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俄乌冲突持续,给欧亚地区和整个世界秩序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和深远的影响。俄乌双方在冲突爆发后进行了六轮谈判,在技术性问题上有所收获,但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劝和促谈,但美国希望通过这场冲突纾解内部矛盾,强化同盟体系,这是这场冲突发生与持续的重要原因。国际秩序进入动荡变革期,俄罗斯认为主权至关重要,自身在这一时期扮演重要角色,并且尝试在这一时期塑造新的国际格局分野,以形成有独特自我意识的文明与“俄罗斯世界”。俄罗斯的这些国际秩序观在一定程度上塑造着俄乌冲突之下的国际秩序。这场冲突还引发了大国能源博弈,对能源安全、粮食安全、全球经济复苏、国际金融体系稳定构成巨大冲击,也对能源转型、绿色议程产生消极影响。作为全球能源出口大国的俄罗斯在评估全球能源变局的现实与潜在影响的基础上,主动采取了一系列内外应对举措:在欧洲方向,继续维持对欧能源供应;在中东方向,重点拓展与能源大国的多样化合作;在亚洲方向,巩固能源出口的亚太传统市场,大力开辟新市场;在欧亚方面,布局构建统一的欧亚能源空间,重点强化欧亚大陆东端、北部方向的能源合作与开发。  相似文献   

2.
2023年3月21日,中俄两国元首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深化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系统阐释了在双边和多边、全球和地区等层面全面深化战略协作的重点领域与共同任务。《联合声明》基于对中俄关系历史逻辑、现实挑战和未来发展的深刻思考,为中俄关系持续快速发展并引领时代潮流指明了目标与方向。《俄罗斯研究》编辑部特别组织了这组笔谈文章,深入探讨中俄关系的历史逻辑、相处之道、内生动力和世界意义。中俄关系进入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阶段,得益于两国领导人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以“睦邻友好”、“平等互利”、“战略协作”为原则,探索出“平等互信”、“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求同存异、合作共赢”的大国相处之道,提供了新型大国关系的示范。中俄关系是有内生动力的大国关系,以高层交往为战略引领,以政治互信保证行稳致远,以经济互补助力合作与发展,以人文交流深化传统友谊的社会基础。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中俄关系的影响已超出双边范畴,对世界格局和人类前途命运至关重要。中俄都是全球性大国,又互为邻国,睦邻友好,持续深化战略协作,有利于国际形势稳定,...  相似文献   

3.
欧盟与美国是推动和影响全球治理进程的重要行为体,两者在全球治理领域具有许多共同的利益和合作,都坚持维护现有国际体系的基本结构,反对损害自身利益与国际地位的根本变革。但欧盟与美国在全球治理的目标、对象、态度、领域和实现途径等方面也存在明显差异。欧盟倡导多边机制与跨国合作,推行问题导向型的全球治理战略,在全球治理进程中不断提高自身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美国则实施利益导向型的全球治理战略,坚持以实力维护自身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但在应对全球问题时也越来越多地接受多边机制与跨国合作。  相似文献   

4.
周洁 《新民周刊》2020,(17):24-27
环顾世界上所有国家,只有中国的药品供应链是最完整的。新冠肺炎疫情演化为一个全球性挑战时,单个国家不可能独善其身。加强各国协调合作、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成为必然要求和唯一出路。在这一过程中,率先从疫情危机中走出来复工复产的中国,始终及时向国际社会毫无保留地分享相关信息,加强国际合作抗疫并向出现疫情扩散的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  相似文献   

5.
在十月革命过去百年之后,西方国家所主导的殖民体系早已瓦解,对于非西方世界的物质与科技优势也逐渐难以维持,此时回顾十月革命,对其历史意义的认知会变得更为清晰。列宁和布什尔维主义提出的关于民族自决与帝国主义的论述,将世界战争的根源直接指向西方所主导的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体系。19世纪末20世纪初,殖民主义发展到达顶峰的时刻,对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和意识形态提出了全方位的挑战,有力地推动了国际体系的变革。在西方观念的建构过程中,种族主义构成了其意识形态的重要内核,那些在西方国家内部倡导多元化的人并不愿看到真正多元化的世界。西方世界实际上在以唯我论的视角观察世界,不愿接受非基督教和非白人国家的崛起,如何维持文明的共存将成为新时代国际体系所面临的重大挑战。  相似文献   

6.
李恒阳 《美国研究》2020,34(4):94-114
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的前沿性、战略性技术,正在推动人类社会从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迈向智能时代,实现社会生活形态的重大变革。作为当前全球人工智能研究领域的领导者,美国将智能技术的发展视为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奥巴马到特朗普,美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战略文件和行政命令来指导人工智能的发展。美国人工智能战略的重点包括重视人才培养,加强公私合作研发,推动人工智能军事化应用和强化国际合作。应对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科技竞争、促进经济繁荣和保障国家安全,是美国关注人工智能技术进步的主要动因。当前,美国的人工智能战略还面临一系列挑战,包括政府与私营企业的合作存在障碍、科技人才短缺,以及人工智能军备竞赛导致安全困境。鉴于国际形势和美国实力的变化,抛弃冷战思维并加强国际合作,美国智能技术才能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东南亚海盗问题及其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健  戴轶尘 《当代亚太》2006,33(7):23-31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东南亚海域再次成为全球海盗活动频发的高危地带,特别是九一一事件以来,该地区的海盗活动呈现出与海上恐怖主义合流的新动向。目前的国际法体系对东南亚的反海盗行动具有相当大的局限性,同时,社会经济问题、政治动荡以及领海争议也成为该地区海盗行为兴起的重要原因。目前东南亚各国与区域外大国已经开展了行之有效的反海盗合作。本文旨在分析东南亚地区海盗行为的成因、类型及发展新动向,并在探讨该地区现有反海盗合作议程的基础上,提出加强内部合作、争取大国援助及利用国际组织整合资源的新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8.
当前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社会正在走向新的发展十字路口。随着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入新时代,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成为两国巩固共同利益、最大限度维护地区秩序、推动国际秩序变革的重要抓手。在欧亚内陆广袤的经济空间中,"一带一路"倡议与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并行不悖,相互融通,推动两国战略一致性的形成与互联互通的深化推进。尽管当前两国在"带盟"对接上仍有部分问题有待解决,但双方都秉持积极开放心态推进对接合作。"带盟"对接能够给欧亚地区带来新的发展动力。此外,展现两国高水平合作的"带盟"对接,也将成为建设亚欧命运共同体的最佳示范,必能推动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构建,促进国际秩序朝着公正合理的方向演进。  相似文献   

9.
美国特朗普政府上台后多边主义意愿下降,世界舆论和学界出现了中国和欧盟合作引领全球治理的观点。本文主要分析新形势下欧盟的全球治理诉求及其对华战略和政策取向,一方面考察中欧合作的机遇和有利条件,另一方面分析其所面临的问题和障碍。本文认为,中欧在全球治理领域确实存在较大的合作空间,但在欧盟全球战略和对华战略思维发生重要变化的背景下,这种合作乃至双方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也正在面临新的挑战,不仅会受到当下国际体系结构深度调整的影响,而且可能更多地受到欧盟对华认知的较大变化及其相应战略调整的诸多制约。  相似文献   

10.
2013年,墨西哥、印度尼西亚、韩国、土耳其和澳大利亚5国成立了MIKTA。经过一年的发展, MIKTA已经成为国际社会中一个新的组织。 MIKTA以非官方和开放的形式,借助5国都是G20成员地位,希望通过G20的国际治理能力,提高其成员国的国际地位,同时也在变化的世界中保持国际体系的稳定和有效。 MIKTA利用外交部长对话机制,致力于国际政治安全事务。 MIKTA 5国有共同愿望、集体实力、良好平台、国际认同等方面的优势,还有各国国内政治和对外战略的支持。因此, MIKTA如果能够处理好与相关国际机制的关系问题,就能够在全球发挥建设性作用。  相似文献   

11.
全球问题与全球治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全球化的进展,全球问题也随之出现.全球问题具有其本身的特点,给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由于全球问题的性质,造成了公用地的悲剧与集体行动的困境两种现象.解决全球问题,超出了单独一个国家的能力范围,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协作加以解决,从制度上、理念到组织上等各方面进行全面的变革.针对全球问题,国际社会提出了全球治理的概念,本文探讨了全球政治的概念、治理的内涵、全球治理的含义、全球治理的构成因素以及全球治理结构等内容.  相似文献   

12.
粮食事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当前,全球粮食安全形势严峻复杂,国际粮价高位震荡,全球饥饿人口持续上升,地区社会动荡等次生危害加剧。在此背景下,中亚粮食安全问题再度突显,作为该地区人口最多的农业大国乌兹别克斯坦尤甚。一直以来,粮食问题贯穿于乌国农业乃至整个经济发展进程当中。独立30多年来,乌国基本实现了粮食自给自足,粮食安全保障水平明显提升。当前,全球经济发展疲软,国际局势风高浪急,极端天气频发,乌国粮食安全也面临诸多风险与挑战。乌国政府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虽基本解决了粮食供给问题,但俄乌冲突的爆发与持续又给乌兹别克斯坦粮食安全走势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走出粮食安全困境仍受到内生性和外源性两大方面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13.
美国债务经济的国际循环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随着美国经常项目逆差的不断扩大,美国境外债务不断积累起来,形成庞大的境外美元资产,这是美国债务经济的国际循环.美国债务经济根源于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美元国际本位货币的地位和美国各类金融资产的国际流动渠道畅通是形成其国际循环的两个支柱.美国债务经济的持续扩张使全球流动性因此而加速膨胀,于是不断膨胀的美元流动性最终将导致国际货币体系的危机,引起全球金融系统的严重动荡.国际货币体系正处在发生巨变的前奏,它必须适应发生了巨大变化的世界经济格局.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中非合作发展势头良好。在全球化的大背景和中国政府“走出去”的号召之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将非洲视为投资的热土。然而,非洲地区也是全球局势最动荡的地区之一,企业投资非洲面临的政治风险不容忽视。包括战争和内乱风险、社会治安问题引发的暴力犯罪风险,以及第三方势力插手而引发的风险。非洲地区政治风险的起因较为复杂,既包括宗教民族矛盾等历史遗留问题,也包括当前居高不下的失业率,以及中资企业自身的融入问题。要合理规避政治风险,一方面需要政府部门牵头做好投资国的地区国别研究,利用好国际条约和外交策略;另一方面,企业也要建立风险管理体系,投保海外投资保险,并加强文化沟通,赢得当地社会的认可。  相似文献   

15.
作为全球公地之一的太空已经成为国际合作的一个领域。中欧双方都有在太空合作的需要,而且可以从合作中收获诸多好处。中欧太空合作主要在三个层面上展开,即中国与欧盟层面、中国与欧空局层面和中国与欧盟成员国层面,迄今合作成果丰硕,为世界树立了太空合作的典范。当然中欧太空合作还面临一些挑战,也就是需要解决太空合作的定位问题、太空透明与信任建设机制问题、太空技术转让问题,以及如何约束太空武器化问题。但总体上,中欧太空合作前景光明。  相似文献   

16.
中国、美国和欧盟构成了当前全球政治发展变化中最重要的三边关系。世界变局深度发展,全球权势扩散趋势加速演进,一个伴生性结果就是中美欧三边关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并且形成三边复杂的利益交汇。随着全球性、跨国性问题和挑战日趋严峻,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推进和强化有效的全球治理,构建更为包容开放的多边制度体系,这尤其离不开中美欧作用的发挥,也必然推动中美欧三边关系的不断进化。中国的战略选择对中美欧三边关系的未来具有至为关键的作用。针对美国将中国排挤出其主导的国际体系的企图,须保持思想和战略上的冷静,要以更大决心和更有力的举措深化与欧盟和其他主要力量的联系与合作,努力推动中美关系回归基本稳定并迫使美国对华政策做出积极调整,争取欧盟发挥更多的建设性作用,促使中美欧三边关系真正实现向典型的三角关系转换,保障国际关系民主化取得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17.
一、信息化的发展与日本教育改革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尤其是国际互联网(Internet)的普及对人类文化传递方式正产生革命性的影响,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也在深刻的影响着未来世界。总之,21世纪的人类将生活在一个复杂多变、更富有挑战怀的世界里,科技、经济、政治、文化、生态领域的变化,无疑会影响和要求教育的变革。在高度信息化社会里,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应用的能力将成为现代人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当前,世界各国教育对‘信息活用能力”的培养都寄予了极大的关注和重视,也成为各国目前教育改…  相似文献   

18.
国际体系是一种由"基本制度"和"次级制度"组成的双层结构。在这个模型中,上层以联合国、全球治理制度和国际法为中心的国际社会,软化了下层的国家主权;但在国家间关系层面,国家拥有独立自主的能力,权力政治仍在上演。二战后,美国主导的自由主义国际秩序诞生于模型的下层,后借普遍主义之势扩展到全世界,如今却以上层的国际社会自居。伴随着冷战的结束,它在思想、规范、政治经济和权力等四个层面上都变得激进化,这使它与外部秩序的接触愈发艰难,甚至催生了欧盟的价值论政治。俄罗斯希望加入转型后的旧西方世界,但是遭到拒绝,最终陷入"安全困境"和战略死胡同。这种结果迫使它转向新修正主义立场,与中国等新兴力量联合,共同维护国际社会的规范原则,同时反对霸权行径,批评西方的双重标准。未来的世界秩序仍然存在不确定性,反霸权联盟也面临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面对气候变化的复杂挑战,从2003年起气候变化及与之相关的水资源保护、能源转型等成为上海合作组织关注的重要议题。截至目前,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已经就合作应对气候变化问题达成共识,并采取了针对性措施开展气候行动。在以合作促发展的现实需求和以气候治理增强和巩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意识的价值需求的双重因素驱动下,上海合作组织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意愿和动力不断增强。但上海合作组织参与全球气候治理也面临内外挑战,气候治理能力不足、利益矛盾与博弈不断、自身机制缺陷、外部力量干扰以及现有全球气候治理体系的不足等对上海合作组织凝聚治理共识、采取有效行动形成制约。这些问题与挑战虽然对上海合作组织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带来一定冲击,但难以抵挡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气候合作的步伐。未来,上海合作组织应多措并举,抓住合作机遇,为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注入上合力量。  相似文献   

20.
冷战结束后,欧日合作逐渐形成基于价值观合作为主体、安全及经济合作为两翼的"一体两翼"模式。从所谓"普世价值"的视角出发,欧日认为双方应携手应对与它们有别的"异质性"国家的挑战。在经贸合作领域,欧日希望强化双边经济合作,一方面共同巩固和提升双方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位次,另一方面为在制定新的全球贸易规则的博弈中共同掌握主导权奠定基础。在安全合作领域,欧日基于相同的价值理念和意识形态,希冀从规范的角度出发对东亚安全形势形成一种制约的合力,且专注点也逐渐集中到了双方建立危机管理合作机制上来,因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双方安全合作领域很难达成立场和行动的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