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儒学·人学·现代性──李东俊教授对“儒学与现代社会”问题的独特思考儒学一直是东方社会价值体系的核心。近代以来,儒学因与以民主化、科学化为特征的近代精神相违背而受到批判和否定。对此,李东俊教授发表了自己关于“儒学与现代社会”问题的独特见解,认为儒学作为...  相似文献   

2.
韩国社会的儒学彭林早在汉唐时代,中国儒学就已北渐,传入朝鲜半岛,在高丽、李朝时代均被尊为国学,产生过重要影响。今年初,笔者访韩,所到之处,依然强烈地感觉到儒学的存在和影响。成均馆大学与乡校说起韩国的儒学,首先要提到汉城的成均馆大学。这座著名的高等学府...  相似文献   

3.
韩国儒学史研究的里程碑——《韩国儒学思想史》(五卷本)评介●琴章泰1997年,崔英成的《韩国儒学思想史》(五卷本)全部刊行。在应该对20世纪进行总结的时期,这部书的刊行,不仅是韩国儒学领域,而且是韩国思想领域的一件大事。就好像只发表短篇小说、数十年间...  相似文献   

4.
儒学与当代韩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儒学与当代韩国潘畅和众所周知,韩国在东亚儒学文化圈中堪称最忠实于儒学文化的国家。这不仅在过去,就是在现在也是如此。长期以来,尽管因历史课题的不同,有过一些文化重心转移的现象,但是儒家学说作为韩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却是一贯的历史主线。一以人伦道德、政治伦理...  相似文献   

5.
儒学思想对韩国现代化的积极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儒学思想对韩国现代化的积极作用李敦球自古以来,朝鲜的思想、文化同儒家学说有着极其密切的亲缘关系。经过两千年的漫长岁月,儒学思想逐步影响到朝鲜社会的各个方面,与其传统的思想文化相融合,已成为朝鲜民族思想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虽然随着李朝的衰亡,儒学思...  相似文献   

6.
读《儒学与现代化》蒙培元最近有幸拜读黄秉泰先生中译本著作《儒学与现代化》,受益匪浅。正如这本著作的题目所示,“儒学与现代化”的问题已成为中、韩、日等东方国家以及西方学者最关心的问题。因此,这本书在中国出版,一定会引起读者的兴趣。该书提出的观点,具有挑...  相似文献   

7.
"东亚"一词源自日语,其中有着沉痛的战争记忆。如今"东亚"作为一种文化概念,成为学术界关注的对象。近十余年来,在台湾学界的努力下,"东亚儒学"已足以构成一独立的研究领域,并已到了对此研究领域的已有成果及将来发展等问题进行总结反省的阶段。在当今全球化时代来审视儒学的未来发展,既有必要坚持文化多元论的立场,也有必要树立具体普遍性的观念,以此作为尊重"他者"、展开文明对话的基础,同时又能与"文化自信"的确立产生良性互动,因为"自信"绝不是意味着无视"他者"的夜郎自大。  相似文献   

8.
典籍交流是文化交流的一项重要内容.自古以来中国与韩国①、日本之间就有大量的文化交流活动,尤其是儒学文化的交流更为频繁,其中,儒学书籍的流传在文化传播中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在中韩儒学文化交流史上,儒学典籍的流通是极其重要的一项内容,了解这一交流过程不仅有助于中国儒学史和韩国儒学史的研究,而且有助于我们从更广、更深的角度去审视中韩两国文化交流的长期性、连续性、广泛性和深刻性.  相似文献   

9.
《儒学与现代化》一书出版韩国黄秉泰教授撰写的《儒学与现代化——中韩日儒学比较研究》一书,最近已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这部专著是作者1976—1978年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攻读政治科学时博士学位论文。作者试图从历史角度,用比较...  相似文献   

10.
实学意蕴及其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学意蕴及其嬗变●尹丝淳一、问题之所在原来以修己与安人为目的的儒学因其渗透道德、政治意识,被视为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思想。儒学在道德、政治等方面,提供了有用且有益的生活观,可以说是一个切合实际的思想。因此,许多儒学家称之为实学。尤其是在韩国,风行于高丽朝...  相似文献   

11.
大韩民国虽然对儒教传统进行了批判,但是依然尊重过去受儒学影响的政治家和学者们,并恪守中国古代思想特别是孔子的思想理念.这在韩国发行的诸多论文、思想评论家的文章,以及电影作品等中都有所体现.大韩民国国民对孔子的热爱之心是出自对儒学的尊崇,儒学如同作为大韩民国最初使用的语言中国的汉字一样,是最初的价值观的规范框架.这是颇受大韩民国人民信赖的基本原因.大韩民国即使在接受现代化和西方化的过程中,依然非常尊重过去的传统.因为大韩民国认为,这样可以丰富国民的精神生活.  相似文献   

12.
日本理想的教师形象、养成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世界教育之林中,日本的教育是非常成功的。它虽不是尽善尽美,但它在为日本提供一个具有强大竞争力的经济,一个具有高度教育水平的民众,一个犯罪和暴力比较低的文明以及一个具有健全的、可信赖的社会等方面获得了无可争议的成功。其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日本不断调适理想的教师形象与教师养成制度之间的关系,培养了一支职业能力强。有敬业精神、受人尊敬、待遇优厚的职业师资队伍。一、二战前的“圣职者”教师理想与“封闭型”师范教育制度古代日本文化教育长期深受中国的影响,具有深厚的儒学师道传统。当时还没有专门教授文化知识。…  相似文献   

13.
儒学与当代世界──“孔子诞辰2545周年纪念与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儒学──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近年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孔子、孟子诸家以及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受到国内外文化学术界的普遍重视。越来越多的国外专家学者从事儒家学说的研究。中国学者(包括...  相似文献   

14.
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新时代文化建设与文化发展的重要任务。本文着眼于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不忘本来,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梳理现当代儒学发展历程与新时代儒学发展的现状,揭示新时代儒学建构的理论价值和运用价值,探索儒学服务现代治理的现实路径,提出新时代儒学创新并服务现...  相似文献   

15.
方国根 《当代韩国》2009,(1):99-100
中韩两国自1992年建交以来,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交流越来越全面、越来越深入,甚至兴起了一股“韩流”,这与中韩两国同属“儒教文化圈”的文化认同不无关联。但是,我们要了解当下韩国社会,就必须深入探究韩国的深层文化——儒学。就学术研究而言,从东亚视域来考察和探讨中国儒学或韩国儒学,是当今学界众多学者颇为关注的热点领域和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洪军 《当代韩国》2012,(2):115-120
众所周知,中国与韩国是同属东亚儒家文化圈的重要国家。在历史上儒学作为这一地区最具生命力和影响力的学说,在各自国家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韩国儒学作为东亚儒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中国韩国哲学研究的主要领域。近年来学者对此一领域的诸多问题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颇有意义的探讨,如在退溪学、南冥学、栗谷学、阳明学、礼学、实学、古籍整理与学术著作译介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展。  相似文献   

17.
现代韩国儒学的困惑与出路──从儒学在现代社会管理中的意义谈起周月琴1992年8月24日中韩两国建交。此后短短几年中,两国经贸关系迅速发展,文化交流频繁,尤其是在近年来兴起的儒家文化热的背景下,韩国学者怀着一种迫切的心情到中国来寻求儒家文化的根源。他们...  相似文献   

18.
井上毅(1844-1895年)是日本明治维新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他在担任文部大臣期间,实行的教育改革涉及教育领域的诸多方面,对日本近代教育制度的确立,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他和日本近代著名教育家森有礼一起成为“日本近代教育制度的创始者”。本文试就井上毅的教育思想做一全面的介绍和探析。 一 井上毅于1844年出生于日本熊本藩一个下级武士的家庭。幼年时即开始学习系统的儒家经典,受儒学影响很深。他所在的学堂虽然也以儒学为正统,但却具有自己独特的“实学”学风,注重朱子学的“存养省察,实践躬行”的学问观。这使井上毅形成了自己的实学态度和思考方式,对他教育思想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前后,井上毅已步入青年时代。系统的儒学教育和“实学”学风的影响使他形成了“忠君爱国”和“崇尚实用”的观念,面对国家兴亡的严峻考验,  相似文献   

19.
孔子创立的儒学从中国传入朝鲜半岛、日本、越南及其他东亚和南亚诸国,使上述诸国的政治、思想、道德、法律、文化、教育乃至风俗习惯、社会风貌,无不打上儒学思想的烙印,其中,对朝鲜半岛的影响尤为深刻.  相似文献   

20.
张斌 《美国研究》2007,21(1):57-84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成为海外儒学的研究中心。就研究内容而言,对儒学与民主理论的比较研究是这一时期美国学界研究的一个焦点问题。研究大致分为研究起步、提出新研究模式和开展多层面研究三个阶段。研究重点集中于对儒学与现代西方自由民主理论的比较阐释。研究范式的更迭和演进是战后美国学界研究的一个显著特点。批判性的解读和创造性的“误读”是贯穿这一时期美国学界研究的两条主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