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据报道,云南省实施行政问责制惊醒"太平官"。该省两年来,针对部分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实施责任追究,已经问责干部2942名,其中厅级干部22人、县处级干部353人、乡科级干部1427人,行政问责制使全省干部作风有了明显转变。云南省从严管理干部,对干部问责动真格,让失职者受到惩戒,让"太平官不太平",此举值得提倡。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问责不仅仅在于处理相关责任人,更为重要的是警醒领导干  相似文献   

2.
安全在管理,管理在干部,干部在作风,作风在务实。也就是说,抓好了“干部”这个重要环节,就等于牵住了安全生产的“牛鼻子”。只有不断深化干部安全管理逐级负责制,加强干部考核监督考核,强化干部作风的转变,倡导“问题型”工作法,不断促进干部抓安全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在干部中形成“安全就是效益”的浓厚氛围,把保证安全真正入脑人心,才能实现安全生产达到“有序可控、基本稳定”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3.
干部压力,主要在于干部职业特有的"两难"处境:不向上升迁难,向上升迁也难。金字塔式的干部层级结构、上级任命的遴选机制,会不可避免地给广大干部(包括较高层的干部)造成一种持久的非良性的压力,造成一种畸形的干部作风和政坛气氛  相似文献   

4.
推进科学发展,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是关键,好的作风是保障。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浙江省委"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过程中,浦江县委狠抓干部作风转变,以领导班子和干部为重点,于2008年6月开始探索建立了领导班子和  相似文献   

5.
我市实施"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年"工作目标:一是事故防控成效明显。全市各类安全事故死亡人数比2011年下降2.5%,较大事故控制在45次以内,重特大事故控制在2次以内,重大未遂事故起数同比下降5%。二是安全监管合力全面增强。全市各级政府及部门监管责任和属地管理责任全面落实;安全监管网络延伸到村居,配备安全专(兼)职干部;安全监管规范化建设全面开展,安全监管人员专业化、职业化试点探索取得明显进展。三是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到位。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行动纵深推进,A、B级企业达到85%以上;激励约束机制和"黑名单"惩戒机制全面建立;班组安全建设切实加强,企业生产经营行为有效规范,企业全面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安全管理。四是安全保障能力有效提升。健全科技投入机制,实施科技兴安工程。全面完成煤矿"六大系统"建设;新安装道路防护栏1000公里,完成200艘短途客船改造;更新改造老旧电梯100台。五是安全文化氛围更加浓厚。实施文化强安战略,提升全民安全意识;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100%持证上岗;评审认证市级安全社区100个,创建国家安全社区5个。  相似文献   

6.
随着铁路跨越式发展的步伐加快,安全生产的难度也随之加大,需要我们下大的功夫抓好安全管理,需要我们解决干部作风不实的问题,搞好干部安全逐级负责制,以坚持“真、严、实”的工作态度,实现安全生产的持续稳定。1·以安全为前提,必须在“真”字上下功夫。干部带头转变作风至关重要,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党政主要领导必须带头转变作风,敢于动真碰硬,用人格和榜样的力量和自身的良好形象,去影响和带动各级干部作风的转变。抓好思想作风建设。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作风决定着工作作风。有什么样的思想作风,就有什么样的工作作风,思想作风不纯,…  相似文献   

7.
当前,一些干部作风上存在着"僵、散、空、奢"。"僵",指的是思想僵化,因循守旧,固步自封。有的工作不从实际出发,搞本本主义,照抄照搬;有的抱残守缺,囿于过时的条条框框。"散",主要表现在一些干部组织纪律性  相似文献   

8.
<正>事故致因的"4M"要素理论认为,人类生产过程中各类事故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不良和管理欠缺导致,这一理论将人的因素放在了首要的位置。人的不安全行为是指能引发事故的人的行为差错,这种行为可以是有意识的行为,也可能是无意识的行为,表现的形式多种多样。人的行为受主观和客观、生理和心理、外部和内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是最难以控制和驾驭的因素。对员工的安全行为进行科学、合理、全面、有效的管理,是控制事故发生根源、强化源头  相似文献   

9.
正确保安全是铁路改革发展最重要的前提、最根本的保障。近年来,铁路非常重视安全管理,提出了事故"问题在现场、原因在管理、根子在干部"的思路,从管理源头入手,深化安全风险管理,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按照这一思路分析,铁路安全事故的背后,是安全管理的问题,终极原因和人的因素有关,是人因失误所致的安全文化缺失。因此,需要把加强安全文化建设作为治本之策,用安全文化建设统领铁路运输生产,实现铁路长久安全,引领  相似文献   

10.
李东升 《前进》2014,(7):21-22
<正>近年来,面对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许多干部常常感叹:现在的群众工作越来越难做,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软办法不顶用、硬办法不能用,真是没办法!对此,陈日这样说:"干部作风不正,啥办法也没有用;干部作风正,啥办法也不需用"。陈日,1979年任阳高县罗文皂镇十九墩村党支部书记。35年来,该村无刑事案件、无治安案件、无上访案件。"三无"村是怎么来的?陈日在"三无"村的建设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带着这些思考,阳高县委政法委  相似文献   

11.
申永善 《前进》2017,(5):47-48
<正>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要突出"六管",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党的政治引领作用。一、当好党管方向的"领头人",为企业生存发展战略把关定位管方向着眼于对国有企业安全、生产、经营三个关键领域管理目标的把脉会诊。安全管理上,树立"从零开始,向零奋斗"的安全理念,聚焦安全管控、干部作风、职工技能三个管理短板,以抓好"一通三防"和防治水管控、变化管理、短板管理、现代化矿井建设、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一些煤矿重大生产事故频频发生,以致于如今人们似乎已经到了见怪不怪的地步。事故如此频发,值得所有生产企业干部职工深思,而有的企业一再重复发生同类型事故,就更值得人们深思。我们可以在事后列举出很多很多原因,但至少有三点是带根本性的,人们切不可忽视。一是企业干部头脑中的习惯性思维。一些干部认为,在安全方面,只要不省钱,只要有相当的人力、物力、财力投进了安全工作,只要建起了各级安全网络机构,就很难再发生大的事故了,即使发生了一次并且事实摆在了面前,也仅认为是极其偶然的、孤立的一次,确信以后不会再发生了。在这…  相似文献   

13.
安全在管理,管理靠干部。运输现场是否有序可控,关键在于干部的作用是否发挥到位,在于干部是否有能力卡控现场,在于干部的素质是否适应运输现场。要锤炼综合型的领导班子,就要从政治素养、整体合力、领导能力等方面入手,开拓创新,适应现场需要。  相似文献   

14.
安全是铁路永恒的主题,在胜利实现第五次大提速后,安全对铁路人来说,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铁路安全文化,作为铁路安全管理的"母体",统率安全管理的"灵魂",它在铁路大提速安全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提升,笔者认为,建设和倡导好铁路安全文化是实现大提速后铁路站段运输生产长治久安的治本之策,是树立铁路安全形象,提高经济效益,实现铁路跨越式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对铁路企业文化的丰富和补充. 一、提升安全管理理念,提高安全文化高度 "安全在于管理,管理在于干部"。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当前福州东站已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但随着铁路大提速的胜利实现,安全管理理念与安全文化建设的高度又有了一个明显的差距,所以必须以与时俱  相似文献   

15.
《前进》2015,(12)
<正>事业发展,关键在人。在深化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省委学习讨论落实活动和正在开展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太原市以城中村改造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咬定干部作风不放松,"干"字当头,"廉"字打底,大力营造比干劲、比业绩、比作风氛围,在实践中锻炼干部、甄别干部、使用干部。在城中村改造中,全市各区直单位、街道(乡镇)和村(社区)广大基层干部,以崇尚实干的作风、舍我其谁的勇气、背水一战的决心,进驻改造片区每个村  相似文献   

16.
<正>铁路职工"两违"问题屡禁不绝,已成为影响当前安全最突出、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当前安全风险管理中的难点问题。纵观每一次事故的背后,无不是由一系列的"两违"所引发和造成的。为什么我们年年喊,日日讲的"两违"问题时常发生?在深化安全风险管理的过程中,不得不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和思考。一、"两违"现象原因剖析1.从管理方面看:第一,安全管理中的"严不起来,落不下去"。一是自我要求不严、工作标准不高,对工作  相似文献   

17.
创新安全管理机制,确保行车安全。安全生产是铁路运输的永恒主题,因此,稳定安全,不断创新管理机制,才能确保一切,这是我们从血的教训中得出的结论。所以我们一要吸取教训,引以为戒,强化改进思想方法教育,赢得安全生产的主动权。一是要发动干部职工从思想方法入手,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入剖析"同类事故重复发生,惯性问题屡禁不止,违章违纪纠而复生"的思想根源,从事故教训中发现规律,在集思广益中形成共识;二是总结经验,创新形成,不断总结我段开展发现典型故障和"无功便是过"竞赛活动中取得的成功经验。围绕安全生产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要求,大胆探索和创新管理思路,从而把握安全生产的自然规律、人性规律和"三  相似文献   

18.
工务部门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顾名思义是指工务部门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强化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在一个时期或更长时期内,不发生行车一般及以上事故或职工重伤及以上事故。要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工务部门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宣传教育.强化安全意识 抓好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必须先从强化安全意识入手。工务部门要采用多形式、多阵地、多媒体,广泛、深入、持久地对职工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在安全意识教育中,要坚持不懈地抓好六种教育:一是坚持不懈地抓好"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宣传教育;二是坚持不懈地抓好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宣传教育;三是坚持不懈地抓好"典型案例、警钟长鸣"的宣传教育;四是坚持不懈地抓好居安思危、反骄破满的宣传教  相似文献   

19.
<正>近一个时期以来,全国多个地区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特别是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血淋淋的事实再次告诉人们,安全事故猛于虎,安全责任重于山。确保安全生产、维护社会安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承担的重要责任。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以及近期一些地方接二连三发生的重大安全生产事故暴露出安全生产领域存在突出问题、面临形  相似文献   

20.
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担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应急避难场所是在发生灾害事故时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重要设施,是体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管理理念的重要载体,也是全面提升应急管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