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1 毫秒
1.
一、什么是“泡沫经济”?“泡沫经济”又称“气泡经济”(Bubble Economy),是指由投机行为引发的土地、股票、不动产等资产价格脱离现实经济增长的过度上涨。在发生“泡沫经济”的情况下,具有价值保存手段的资产价格,像脱缰野马,以异乎寻常的速度上涨,远远高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造成虚假财富的迅速膨胀。然而,由于这种财富的增长是虚幻的,一遇风吹草动,就如同泡沫破裂一样,迅速消失。“泡沫经济”一词就是由此而来的。  相似文献   

2.
“泡沫经济”在我国的表现 “泡沫经济”又称“气泡经济”(Bubble Economy),是指由投机行为引发的,土地、股票、不动产等资产价格脱离现实经济增长的过度上涨。在发生“泡沫经济”的情况下,具有价值保存手段的资产价格,像脱缰野马,以异乎寻常的速度上涨,远远高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造成类似于泡沫的虚  相似文献   

3.
陈继勇  周琪 《红旗文稿》2012,(15):34-37
二战结束后,日本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利用冷战的国际背景,创造了经济长期高速增长的奇迹,并迅速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至90年代初期,是日本经济发展的转折期。股票、房地产等资产价格异常大幅上涨并严重膨胀,日本泡沫经济在此期间迅速生成并持续膨胀。但泡沫经济的骤然破灭,不仅造成了资产急剧缩水和金融机构的不良  相似文献   

4.
一“泡沫经济”一词源于英语bubble,意为气泡、泡影、虚幻的东西。在经济学中,它是指由虚拟资本的恶性膨胀导致资产(股票、房地产等)价格超常规上涨,造成经济虚假繁荣的一种不健康的经济现象。“泡沫经济”起源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1634年至1638年荷兰发生的“郁金香球茎风潮”首开“泡沫经济”的先河。当时,一种来自土耳其条有“花叶病”病毒的郁金香,颜色林奇古怪,使荷兰人为之如痴如醉,几乎使全国各行业的人都卷入了这种郁金香球茎的投机,人们甚至将土地、房产以及其它个人财产去换取这种带病毒的球茎,致使其价格暴涨。然而,…  相似文献   

5.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一向以实证主义的方法而自居,其意识形态的主题是实证科学证明市场是配置资源的最优路径.其实,它的意识形态还往往隐含着某些特殊集团的利益要求.上世纪九十年代美国发生的"泡沫经济"就与新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密切相关.当今中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大行其道,它的意识形态已成为流行的价值观念.美国的"泡沫经济"提醒人们该到反思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6.
拉美化的特征是结构性失衡问题长期存在,债务危机和社会问题严重,使发展经济的制度环境长期不能有效建立。日本化的特征是泡沫经济和产业转移所导致的制造业衰退。发展中国家正表现出摆脱拉美化的能力,而发达国家面临日本化困扰,致使国际经济在中长期出现一种近似均等化的发展趋势。中国应汲取发展中国家的拉美化教训并预防日本化问题,在国际经济格局均等化进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经历了快速发展时期。但从1988年到1991年,日本出现严重的“泡沫经济”,巨额资金流入房地产和证券市场。“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经历了自30年代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经济衰退。从1992年到1995年,经济实际年均增长率仅为0.6%。目前日本经济已经进入复苏阶段,包括日本在内的西方分析家虽然对日本经济的前景看法不一,但有一点是公认的,这就是日本经济面临着“第三次开放”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对虚拟经济几个问题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探讨虚拟经济的内涵界定,虚拟经济的正负效应分析,虚拟经济、实体经济与泡沫经济的关系,并生此基础上探讨如何实现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9.
从1997年7月初以来,亚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如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韩国等相继发生了金融危机。随着这次金融危机的爆发,“泡沫经济”这一概念再一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最近几年来,房地产行业倍受政府青睐,房地产被当作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而置于优先发展地位。似乎房地产发展和房价上升可以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但纵观国际经验,房价上涨不是经济增长的动力,而是经济增长的障碍,试图通过推动房价上涨来推动经济增长的想法是十分危险的。日本著名的土地经济学家野口悠纪雄在总结日本泡沫经济破灭的经验教训时指出,问题的根源在于日本社会错误地把不可无限再生产的土地和房产当作投资和投机对象,最终走上泡沫破灭和经济衰退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张季风 《前线》2008,(3):36-37
近一段时间,国内一些媒体报道日本上世纪80年代中期泡沫经济,并将其与现在的国内经济现象进行比较,认为两者十分相似。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张季风不认同这种观点。他认为,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经济与当前我国经济形势更为相近,更值得关注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杨帆 《探索》2007,(3):95-97
中国作为大国崛起的讨论在国内外已广泛展开,不能让经济自由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打击中国崛起的自信心。人民币升值有坚实的经济技术基础实,关键是我们能够把目前相对过剩的流动性,转变为真实的国民财富和国家竞争实力,而不能让它在泡沫经济的兴起和崩溃中消耗掉。  相似文献   

13.
全球实体经济规模已经远远被虚拟经济所超过。我国经济虚拟化程度也在不断加深。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对实体经济有着极大的负面影响。最严重的是会导致泡沫经济形成,最终演化成金融危机。要坚决抑制社会资本脱实向虚、以钱炒钱,防止虚拟经济过度自我循环和膨胀,防止出现产业空心化现象。  相似文献   

14.
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日本的街头巷尾充斥着"炼金术"之类的大众读物,"理财技巧"成为全民流行语,一半以上的日本人都持有股票。东京银座,全球最繁华的商业街之一。1989年,泡沫经济的最高峰,银座四丁目的地价,是每坪(3.3平方米)1.2亿日元。80年代中  相似文献   

15.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由于自身经营机制和外部环境的原因,产生了数额较大的不良资产,对我国银行业改革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如何有效处置这些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是事关我国银行业能否健康发展的一件大事。本文主要就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有效途径、不良资产处置的金融工具创新以及如何防范风险等问题谈点肤浅的认识。一、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国际做法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国内经济转轨、经济衰退、泡沫经济破灭或经营管理不善等原因,世界许多国家的银行业都形成了巨额坏帐,严重影响本国经济的发展甚至波及到其他国家,形成区域性…  相似文献   

16.
冷战结束后的十年中,尤其是90年代中期以来,日美重新定义了其军事联盟关系,日本对其防卫政策、自卫队性质和武器装备等,进行了接二连三、紧锣密鼓的调整与部署,日本新的军事发展战略已然成形。与90年代之前日本以经济的高速增长引起世人的瞩目不同,90年代,日本在“泡沫经济”崩溃、经济增长回天乏术的情况下加快走向军事大国的步伐,引起周边国家的警惕和世人的关注。本文拟就有关冷战后日本走向军事大国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探索》2016,(3)
西方经济学论述的市场失灵包括自然垄断、经济外部性等,但是,却忽略了危害更为巨大、诱发过度投机的泡沫经济。因此,有必要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新市场失灵理论,以矫正西方经济学的缺陷。这对于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并避免全球金融动荡频发的冲击,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都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自20世纪80年代末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经济长期滑坡,其主要原因是日本的经济体制以及由此产生经济结构已经僵化,无法适应国际经济关系新变化。但是,日本经济的基本实力和潜在的成长实力依然雄厚,日本仍是美国以外无以取代的最大经济强国。近期日元大幅贬值,并非完全源于经济困难,与日本政府的纵容与诱导也有关系。  相似文献   

19.
外论摘译     
《前线》1998,(12)
美国经济正显现出泡沫经济的征兆九十年代以来,与被债务困扰的日本经济和被失业困扰的欧洲经济相比,美国经济是成功的,表现为连续的低通货膨胀下的平衡、稳定的增长。因此,大多数分析家对美国经济前景持乐观态度,认为目前的发展态势将持续下去,但美国《经济学家》杂...  相似文献   

20.
叶震 《前线》1993,(22)
今年5月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强化宏观调控的措施。经过各方面积极努力,短短几个月,已收到了初步成效。集中表现在经济生活中的某些无序现象并得到治理,某些过热现象有所降温。生产资料市场、股票市场、期货市场、外汇市场、房地产市场和开发区秩序好转,明显地抑制了这些领域的投机行为和“泡沫经济”的成分。“瓶颈”制约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