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0 毫秒
1.
今年3月5日是周恩来总理诞辰100周年纪念日。日前,笔者一行3人.访问了家往桂林市直机关西门桥干休所的原桂林市外事办公室副主任、离休干部刘雨林。刘老十分高兴,深情地讲述了周总理在桂林一天的情景。那是1960年5月15日,周恩来总理访问东南亚六国之后,从南宁来桂林。当时我是桂林市人民政府交际处处长,负责总理来桂林的接待工作。总理回国在南宁稍作休息,本打算直接回北京。已达桂林的邓颖超大姐打电话给总理说;“你要找的老朋友,我已经替你找到了,你要我把张首(陈毅同志的夫人)带来;她也来了,你先回北京,陈毅同志会不高兴…  相似文献   

2.
周恩来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杰出 的领导人之一。他的一生,多次遭遇惊险危 难,但他在危险局势面前,总是以大无畏的 气概,临危不惧,处险不惊,常常勇敢沉着地 化险为夷,转危为安。 我是1945年被组织上派到周恩来同志 身边作警卫工作的,后来担任他的卫士长。 1955年,我跟随周恩来总理出席了在千岛之 国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第一次亚非会议。 那次万隆之行,到现在虽然已有50年了,但 那紧张和惊险的情景,叫人难以忘怀。那次 万隆之行,对周总理来说,真可谓不避艰险,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退踞台湾的蒋介 石特务机关,派出了大批特务杀手,妄图谋 害周总理和中国代表团的同志。若当时我们 的防范措施不力,就有可能造成更大的无可 挽回的损失。  相似文献   

3.
一位诗人曾经说过:有的人死了,可他还活着。周恩来总理离开我们虽然整整二十二年了,可他象一颗璀璨的启明星,闪耀在岁月的时空里,不仅为中华各民族所怀念,而且为世界人民所敬仰。作为一个民族工作的老战士.从四十年代冀鲁边区回民工作开始,到新中国建立后留云南做民族工作,我有幸直接和间接地接触过周恩来同志,亲眼目睹了他对少数民族的关怀与尊重。在纪念周总理诞辰100周年的时候,我有责任将我所接触过的点点滴滴往事写出来献给人们,以表达少数民族对周总理的深切怀念之情。周副主席的一封电报1940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相似文献   

4.
与周恩来总理的一段相处张申府在《周恩来选集》下卷《论知识分子问题》一文中,总理谈到了自己的入党问题。他说:“我感谢刘清扬和张申府,是他们两人介绍我入党的。”读到这段文字,心情十分激动,回首往事,周总理的音容笑貌又浮现在我的眼前……这还得从认识总理说起...  相似文献   

5.
周恩来总理,是中国人民心中一座永垂不朽的丰碑,人民总理人民爱,人民总理爱人民。但是,1976年1月8日当敬爱的周总理不幸去世后,万恶的“四人帮”却不许人民悼念,由此而爆发了著名的“天安门广场事件”。此后,出现了一本署名“童怀周”的《天安门革命诗抄》,被“四人帮”紧急追查。作为当年“童怀周”小组的一员,我在此将“童怀周”的事情向大家作一介绍。万众挥泪送总理1976年1月8日,中国人民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与世长辞了。群山肃立,江河挥泪,辽阔的祖国大地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十年动乱带来的社会、经济动荡使中国人民深切体…  相似文献   

6.
绍兴是周总理根脉所系、血脉相连的故乡。他眷恋这块土地,热爱故乡人民。他自己曾多次说我是绍兴人。1939年春,他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的公开身份,辗转来到绍兴,积极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做了大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工作。建国后,身为国务院总理的周恩来,  相似文献   

7.
敬爱的周总理离开我们20多年了,今年是他诞辰100周年,我们深切怀念人民的好总理!周总理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杰出的外交家。周总理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光辉的一生,是值得我们歌颂的一生。周总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忘我工作精神,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严于律己、廉洁奉公的思想品德和高尚的共产主义道德情操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有幸在周总理身边工作20多年,受到周总理的言传身教,很多事情使我终身难忘。这里我介绍一部分周总理的感人事迹。勤俭节约和艰苦朴素周总理的生活是很简朴的。他考虑到我们国…  相似文献   

8.
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无私奉献了一生。虽然他离开我们已整整22个年头,但人们至今怀念他,尤其在遇到问题时,更会情不自禁地想起人民的好总理。 周总理那种鞠躬尽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对工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对于部关心爱护,严格要求的作风永远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并激励我们前进。我有幸多次担任周总理和日本外宾谈话的翻译,特别是在中日建交的前前后后。在这里把一直旋绕在我脑际中的几件事记录下来,以表达对周总理的怀念和敬仰。  相似文献   

9.
周总理足迹遍河北王文仝今年3月5日,是周恩来总理的百年诞辰。敬爱的周总理离开我们已经22年了,但他那高大的形象,慈祥的面容,一直浮现在我的脑海里,他永远活在我的心中。我长期在河北省从事公安工作。敬爱的周总理生前曾多次到河北视察,河北的城市、乡村、山区...  相似文献   

10.
纪东 《协商论坛》2013,(5):52-53
从1968年8月上任,到1976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逝世,纪东一直担任周总理的秘书。本文是他在周总理身边从事秘书工作的片段回忆。1968年8月,周恩来总理同我正式谈话后,我开始在西花厅"总理值班室"正式值班,主要负责党、政、军、群等方面的工作。总理对秘书的分工非常清楚,也非常严格。只要事情不急,谁负责的事,就交给谁办,谁管的文件,就由谁处理。当然,遇上紧急的事情,不论是哪个秘书的分工,谁值班就由谁办理,办完后我们再互相通气。  相似文献   

11.
周恩来总理是在1898年3月5日出生的。今年,是总理百年诞辰。全国各族人民以无限的激情来怀念他,全世界人民也以无比崇敬的真诚在哀思他。因为总理为中国人民当家作主与世界人民自尊的事业,把自己一生全部的才能、智慧和心血,无私地献给了人类。所以那出自人民内心的呼唤声——人民的好总理是同宇宙共存的。  相似文献   

12.
周恩来逸事     
在周恩来的心中,不仅时刻记挂着精心描绘祖国的发展蓝图,而且还时刻记挂着人民大众的安危疾苦,待人民重于山。周恩来多次以普通乘客的身份乘坐公交汽车或无轨电车,亲自体验群众乘车的困难,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案。1954年冬天的一个傍晚,周恩来上了车。车上比较拥挤,没有空座。周恩来手握吊环,站在中间。站在周恩来对面的一个乘客认出了周总理,大声叫起来:“唉呀。这不是周总理吗?”“总理。总理。”车厢里立即活跃起来,有的站起来让座,有的往中间挤,有的把手伸过来。乘客们要周总理坐下,周恩来坚决不坐。一个乘客握住周恩来…  相似文献   

13.
1950年七届三中全会期间,有一天周恩来总理同薄一波同志在闲聊中谈到工作方法时,周总理说:根据我多年的观察,小平同志的工作方法特色是“举重若轻”。在学习邓小平同志年初南巡讲话中,我深深感到这个重要讲话,正是他的工作方法的一个重要特色——“举重若轻”的生动再现。  相似文献   

14.
我自1952年担任台盟总部秘书长,1958年开始代表台盟出席毛泽东召集的最高国务会议。周恩来召集的各民主党派协商会议及“双周座谈会”等会议,因此同周总理接触比较多,经常聆听周总理教导,受益很深。在纪念周恩来诞辰100周年的日子里,我更加深切地怀念这位世纪伟人,怀念他  相似文献   

15.
总理深情难忘怀□李世祥我参加公安工作以来,由于工作关系,曾多次见到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他那领袖风范和崇高品质,至今鼓舞、鞭策着我。1969年是建国20周年,当时公检法被砸烂。由于许多老公安民警被迫害、劳改、下放,军代表不太了解交通管理情况,新来的部队转...  相似文献   

16.
永远的怀念──纪念周恩来同志百年诞辰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农工民主党中央名誉主席卢嘉锡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同志离开我们已经21年了,这二十余年里,他依然活在我心中,每当我工作和生活遇到困难时,他依然给我上教诲和帮助,愈至着重之年,这种...  相似文献   

17.
难忘周副主席的教诲慕丰韵1998年3月5日,是我们敬爱的周思来总理诞辰100周年纪念日,周总理虽然离开我们已经整整22年了,但他的光辉形象却永远活在我的心中。作为在周总理身边工作过的人员,我对总理给予我的教诲终生难忘。一、初识周副主席1947年3月1...  相似文献   

18.
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离开我们已经21个年头了。但全国人民对他非常思念。记得一位诗人写过: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周总理虽已逝去,但他却真正活在亿万人民的心中。周总理为何有如此人格魅力?这是由于他和毛主席等一大批老一辈革命家一起为缔造人民共和国、为杜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即他一生清正廉洁,严于律己。这里且不说他日理万机、鞠躬尽瘁的工作精神,就从他的日常衣着、吃饭这类具体事情上即可以看到周总理对自己的要求是多么严格。  相似文献   

19.
读《世纪伟人周恩来》,深感大凡伟人,都不把自己看得比群众高贵,而是始终把自己当作普通人中的一员,保持着谦逊和平等的风范。书中记叙了这样一件小事。1956年12月的一个星期天,周总理因出访需要,到北京市“中国照相馆”照相。当时摄影师正准备给一位解放军战士照相,忽然有人叫道:“周总理来了,周总理来了!”那位战士一听,赶忙上前给总理敬礼,并请总理先照。周总理微笑着对他说:“你先照,我等一等没关系!”那位战士在周总理的一再催促下,才照了相。这类小事书中很多,无不体现出人民总理时刻把自己当作普通人的伟大品格。  相似文献   

20.
学习周恩来关于人民公仆的理论与实践焦连三“人民总理爱人民,人民总理人民爱”。这首传遍中国大地、发自人民肺腑的歌谣,深深地反映着周总理与广大人民亲密无间的关系。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和国家卓越领导人的周恩来,他一生不但为整个国家的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