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最近完成的一项大陆台商的调查报告表明,台商在大陆投资大型化、集团化趋势日趋明显,高科技产业及资本密集型产业已成为投资主流, 房地产、物流、金融、保险、证券、电信、医疗、服务业等领域是未来投资热点。  相似文献   

2.
龚小因 《侨园》2006,(2):34-35
苏州已经成为台商在祖国大陆最大的投资地之一。如今越来越多的台商太太跟随她们的先生来到苏州共同打拼、生活,不知不觉已成为这座城市中的“新苏州人”或者“准苏州人”。不久前,笔者专程来到苏州最具文化特色的十全街附近与网狮园毗邻的“台北女秀才茶坊”,采访餐厅的主人——既是台商,也是台商太太的谢雨秀。一杯清茶,谢雨秀的思绪随着茶香的弥漫氤氲开来,讲起了自己在苏州的故事。  相似文献   

3.
姜甜甜 《侨园》2006,(3):8-9
据媒体报道,台商投资大陆日益呈现出大型化、集团化趋势。台“经济部”最新调查显示,八成一的制造业已选择投资大陆。多年来,台湾当局面对台商投资大陆猛增,一直采取阻止、限制的措施,而最近一年多来,更是屡屡设卡,打压台商投资大陆。当局对台商投资大陆采用多种办法打压台湾当局遏制台商赴大陆投资可谓处心积虑,通过多种手段打压台商。据台湾媒体报道,在陈水扁“积极管理、有效开放”的政策基调下,台湾当局针对台商赴大陆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限制措施,包括从法律、资金、技术及人员管控等方面加强管理与限制。一是进一步通过司法与行政手段打…  相似文献   

4.
胡锦涛1月14日到厦门海沧台商投资区考察工作并亲切会见了在厦门投资兴业的台商代表,在福建投资的众多台商表示要为促进两岸交流作出更大贡献。 14日晚上,在厦门受到胡锦涛亲切会见的在厦部分台商举行了座谈会。很多台商情绪激动,大家在会上争抢发言。可亲、可敬、平易近人是所有见到胡主席的台商的共同印象,要为促进两岸交流作出更大贡献是所有台商表达的共同心愿。  相似文献   

5.
上海成为台商投资重点地区罗康雄,仇长根由上海第十印染厂和台、港商合资的民丰纺织印染有限公司总投资九百二十万美元,主要生产宽幅印花绒布,年生产能力四千万米。张刘仁摄当前,上海已成为台商投资大陆的重点地区。据台湾“经济部”投资审议委员会最近公布的材料,以...  相似文献   

6.
近期陈水扁抛出的所谓“一边一国”论,引起海内外中国人的警惕,其言其行不能不让人联想到李登辉当年提出的“两国论”。更加巧合的是,陈水扁最近又重弹李登辉在台上推行“戒急用忍”时执行的“南向政策”老调,意欲阻止台商到祖国大陆投资热潮的进一步发展。 从李登辉到陈水扁,台湾当局都在极力推动台湾企业向南发展,但台湾媒体失望地指出,“南向政策”推动近十年,许多南行的台商却每况愈下,铩羽而归者不在少数。 与“南向”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台商投资祖国大陆虽然要遭遇“戒急用忍”和“三不通”的拦路虎,但台商依然络绎不绝,“西进”之路人潮汹涌。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台商掀起一波波到祖国大陆投资的热潮,从早期的中小传统企业到今日的高科技大厂,数以万计的台资企业已遍布大江南北,并正在从战术性投资转向战略性布局。  相似文献   

7.
孙兆震 《侨园》2002,(5):29
海峡两岸经济交流合作20多年,已经达到相当规模。尤其最近几年,无论是两岸贸易,还是台商赴大陆投资,都进入了快速发展期,两岸经济互补互利的局面正在形成。随着两岸经贸关系的快速发展,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经贸纠纷,并且纠纷的复杂程度升高,解决难度加大。两岸经贸纠纷如何解决,成为两岸工商界人士尤其是台商非常关注的问题。对此,记者走访了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中国贸促会仲裁委员会)副主任王生长博士。他认为,仲裁是解决两岸经贸纠纷的一条快速、有效途径。据王生长介绍,目前解决两岸经贸纠纷的途径主要有双方当事人协商、调解机构调解、法院诉讼等方式。纠纷发生后,如果当事双方不能自行协商解决,可请政府有关部门进行调处。鉴于台商投资的特殊性,各级政府台办都设立了台商投诉中心等组织,专门  相似文献   

8.
记者:“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经济发展”已写入了党的十七大报告。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进程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得到了各方面的广泛支持。追溯这一发展进程,您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9.
为配合大批台商“西进”的步伐,台湾金融界开始在祖国大陆一些台商投资较为集中的地区布点,并为开业经营积极准备。各种迹象表明,作为现代经济体系灵魂和核心的金融业,极有可能成为台商投资祖国大陆的下一热点。  相似文献   

10.
台商在大陆投资的产业变迁正呈现出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特点。与此同时,一度将东南沿海地区视作大陆最佳投资地区的台商,现在将目光投向更远、更具环境优势的地方。 台商在祖国大陆"以商聚商"的局面正在形成。'半岛制造",一个新焦点2004年下半年以来,台商络绎  相似文献   

11.
台商内在需求与大陆供给特点相结合,将使环渤海地区成为下一阶段台商投资新热点就整个中国大陆而言,环渤海地区将成为下一阶段台商投资新的热点地区。这一判断,基于对台商需求和大陆供给两方面的分析之上。可有效对接台资需求先来看看台商的需求。首先是台商自身产业拓展的需要。台湾经济经过结构调整和转型,已经形成  相似文献   

12.
新世纪之初,两岸相继入世,台商对祖国大陆的投资掀起新一波的热潮,两岸经贸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随着客观形势的变化,两岸经济合作关系的发展空间将逐步扩大,台商投资从形式到内容都将出现新的发展格局。首先,高新技术项目加速“登陆”步伐,并逐渐成为投资主流。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第一次台商投资热潮时台商主要以轻纺工业为  相似文献   

13.
台商在大陆     
从1983年第一家台资企业厦门三德兴公司(当时是以港资身份注册)算起,台商活跃在大陆的经济舞台已经30多年了。截止2007年7月底,大陆批准台商投资项目累计73000多项,台商实际投资447亿美元。两岸间接  相似文献   

14.
李灿 《瞭望》1993,(47)
台湾与巴蜀,远隔千山万水。然而一年多来,一阵又一阵的“台风”——台商投资之风,却争先恐后地扣开了巍峨的剑门关,吹遍了巴山蜀水。台商纷纷入川来“四川是很有发展潜力的地方,有很多优势。有很大的市场,是台商投资的一块宝地!”在两次率团考察四川投资环境  相似文献   

15.
王玉 《瞭望》1994,(17)
授予厦门特区立法权的议案,已在不久前结束的八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获得通过。据了解,由福建省36名代表联署的此项提案,在案据中列举了需要厦门拥有立法权的6项理由,其中与台湾有关的占4项。 作为台商在大陆投资密度最大的地区,厦门特区享有立法权对保护台商投资的合法权益、促进两岸经贸往来具有怎样的意义?法律专家、全国人大代表、厦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斌生说:  相似文献   

16.
《瞭望》2005,(36)
在与台湾岛一水之隔的厦门举办投洽会,一个重要的出发点就是要充分发挥福建特有的对台区位优势和人缘优势,推动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吸引更多的台商到祖国大陆投资兴业。历届投洽会都注重做好对台文章,凸显对台优势。每届投洽会均吸引数千名台商参会。同时,会上签订的台商投资项目也逐年上升。投洽会还将继续积极吸引台商赴大陆投资,推动两岸经贸合作向深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已经颁布5年了。这5年,是投资大陆的台商心情舒畅的5年;在此期间,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取得了长足进展。然而,仍有些地方、有些单位在处理与台商的经济纠纷中不能正确对待台商,有些地方甚至造成他们撤资或转投他地;有些地方实行  相似文献   

18.
信息博览     
《侨园》1994,(5)
一项由台湾经贸部门委托产业界所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在大陆投资的台商大多数对前景看好,投资大陆有利可图是台商的普遍共识。该项调查报告显示,七成厂商认为大陆市场将会更加开放,另有一成五的业者表示起码维持现有水平,显示大多数台商对大陆经济改革及发展深具信心。  相似文献   

19.
上海市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最近公布的一项统计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台商在上海历年累计的直接投资项目已达到880个,投资总金额8.2亿美元。台资由不显眼的地位,跃居所有在上海的49个国家、地区外资的第四位,名列香港、美国、日本之后。上海是中国大陆利用外资最早的一个城市,在1950年就同波兰合资组建了一家轮船股份公司,这是大陆第一家外商投资企业。但台商涌入上海投资兴办企业仅5年历史,比首家台资企业1981年9月就在广东落户要晚7年。台资进入上海大  相似文献   

20.
兰州正林农垦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垦先生近日告诉记者,甘肃省凉州区(原为武威市)和民勤县因地界纠纷引起的土地纷争.导致正林公司蒙受直接经济损失30多万元,1000多万元的投资没有取得应有的经济效益,后续开发无法正常运转。政府的失信行为,严重挫伤了他的投资信心。 兰州正林农垦食品有限公司是1992年由台商林垦投资兴建的甘肃省最早的台商独资企业,是国内目前最大的炒货公司。1995年年初,民勤县政府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