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冷战后建设和平成为联合国和平行动的中心任务,与此同时,"人的安全"话语开始兴起,因此,需要把人的安全置于建设和平的实践场景中来认识。建设和平的两大支柱——制度建设和经济发展与人的安全的两大核心要素——政治安全和经济安全之间分别存在因果关系。长期以来建设和平被建设国家的任务绑架,具体表现为"自由和平"主导了建设和平,结果是对制度建设关注有余,对经济发展照顾不足;重视了人的政治安全,却忽视了人的经济安全。这样,建设和平的结果是建设了"虚幻的和平",人的安全表现为"虚幻的安全"。崛起的中国的对外援助和经济活动传播了"发展和平"的和平规范。"发展和平"关照了被"自由和平"轻视的经济发展这一支柱,有利于保护人的经济安全。21世纪建设和平应当是"自由和平"与"发展和平"的结合,是制度建设与经济发展的结合,而人的安全保护则应当是政治安全与经济安全的结合。这可能才是建设持久和平之道。  相似文献   

2.
国际统一战线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维护中国国家安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国在建立国际统一战线、捍卫国家国防安全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在新的历史时期,为完成党的三大历史任务,必须巩固和发展国际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3.
二战后的联合国是为“免除后世再遭当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指两次世界大战)"而建立的。《联合国宪章》(以下简称《宪章》)把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列为其首要宗旨,其第 1 条规定:“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并为此目的采取有效集体办法,以防止并消除和平面临的威胁,制止侵略或其他破坏和平的行为;以和平方式并依照国际法原则,调整或解决足以破坏和平的争端或情势。”《宪章》强调安理会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的权威性,规定只有安理会有权采取包括军事手段在内的一切必要强制措施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而且强调只有所有非军事手段被证…  相似文献   

4.
这次伊拉克战争标志着国际格局进入了全球霸权时期。在新的时期,中国应该采取“加速发展,攻势防御”的国家安全战略,为中国的发展创造长时期国际和平环境。  相似文献   

5.
在非洲和平进程中,妇女成为实现和平的非暴力力量,女性在建设和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维护了自身的安全。梳理布隆迪和利比里亚两国内战对妇女的影响、妇女在结束内战过程中的作用以及战后重建中妇女的角色与面临的挑战,可以发现,布隆迪和利比里亚妇女既是两国内战的主要受害者,也是当地实现和平与建设和平的决定性力量:布隆迪妇女发展存在"社会性别主流化已成为现实"和"社会性别不平等"之间的巨大差距;利比里亚则仍然处于由战争到和平的过渡期,精英女性参与决策与妇女低代表性并存;发展问题是两国和两国妇女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将社会性别平等纳入发展主流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和平发展的道路,这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决定的。改革开放是和平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根本动力,和平发展是改革开放的逻辑延伸,二者相辅相成,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全过程。和平发展道路包含科学发展和共同发展两大要义,不实现科学发展和共同发展就不可能有和平发展。  相似文献   

7.
国家内部武装冲突占据了当今世界武装冲突的大半,冲突后如何对这些国家进行安全治理,不仅关系到冲突国本身的安全,也关系到地区乃至全球的安全。联合国维和行动作为全球安全治理的一项重要活动,在冲突后国家进行着维护和平与建设和平的任务。维和行动从最早的管理国家间冲突,到管理国家内部冲突和人的安全,直到今天发展成为管理冲突后国家的全面建设与和平。然而理论上的发展在战略和实施层面出现断层,维和人员承担了越来越多的建设和平任务,效果却不佳。从联合国在非洲(尤其是在南苏丹)的维和行动可以看出,在维护和平方面的成就远远大于建设和平方面的成就。维和行动中存在着三个深刻的悖论(维和行动的局限、联合国的性质与其能力的局限以及其他行为体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关系),影响着维和行动的有效实施。要想更有效地参与冲突后国家的安全治理,联合国应成为和平进程的帮助者而不是干预者,注重东道国的主导作用。与此同时,还要处理好几个关系,包括国家安全与人的安全、维持和平与建设和平、联合国与其他行为体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8.
针对21世纪初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中国的和平发展新道路。由此而来,中国确立了新的发展战略和国际战略。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和人类进步的需要。它抛弃了历史上大国武力崛起的旧道路,对世界和平作出了贡献,对中国发展作出了创新。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就是坚持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就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就是要抓住机遇实现自身快速稳定协调的发展。它为中国的发展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又以中国的发展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各国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9.
21世纪,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和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结束,非洲大陆面临的历史主题已由“求独立”发展到“求和平”、“求发展”。维护非洲大陆的和平、安全与稳定,成为非盟继经济发展之后的又一主要历史任务。相比非统而言,非盟在安全机制的设计、自主维和原则的创新、区域意识的塑造等方面有许多重大历史突破。但非洲集体安全机制的理想预期与实际效果之间还有巨大差距,政治热忱与现实困境之间也存在巨大反差,这是非洲集体安全机制发展不可回避的事实,也是当前非洲政治发展必须设法解决的头等大事。非洲集体安全机制的进一步发展还必须正视几个重大问题,诸如怎样处理冲突控制中的干预政策(“非漠视”原则)与国家主权的关系,如何协调自主维和原则与争取外援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10.
未来五年中国国家安全机遇与挑战交织并存,面临世界和平、发展、合作、进步的趋势不断增强的历史性机遇,世界力量对比与国际体系变化深刻复杂,中国的战略安全环境不确定性与敏感性上升。有效维护新时期中国的国家安全,务必在观念更新、能力建设、战略谋划、体制创新等方面下大工夫,为和平发展与全面小康提供更坚实的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