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天生一副好嗓子,加上对音乐的感悟,张莉3岁就开始登台独唱,13岁考入四川省曲艺团学员班任青年演员,在戏剧舞台上滚打6年后进入四川音乐学院深造,获得了学士学位,然后坚持修完了声乐专业硕士研究生全部课程。已升任四川音乐学院声乐系副教授的她,近年来频频活跃在国内外歌剧舞台上:在经典歌剧《茶花女》中出演维奥列塔;参加美国歌剧大师班的训练,出演歌剧《艺术家的生涯》女主角咪咪……大量的艺术实践引领着她一步步迈进歌剧的殿堂,其中有三个精彩镜头被永久地定格下来,清晰地勾勒  相似文献   

2.
刘晓萍 《求索》2011,(4):213-214,53
琳达·哈琴的后现代主义诗学研究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她的诗学研究涉及了多个艺术领域和具体的艺术形态,视角独特,论证深厚有据。不仅如此,最近几年,她还与自己的丈夫共同将研究的关注点转向歌剧研究,并将后现代主义文学和艺术研究中一些常用的方法,如跨学科研究法、夫妻合作式研究模式引入到歌剧研究中。本文除了对哈琴的歌剧研究作了初步介绍外,还对当前国内外有关哈琴的学术研究作了初步回顾。  相似文献   

3.
3月27日,大陆著名导演张艺谋执导的鸟巢版《图兰朵》在台中洲际棒球场盛大演出,这是该版本《图兰朵》首次在境外演出,也是两岸表演艺术一次大规模的合作……  相似文献   

4.
当年,她差点因“长得不漂亮”而被歌剧艺术拒之门外。 所幸,她以演反派配角起家,进而饰演了一个又一个光彩夺目的正面主角:古兰丹姆、芳芳、喜儿、韩英、金子…… 她,便是一级演员、兼获美声与民族两种唱法的最高奖的“双料歌后”万山红  相似文献   

5.
面孔     
王昆 11月21日,中国著名歌唱家、歌剧表演艺术家王昆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89岁。 王昆,1925年4月生,河北唐县人。她1937年赴晋察冀边区参加抗日文艺宣传工作,1945年毕业于延安鲁艺戏剧音乐系,同年在歌剧《白毛女》中首次扮演主角喜儿,1964年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表演《农友歌》。其代表作品有《南泥湾》、《秋收》等。她是新中国第一代歌唱家,被誉为中国民族唱法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她的歌声伴随几代中国人成长。她从艺77载、声飘四海,发掘培养了众多优秀的歌唱演员,让深情优美的声线一代又一代地延续。  相似文献   

6.
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的歌剧《图兰多》演的是一个流传于欧洲的中国公主的故事。这个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故事已在京城登场了,并且登场于京城的不但有《图兰多》,还有《中国公主杜兰朵》与她相伴,使9月的北京形成了一个很有意趣的文化氛围:外国人臆想的中国故事,作曲家将她西欧化、歌剧化;中国人再创的外国传说,剧作家将它中国化、川剧化。 在普契尼的五线谱里,图兰多骄艳、孤癖、乖戾、冷酷。她因多年战乱,对男人充满仇恨,以替祖先复仇为已任,向求婚的各国王子出了三个谜语,猜中则  相似文献   

7.
《台声》2010,(4):5-5
“《图兰朵》还会在世界其他地方演出,但通常很难找到这么好的群众演员。因为它演绎的是中国故事,由中国人联袂演出特别有效果。”《图兰朵》总导演张艺谋,对演出结果感到非常满意。他说.演出之所以能够取得完美的效果,归功于两岸合作没有语言障碍,台湾的群众演员素质高.观众的观赏水平更高。  相似文献   

8.
夏莉娜 《中国人大》2009,(12):47-48
她13岁投身革命,14岁参加八路军西北团。她是从延安走来,是从“延鲁艺”毕业的红色艺术家。1945年4月,她在延安中央党校礼堂上演的歌剧《白毛女》中饰演喜儿,观众席上参加中共第七届全国代表大会的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1400多名代表完全被她清亮而凄凉的歌感动。20世纪50年代初期,不论是在城市中的大剧场,还是兵营中的大场或简易大礼堂中演唱,听众只要听到她的名字,立即掌声雷动。  相似文献   

9.
夏莉娜 《中国人大》2009,(23):46-47
她是中国民族新歌剧的杰出代表人物。在中国,上至百岁老人,下至3岁幼童几乎都听过她的歌。她的歌从解放前唱到新中国成立,从战争时期唱到改革开放的今天。几乎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任何一个时期都有她的代表作品。在这一点上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与她相提并论,在许多珍贵的历史纪录片中也会不止一次地使用郭兰英的镜头。  相似文献   

10.
她的歌声清亮婉转,曾被誉为"瑶家小百灵";她倔强顽强,为了音乐,屡次从头开始;从广西到新加坡再到美国,20年华丽转变,她成为华盛顿国家歌剧院的签约歌唱家。何玲玲到美国已经14年,现在是华盛顿国家歌剧院的签约歌唱家,她以卓越的表演和演唱才华多次在国际声乐大赛中获奖,并先后在10多部歌剧中扮演过不同风格的角色。而早在20多年前,何玲玲就已经是广西小有名气的次女高音独唱演员,  相似文献   

11.
正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经典民族歌剧《党的女儿》唱响国家大剧院,这也是该剧时隔30年再次复排上演。国家大剧院版经典民族歌剧《党的女儿》由李心草指挥,汪俊导演,雷佳、廖昌永等歌唱家与国家大剧院歌剧演员队、管弦乐团、合唱团以及中央民族乐团等共同呈现,致敬经典民族歌剧艺术,赓续红色精神血脉。  相似文献   

12.
去年八月,在湖广会馆大戏楼“情系灾区奉献爱心”京、津地区京剧名家赈灾义演现场,我见到了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女士,得知她刚从美国讲学回来,便想约个时间去采访她。那一段时间她忙于赈灾演出,后来她又因病住院,所以采访日期一拖再拖,直到今年春节前我去看望她时,才确定了采访时间。正月初十,我再次叩开梅宅的大门,一进院子便听到“昔日有个三大贤,刘关张聚义在桃园……”待她调完了这段《珠帘寨》,我们便聊了起来。让西方人了解京剧这次赴美讲学活动是应美国华美协进会邀请而组织的,目的是让西方人了解他们称之为东方歌剧…  相似文献   

13.
2010年3月27日晚,鸟巢版《图兰朵》给到台中洲际棒球场的15000多名台湾观众带来了欣喜,也使他们陶醉。近千人的参演阵容创下了两岸最大规模的文艺界携手合作的记录。  相似文献   

14.
弄臣     
佐人 《现代领导》2011,(11):1-1
一部歌剧,是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根据雨果《国王行乐》改编的著名歌剧; 一个故事,是全世界歌剧宝库中的一段震撼人心且内涵深刻的悲剧故事。  相似文献   

15.
在莫扎特的艺术生涯中,歌剧是一股主流,它推动了其它音乐形式的发展,歌剧中不仅体现了他生活的快乐、忧伤更体现他个性表现的多方面冲动,本文从不同的侧面对莫扎特歌剧的艺术特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歌剧《洪湖赤卫队》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歌剧的第一座里程碑,被誉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至今传唱不衰,创造了建国后创作剧目上演的最高纪录,并作为保留剧目载入民族歌剧的史册。同时,它自诞生后,广被移植与改编,家喻户晓;经四代演员,三次复排,传承创新,震撼了几代人,形成了广泛、持久、深入人心的传播史和多样化的传播景观。《洪》剧作为民族歌剧传播的典范,弘扬了民族精神理想,传达了崇高信念和意志品格,构筑了几代人的审美品位与集体记忆,堪称中国民族歌剧之传奇。  相似文献   

17.
陈爱莲(中)在北京天桥剧场排练厅练功。舞台上笼罩着迷朦的夜色,一束暗淡的灯光投射在一位卧病的少女身上。忽然少女眼前出现了幻影,她与一位男青年翩翩起舞,互诉倾慕之情。在这对恋人隐去之后,她的意中人又化为四个身影,涌现在眼前。少女欢欣地奔过去,继续同他们翩翩起舞,陶醉在幸福之中。此时,四个人影又突然变成了她的父亲,气势汹汹地斥责她。少女经不起精神上的刺激和折磨,终于倒地而亡。这是广东省音乐舞蹈艺术院舞剧团今年五月间在北京演出的民族舞剧《牡丹亭》的一个场面。女主角杜丽娘是由中国歌剧舞剧  相似文献   

18.
7月8日至12日,由金华籍人民音乐家施光南创作的大型歌剧《屈原》在北京国安剧院相继举行汇报演出和公演。看过演出的专家说歌剧《屈原》有着恢宏的舞台画面、惊世骇俗的戏剧冲突以及回肠荡气的人物刻画,是一部响彻寰宇的千古绝唱,是施光南乃至中国歌剧史上最优秀的作品。可又有谁知道,大型歌剧《屈原》的诞生也经历了如同屈原般的坎坷曲折。此时此刻,为上演《屈原》历经无数悲欢荣辱的施光南夫人洪  相似文献   

19.
歌剧(Opera)是将音乐、文学、戏剧、舞蹈、舞台美术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纵观欧洲歌剧史,我们会发现许多歌剧脚本是取材于欧洲文学名著。无数优秀的作曲家的创作灵感来自文学家创造的光辉形象,他们在歌剧中以声乐和器乐的艺术语言再现文学形象,用音乐表现文学的叙事功能。戏剧冲突和主人公的个性精神。法国著名作家小仲马曾这样风趣地评价他写作的小说《茶花女》和意大利作曲家威尔弟创作的歌剧《茶花女》,他说:“50年后,也许谁都不记得我的小说《茶花女》了,可是威尔弟却使它成为不朽。”一百多年过去了,文学的《茶花女》永恒…  相似文献   

20.
弄臣     
一部歌剧,是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根据雨果《国王行乐》改编的著名歌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