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厉行法治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法治的基本要求可以也应当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属性融会贯通,其至少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基本经济制度赋予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平等的地位,贯彻了法治的平等保护原则。第二,以人民为主体、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之制度价值追求,贯彻了法治的人权保障精神。第三,集中力量...  相似文献   

2.
领导论坛 河北省第八次党代会站在战略的高度,提出;“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为“十二五”期间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明确了新的目标任务。河北省中小企业局作为指导和服务全省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乡镇企业发展的政府部门,承担着省民营经济领导小组办公室、省政府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省政府鼓励创业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能...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的发展与变化决定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功能不断调整和拓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功能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以及国家形象塑造相贯通,实现了由过去单一政治功能向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多样功能的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功能拓展中开辟新的空间,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度和影响力,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  相似文献   

4.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实践深化的必然结果。这个理论的内容非常丰富,还需要在形成过程,通过实践进一步完善,为了加快经济改革的步伐,加快市场体系的培育,“应当吸收和利用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展国家所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的成果,来发展社会主义,封闭只能导致落后”(见江泽民同志在中共十四大的报告)。遵照这种指导思想,现将美国、日本在商品流通领域中,如何运用连锁店的经营方式,在零售业中进行大规模销售,活跃市场经济作一简介,以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5.
20世纪70年代末,我们党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这个伟大事业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根本保障,统一于以实现国家现代化和民族复兴为目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一定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面性、协同性和包容性。围绕“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时代命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阐明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客观构成;突出强调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实践本质;明确指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关于区域协调发展重要论述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区域发展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又是对党和国家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还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协调发展的理念与历史实践的吸收借鉴。这一重要论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强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落实新发展理念,促进城乡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人民性、整体性与实践性。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理论成果,习近平关于区域协调发展重要论述不仅为解决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提供了有效手段和途径,也为解决全球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难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8.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是党的二十大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的科学回答和有力补充。党的二十大提出这个新思想、新论断,既是中国共产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也是中国共产党在总结百年奋斗历史经验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守正创新、与时俱进,深入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结晶,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踔厉奋进的新征程上必须高举的伟大旗帜。我们要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热流,撞击着每个社会主义国家,也撞击着传统体制发源地的苏联。对苏联计划理论由传统到改良、由改良到改革过程作历史的回顾和展望,无疑是一项具有特殊意义的研究。一、对改良式计划计算理论的思考1928年,在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以法令形式颁布了第一个五年计划。这是社会主义集权计划管理体制诞生的标志。这种体制曾起到不容忽视的历史作用。然而,五十年代之后社会主义各国的经济增长率明显放慢。于是由南斯拉夫率先掀起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其中以南斯拉夫为代表的改革是从彻底摒弃旧体制为开端的,而以苏联为代表的改革则是以力图维护集权体制为前提作部分改良为特征的,苏联计算计划学派正是这一  相似文献   

10.
论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中心线索在于以国内政治稳定为前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提高国力为目标。这一中心线索确立的国际大背景又在于和平与发展的世界新形势。他作为当今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总设计师,从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形势的新变化出发,从战略的高...  相似文献   

11.
2012年11月8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2.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双月刊)是由中共中央组织部主管、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国社科类综合学术刊物。本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理论研究方向,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实践研究为主,理论联系实际、学术结合实践,以科学的态度不断追踪相关领域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理论前沿和学术热点,突出政治性、时代性、理论性、实践性,设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共党史、党的建设、领导(学)研究、政治研究、经济研究、国家与全球治理、社会与人口等栏目。  相似文献   

13.
在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建设中,如何改进企业内部的管理体制,如何调整企业中党的基层机构、行政机构、工会及其他民主管理方面的作用,等等,长期以来一直进行着理论和实践的探索。随着在这些国家先后开始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企业管理体制发生了新的变化,企业内部党的基层组织、行政机构、工会及其他民主管理机构、社会团体之间的关系出现了若干新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重要意义在于展示21世纪共产主义运动的光明前景.中国以创造性的劳动推动了21世纪世界共产主义的跨越式发展.中国共产党成功的深层原因在于,许多中国共产党人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毕生的目标和生命的意义.本文探析了什么是共产主义、如何判定苏联社会主义的性质、如何评价新经济政策和列宁的社会主义观等问题,进而揭示苏联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借鉴意义.共产主义是一种取代所有对抗性社会经济形态的社会制度,其基本原则是通过创造性的工作、自由支配时间和实现按需分配来保证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类正在走向"自由王国",其前提是将人从全面异化中解放出来.苏联的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发展的最初阶段,是一种"突变社会主义".新经济政策是社会主义初期理想模式的过渡性理论与实践,体现了列宁的社会主义观在不断发展.中国共产党以批判性和创造性的思维借鉴了苏联几十年的建设经验及教训,中国将成为未来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道路的引领者.  相似文献   

15.
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重要意义在于展示21世纪共产主义运动的光明前景.中国以创造性的劳动推动了21世纪世界共产主义的跨越式发展.中国共产党成功的深层原因在于,许多中国共产党人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毕生的目标和生命的意义.本文探析了什么是共产主义、如何判定苏联社会主义的性质、如何评价新经济政策和列宁的社会主义观等问题,进而揭示苏联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借鉴意义.共产主义是一种取代所有对抗性社会经济形态的社会制度,其基本原则是通过创造性的工作、自由支配时间和实现按需分配来保证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类正在走向"自由王国",其前提是将人从全面异化中解放出来.苏联的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发展的最初阶段,是一种"突变社会主义".新经济政策是社会主义初期理想模式的过渡性理论与实践,体现了列宁的社会主义观在不断发展.中国共产党以批判性和创造性的思维借鉴了苏联几十年的建设经验及教训,中国将成为未来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道路的引领者.  相似文献   

16.
保加利亚的发展速度非常突出。正如托、日夫科夫同志所说,“形象而确切说,在四十年间保加利亚走过了一条从木犁到现代化电子技术的道路”。这句话不仅反映了保加利亚经济的一般发展速度,而且也反映了经济结构的变化。四十年来保加利亚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说明它确已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为拥有高度发达的工业和农业的现代化社会主义国家。先看一下经济结构变化的数字。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其中“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是新的表述,也是整段表述的核心。以前仅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次则明确提出了形成新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发展目的,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方向,把发展作为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前提,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现代经济体系建设,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举措,突出创新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作用,从时空整体性上谋划和布局,...  相似文献   

19.
历史自信的生成有其特定的理论渊源、文化底蕴和现实考量,它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基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土壤、以中国共产党百年实践成果为支撑。坚定历史自信包括坚定对人民群众历史地位的自信、坚定对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自信、坚定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自信。坚定历史自信,有利于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有利于夯实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有利于增强在新的赶考路上交出优异答卷的信心。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理论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辛亥革命以来,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经过了理论酝酿准备、理论变为现实、形成发展三个时期。百年来,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历史给后人留下不尽的思考和启示,总结宝贵经验,吸取沉痛教训,才能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