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理 《瞭望》2022,(5):6-9
走自己的路,是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在全面总结党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深刻总结党百年奋斗中始终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探索并形成符合中国实际的正确道路的光辉历程、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一百年来,中国共...  相似文献   

2.
自信自立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品格。深化对中国共产党人自信自立精神品格的认识和理解,需要从理论逻辑、文化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等维度把握其生成。在理论逻辑维度,其导源于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及其政党学说的科学运用,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重要原则;在文化逻辑维度,其植根于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文明演进过程中积淀下来的心理结构和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优良传统;在历史逻辑维度,其传承于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奋斗历程和七十多年执政兴国经验,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宝贵经验;在现实逻辑维度,其立足于百年大党持续书写中华民族恢宏史诗的内在要求和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是我们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历史伟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3.
百年大党彰显“守正”“革故”“鼎新”的内在要求,在百年历程中不断赋予自我革命时代意涵。中国共产党勇于并善于进行自我革命的理论逻辑是坚守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品格的理论自觉使然,历史逻辑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历史使命使然,现实逻辑是永葆自身纯洁性、凝聚力、战斗力的革命本色使然。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百年探索,积累了自我革命之根本保障、精神基石、现实保障、政治策略、价值遵循、核心举措等宝贵经验,对于新时代开展党的自我革命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刘继华  王钰童 《求知》2023,(2):40-42
<正>经济快速发展是中国创造的历史性“两大奇迹”之一,究其根本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将独立自主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立场和价值取向。《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指出:“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走自己的路,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党的百年奋斗成功道路是党领导人民独立自主探索开辟出来的。”这不仅为新时代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的中国共产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青春特质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朝气蓬勃的“基因密码”,也是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实现长期执政的内在力量,具有深刻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从理论逻辑看,中国共产党的青春特质根植于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是对无产阶级政党与青年关系理论的继承发展。从历史逻辑看,中国共产党的青春特质熔铸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是对百年党史所蕴含的青春动力的延续传承。从实践逻辑看,中国共产党的青春特质发展于党的自我建设中的革新特性,是新征程上开创伟大社会革命和伟大自我革命新局面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把“坚持理论创新”作为党的宝贵历史经验加以凝练和明确,强调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这一重要概括本身就是在坚持理论创新。回顾百年征程,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运用“阶级意识·科学·意识形态”三者统一的思想理论建设方法论,建构并深化了“坚持人民至上,反映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两个结合’中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让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的意识形态逻辑,出色地完成了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引领事业发展、创造伟大成就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22,(6)
以史为鉴,方可知兴替。“十个坚持”以宏观的历史视角精辟地总结了党历经百年风雨征程仍意气风发的历史经验,即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与坚持自我革命。“十个坚持”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共同构成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的有机整体,不仅体现了党善于总结历史经验的特质,也蕴含了新时代文化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8.
吴凯  焦娇 《理论导刊》2023,(3):55-61
民粹主义是一种假借“人民”名义谋取自身私利的社会思潮,它在解读“人民”时存在制造抽象概念以解读“人民”含义、强调政治对立以解读“人民”矛盾、模糊理性因素以解读“人民”作用的价值偏向。中国共产党人民观从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逻辑、“两个结合”的文化逻辑、党领导人民百年奋斗的实践逻辑三个维度,实现了对民粹主义误读“人民”的超越。面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人民观对我们应对民粹主义具有深刻的现实启示:坚持推进党的理论创新以引领社会思潮、建立预警机制以防范民粹主义变异、客观认识现实诱因以提升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9.
<正>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概括了具有根本性和长远指导意义的十条历史经验。这"十个坚持"的历史经验,既是对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奋斗历程的全面回顾,又是对百年来中华民族最恢宏史诗的高度概括;既是对过去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取得成功的客观总结,又是对未来中国共产党怎样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取得新的更大胜利的理论指导;既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的思想引领,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要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关键节点,举国关注、举世瞩目,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胜利召开了。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全面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经过长期实践积累的十个方面宝贵历史经验,是一篇光辉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牢记初心使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  相似文献   

11.
<正>党的路线是指党在一定历史时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准则和总的方针政策。党的路线正确与否,对党的事业的成败具有决定性影响。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非常注重路线建设,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和群众路线这四条根本性路线,形成了相互联系、逻辑严密、内在统一的路线体系。在党的路线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在百余年奋斗历程中不断把革命、建设、改革事业推向前进。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  相似文献   

12.
邸乘光 《求知》2022,(1):28-31
<正>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明确指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两个确立"既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最大的政治成果和最重要的历史经验,也是深刻总结党百年奋斗历史经验得出的重要历史结论、重大政治论断。因此,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在中华大地上完成从一穷二白、一盘散沙局面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跨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在百年赶考路上描绘出优异答卷。百年优异答卷的关键在于坚持党的领导。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将"坚持党的领导"作为我们党百年奋斗的第一条重要历史经验,这是带有根本性、决定性的规律总结。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形成了伟大建党精神。伟大建党精神与党的初心使命相统一,都是激发全党奋勇前进最持久最强大的精神力量。伟大建党精神深刻昭示了党的初心使命,是中国共产党的特质表现。历史逻辑:辩证统一于党的历史实践当中伟大建党精神源于党的初心使命,党的初心使命激发伟大建党精神。伟大建党精神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实践性和现实性,是党的初心使命转化为实践、变为现实的中介与桥梁,二者辩证统一于党的历史实践当中,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15.
朱志伟 《瞭望》2022,(11):6-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释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历程管党治党、治国理政的历史逻辑、现实逻辑、理论逻辑,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理论优势、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  相似文献   

16.
党的百年历史是以统一战线凝心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奋斗史,也是党的统一战线理论不断实现创新发展的百年演进史。全面考察百年来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历史演进的基本脉络和内在逻辑,必须遵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原则。百年来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历史演进是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逻辑起点开始,围绕着中国人民如何实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中心议题,呈现出从追梦、筑梦到圆梦的基本历史向度,其演进的内在逻辑要素包括不同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变迁、中国共产党人的党性意识和创新能力等。其中,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百年来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历史演进的根本动因,中国共产党人的党性意识是百年来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历史演进的精神动力,创新能力是百年来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历史演进的物质力量。百年来党的统一战线理论演进的历史逻辑充分表明,党的统一战线理论是应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课题之需而生。  相似文献   

17.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是一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历史,更是一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历史。在中国共产党百年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党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是中国共产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出发点与落脚点。群众路线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根本领导路线和工作路线。坚持群众路线的根本点在于忠诚践行党的根本宗旨。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人民至上”理念融入治国理政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群众路线。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这是我们党百年奋斗的宝贵历史经验,也是我们走好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制胜法宝.  相似文献   

19.
《理论视野》2021,(1):5-12
党的作风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重要体现,作风关乎党的形象。中国共产党对作风建设的认识却有一个过程。从党的"三大作风"的提出,到作风建设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再到对执政党作风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科学认知,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努力。通过长期奋斗不断地传承与创新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使中国共产党不断走向辉煌。中国共产党百年作风建设的探索,是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的统一。我们既要牢记过去,又要开辟未来,在历史性考试中经受考验。  相似文献   

20.
《行政论坛》2022,(1):23-30
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宝贵经验"十个坚持"之一。坚持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内在要求、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党和国家砥砺前行的根本。坚持和巩固党的领导,重在维护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完善和发展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的制度体系;持续通过党的建设完善党的领导,不断提升党的领导能力和改进党的领导方式。立足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应当在解决时代课题中、在深化规律性认识中、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践中、在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历史进程中,坚持和巩固党的领导,发挥党的领导的关键作用,推动新时代新征程各项事业整体向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