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行政复议条例》到《行政复议法》,我国的复议制度历经演进和完善的过程,行政复议的宗旨已从强调维护、监督行政权的实施,转到着重监督行政机关和重点保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上来。本文通过对比,着重分析、论述行政复议制度在强化监督、方便复议和保障人权等方面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2.
史振华 《工会论坛》2014,(4):119-120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要抓早抓小,体现了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新思路,是反腐败工作从被动走向主动的重要举措。施工企业加强党员干部监督,建立"抓早抓小"反腐倡廉工作机制,必须转变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从加强预防教育、制度建设、权利运行监督、惩处和责任追究等方面入手,致力于"抓早抓小",建立完善党员干部"不想腐"、"不能腐"和"不敢腐"的反腐倡廉工作新机制。  相似文献   

3.
在职民警培训已经成为当前公安教育的热点.公安院校要成功实现角色转换,搞好在职民警培训工作,必须实现五个方面的转轨:一是教育目标从系统培养专业人才转到提高在职人员的岗位技能和素质;二是教学内容从系统的理论课教学转到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专题教学;三是教学形式从课堂讲授为主转到多种教学形式并举;四是教师(官)结构从清一色的专职教师转到专兼职教师(官)并存;五是教师角色从单一的教学科研转到复合式的"教研管战"综合体.  相似文献   

4.
"枫桥经验"是一个为了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做好群众工作的好经验;是一个事关党的群众路线的根本经验。弘扬"枫桥经验",创新群众工作,要努力让人民至上、敬畏民意成为人民警察最基本的职业信仰、价值追求和思维方式,从信仰层面解决"为了谁"的问题;要努力把党的群众路线转化为公安工作体制机制,从制度层面解决"为了谁"的问题;要努力回应和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从工作层面解决"为了谁"的问题;要努力打造警务共同体,从社会层面解决"为了谁"的问题;要努力寻求新的动力机制,从动力层面解决"为了谁"的问题;要努力做到执法为民,既保安全又保人权,从法律层面解决"为了谁"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人民监督员制度的法理基础及现实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权需要外部监督.人民监督员制度是检察机关主动接受人民监督的一项制度创新.作为一种新生事物,人民监督员制度的理论基础还比较薄弱,在司法实践中仍面临着诸多问题,但经过试行,在实践中已展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程.完善人民监督员制度,不仅可以澄清"谁来监督监督者"的质疑,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自2015年8月起,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在推进阳光政务改革上,推出了六项创新举措:一是设计了"1+4+4+1"框架网络结构体系,二是推行政务公开"横向到边、全面覆盖",三是保障决策监督"纵向到底、严格高效",四是采取"制度+科技"监督权力公开,五是预留特事特办的"绿色通道",六是实行全过程同步监督问责。这些举措一定程度上使政务活动实现了从部分公开向全面公开、从结果公开向因果公开、从及时公开向实时公开、从侧重内部监督向内外监督并重。广东交通运输厅的实践表明,在推进阳光政务监督过程中,上下合力是前提、纵横结合是基础、内外协作是保障。今后,深入推进阳光政务监督建设,可从持续推广完善阳光政务建设模式、深化开展阳光政务监督建设、全力打造为民、务实、清廉的阳光机关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7.
任何权力都有专断的风险,国家监察权囊括范围广,对其监督也应该进行更为复杂的制度设计,要从完善监督执纪过程中的程序监督、进一步加强监察机关的自我监督、加快建立律师介入制度、完善社会监督体系、加强新闻媒体与社会舆论监督、落实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职责、强化上级监察机关监督、衔接好司法监督、不断加强党内监督这九个方面,完善监督制度,防止"灯下黑",保证国家监察权持久公信力。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问责官员"悄然复出"事件频发,又一次"触犯众怒",这背后折射出我国行政问责制度的诸多缺失,本文试分析问责官员复出的特点,以此为基础,从法律、文化、监督以及民众四方面来分析问责官员复出机制失范的原因,并试图从中国古代问责制度和西方问责制度中找寻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9.
制度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含制定制度、执行制度、遵守制度、制度监督、制度评估、制度完善等重要环节,其中"执行、遵守、监督"三个环节构成"制度实施"过程。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从"制度优势"到"治理效能"的转化过程就是制度实施过程。转化效果、实施成效如何,取决于制度实施机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制度实施是不同制度主体之间博弈的复杂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同制度主体的动力、毅力和能力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制度实施的动力机制。深入分析研究制度实施机制的行为动力规律,对于提高制度实施效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反腐倡廉和法治政府建设之间的逻辑关系,从反腐败立法、信息公开和监督机制三个层面展开论述,认为在制度设计上,行政立法和反腐败立法使权力职责"规范化",政务信息公开和官员财产信息公开使权力运行"透明化",多层次的监督机制使权力监督"立体化"。以上三个层面的工作是互相衔接、相辅相成、"三位一体"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