相似文献   

6.
也许是他身材伟岸魁梧,面颊有棱有角;也许是他性情直爽,处事果断:也许是他骨子里潜藏着一种宁折不弯的豪气;也许已没有也许,他就天然是那“将军”的风度。果然,他当过兵,并当了26年。即使转来地方,仍奖他一个“模范转业军官”的称号。如今他已年过半百,从他敢打敢拼的天性,我们能看到他那风华正茂的当年。两个小时的来访,浓缩他的人生可用两句话:每实现一次跨越都留下一串闪光的足迹;每到一处都能将沙漠变成绿洲。他叫卫福春。在荆楚群星中,他被誉为“军转之星”。1942年农历六月初三,骄阳似火,地处江汉平原的天门市卢市镇…  相似文献   

7.
印象卧狮山     
安宁 《福建乡土》2007,(1):44-45
1位于龙海市角美的卧狮山,在全国名山大川之中是名不经传的小山。因为它不及境内的太武山高大,不如武夷山闻名,也难与周遭的其他高山匹敌。然而,近年来,它却成了闽南沿海乐游者向往的天地。这座小山原本沉默,千百年来默默无闻,守望着那片荒芜与裸露于风雨中星罗棋布的石头。  相似文献   

8.
李雁雁的声音就像他的面容一样,让人觉的温和、亲近。在和他的聊天接触中,你不会察觉“与命运抗争”的姿态,你所能感觉到的,只是一种温和的力量,这种力量展示于那温文尔雅的话语中,潺潺般声调里,讲述着他——中国第一位盲人医学博士坎坷而又艰辛的历程。对于读者而言,李雁雁也许是个榜样,也许是个故事,对于我而言,从他身上看到了一种“温和的力量”,这种力量,是面对不公时的微笑。不屈,也许不必呐喊。  相似文献   

9.
汶川记忆     
刘绍卫 《传承》2008,(13):8-13
汶川大地震强悍地改变了当下的中国记忆,灾难、苦难、悲情、无奈夹杂生命的不屈的抗争,倾国救援所焕发的人性之美,大义见证真情,大勇感动天地。在守望生命的记忆中,我们选择了坚强,在悲情中融入了反思精神和新的力量,一个震变后新中国开始挺立。  相似文献   

10.
“一个地方要发展,团结是基础”、“民族宗教无小事”、“只有真正了解老百姓的困难所在,我们的工作才能找准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有的放矢,才能真正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才能想老百姓之所想,急老百姓之所急。”他这样要求全乡机关干部,同时,他也身体力行带头实践。他,就是在今年5月27日中央民族工作会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昭通市惟一受国务院表彰的基层干部、昭阳区守望回族乡党委书记马仲金同志。昭阳区守望回族乡,国土面积74.5平方公里,有7个村民委员会,101个村民小组,4.3万人口,昭通至贵州省城威宁县的公路纵贯…  相似文献   

11.
我首经多次站在岸边,注视滚滚而去的江水,心情随波浪的跌荡起伏不已。你看那江水,不管是遇到九曲回肠之弯道,还是遇到坚硬的拦路礁石,它都是那样地勇往直前。这是怎样的一种力量和信念?  相似文献   

12.
徐斌 《观察与思考》2013,(11):75-79
在马寅初(1882-1982年)先生百年的辉煌人生中,对中华民族的贡献,不独限于计划生育方面。他曾任中国经济学社社长多年,是中国现代经济学的主要开创者;他积极参与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展战略,被誉为"中国民族工商业最优秀的代言人";他持续十多年主持中国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法规拟定,使之与世界初步接轨;他作为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更在不同历史时期守望独立思考、言论自由价值,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历史影响。这些,都值得我们深入了解,并继承与发扬。  相似文献   

13.
他生长在洪湖岸边,憨厚朴质的他,总在谋划着家乡的发展变化;他肩负百姓重托,没有豪言壮语的他,总愿多为百姓谋福祉,乐为百姓  相似文献   

14.
跌跌撞撞地生存着努力寻找平衡舞蹈着不为人知的无助和额头上八卦一样的谜作者是天狗用不断结痂的吻度量山探测海有谜底吗有尽管卑微却辉煌了宿命中的坚毅望月酒盅里望月摇碎了杯底的美人和一地白银醉意在喉咙里弥漫难收的覆水发出哽咽的呼唤小白兔从指逢间溜走了洞开的天庭之路褴褛着鹊桥两端的守望望月啊望月月光下的雕塑定格了天狗吠月的深情自然风风是有灵性的在河床里打滚的时候就拥有了四季满眼的不屑在不经意间夸张了被边缘的感受悠扬在笛孔里的风一次次被催眠唤醒守望大自然给予的恩惠吧当风被感动的时候老天就流泪了沉默兀立在灰黑…  相似文献   

15.
余洁 《观察与思考》2008,(3):123-123
余绍宋这个名字,今天的人们也许早已淡忘了。然而在中国近代史的舞台上,他曾是一位引人注目的风云人物。  相似文献   

16.
释迦牟尼临去逝时,僧人们向他请教:您老人家去逝后,如果在僧团里出现特别糟糕的人与事,我们应该怎么办呢?释迦牟尼说:默摈之。默,是沉默;摈,是排除、遗弃。默摈,就是不理睬,不解释,不辩论。  相似文献   

17.
一个受过高等教育、公派美国留学、被誉为企业希望之星的人才,为何将一家资不抵债的国有企业变成私有?他的行为,究竟是企业改制还是贪污犯罪?面对讯问他一言不发,是藐视法律,还是另有隐情?零口供的背后究竟有何原因?在法庭上如果继续沉默,等待他的又将会是怎样的结局?  相似文献   

18.
龙丹 《人民公安》2007,(20):50-51
他的那些破案手法,有的也许只能遗弃在历史的陈迹里,尽管当年曾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19.
赵静蓉 《探索与争鸣》2023,(1):135-147+180
沉默是记忆研究的核心要素,其意义就在于呈现无法呈现的,使被遮蔽的无声无言之物得以揭示。见证文学中的沉默源自声音的缺席,口述史中的沉默体现了语言的困惑,是一种新的话语形式,静物艺术中的沉默经由形象发声。依据沉默的表征及其与语言(声音)的关系,这三种形态的沉默依次愈益主动并富有建设性,其道德倾向和情感色彩也相应变化。今天的沉默是一种社会建构和文化实践,我们应当在社会语境中研究沉默的集体化及其对记忆研究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他是中国第一位直接由职业律师出任省高级法院副院长的“律师法官”,他的参政之路也许能反映中国律师传统的从政之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