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张闻天是我党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马克思主义观。张闻天的马克思主义观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与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作出了突出贡献,深化并拓展了中国共产党人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事业。  相似文献   

2.
李大钊是在中国传播和介绍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是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的先驱,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建设者和重要创始人之一。他不论是在革命实践运动还是在理论创新方面,都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践行、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做出了无可取代的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现代性诉求与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的生成逻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性诉求的内在互动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存在方式和基本经验,又是中国现代性诉求的实践保证和现实选择.这种内在互动使我们找到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者构成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的生成逻辑.  相似文献   

4.
全面深化改革战略观,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代表的党中央对新时期治国理政的新探索,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改革观的继承和发展。这一伟大战略观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人科学的历史逻辑思维、系统性逻辑思维和明确的目的性逻辑思维,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经济规律的继承和发展、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世界历史发展规律的包容性发展和社会主义执政规律的创新性发展。全面深化改革战略观,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改革观的理论自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伟大革命,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必然,进一步提升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被誉为珠海“红色三杰”的苏兆征、林伟民、杨匏安,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工人运动领袖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在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斗争中,珠海“红色三杰”为党的成长壮大和工人运动发展以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光辉业绩,并提出了革除陈规陋俗、加强团结、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和发展壮大革命力量,以及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的联系和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策略等许多闪光的政治思想.学习、研究和传承他们的政治思想,对于我们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推进“蓝色珠海、科学崛起”战略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及其早期革命,是与共产国际“二大”的指导思想分不开的。共产国际“二大”的中心议题是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民主派的民族主义合作问题,在这次会议上荷兰人马林所创造的“斯尼夫列特战略”被认为是最佳选择。认识到这个战略的起源及其被列宁和共产国际所采纳以及后来在中国的实行,对中国共产党初期要求与国民党合作的历史就容易理解了。  相似文献   

7.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中国共产党人把我国的现实同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结合起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内容不尽相同,为我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开展青年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二十大对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和青年工作的主要方向、对广大青年的要求等作了进一步阐释,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观。  相似文献   

8.
虽然马克思和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思想的创始人,但是他们在阐述这一思想时并没有用过"统一战线"这个词,而是使用了"同盟""联盟""团结""联合"等词汇.列宁和斯大林创制了统一战线这个专用名词.这一专有名词经共产国际定型后,在全世界共产党人中流传开来.1922年5月,陈独秀将"United Front"译为"联合战线".1925年5月,邓中夏将之改译为"统一战线".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思想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使统一战线成为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法宝之一.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际战略思想,实事求是地分析当今时代特点和国际形势的新变化,确立我国对外战略目标,实施积极的对外战略策略,形成了具有“全球战略”大视野和大框架的系统的国际战略观。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面临的重要问题.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的一切认识,始终围绕着如何对待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来展开,其核心内容又集中在如何学习邓小平理论和如何创造性地丰富发展邓小平理论两个基本方面.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内在品质认识之上的创新理论系统化、具体化,是新时期党的马克思主义观飞跃性发展的标志.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集中反映和概括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观发展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关于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思想,是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在深入回答和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特殊问题过程中形成并不断发展的。这一重要思想,既是指世界观,又是指方法论;既讲到"为了谁、依靠谁"的根本立场问题,又讲到关心和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具体利益问题;既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又深刻体现了共产党人来自于人民、服务于人民的优秀品格;既有关于革命战争年代加强群众工作的大量论述,又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善党群关系的明确观点。而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就是正确认识和处理我们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这可以说是毛泽东关于党的群众路线思想的本质与精髓。毛泽东关于党同人民群众关系的精辟思想,对于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加强党的群众工作,密切党群关系,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具有强烈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历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马克思主义执政价值合理性理论的指导下,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不断研究中国共产党执政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共产党执政价值合理性思想。中国共产党执政价值合理性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执政价值合理性理论。  相似文献   

13.
建国以来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透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主张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建立道德,把道德理论与道德建设引向了科学的道路。建国以来,在马克思主义道德建设思想的指导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中国问题研究小组是1939年共产国际执委会书记处为中共七大准备指导文件而成立的临时机构,中共党的领导人任弼时,高级干部林彪、毛泽民等参加其中.有关这个小组的史料,反映了任弼时、林彪和毛泽民坚持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正确分析中国抗战形势、阐述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讨论当前坚持国共合作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等方面的信息.该小组的活动,反映出共产国际高级干部在中国统一战线问题上过分偏向蒋介石和国民党,忽视中共独立性的倾向.他们的不正确主张,最后并未形成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5.
工农联盟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这个"农民国度"里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现实问题,在找到并确认"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中国革命新道路之前,毛泽东也曾受到"城市中心论"的影响。在中国革命的重心从城市向乡村转移的过程中,毛泽东积极探索并正确处理好工人运动与农民运动、城市与乡村的关系,逐步形成和完善了工农联盟思想,最终催生了中国革命新道路并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相似文献   

16.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的时刻,在旅途中不忘先烈与国耻的李大钊烈士,尤其值得我们永久怀念。他酷爱并提倡旅游,注重在旅途中接受红色体验,在反思中成长为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早期我党的北方领袖;随着他自己也成为先烈,他的革命经历自然是中共党史上宝贵的首笔财富、红色旅游的首批遗迹。李大钊同志不愧为革命史的丰碑、当代红色旅游的经典品牌,允为中国红色旅游的创始人。  相似文献   

17.
1980年代初,中共中央从保持党的执政地位、国家的长期稳定及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发,作出关于第三梯队建设的战略决策。这一过渡性人才选拔培养战略,至80年代末随着其使命的完成而退出历史舞台。尽管它存在的时间不长,但其产生的影响却极为深远。  相似文献   

18.
“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轨迹,也是现实担当。其思想渊源是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党90年的历史就是一部“为民谋幸福”的奋斗史和建设史。在目前的重要历史机遇期,中国共产党“为民谋幸福”当从以下几方面推进:践行“发展是硬道理”,强化人民幸福的物质基础;坚持“以人为本”,赋予人民幸福更持久的体验;维护公平正义,拓展人民幸福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19.
保持党的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是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充满生机活力地肩负起自己的历史使命的重要基石。建党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对保持党的纯洁性进行了不懈探索与追求,对这一历程进行疏理,总结其中的经验,可以为党的纯洁性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是党的巨大精神财富,蕴涵着十分丰富的内容,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党的革命精神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发展的,历经长期的发展、形成和完善的过程。不同时期党的革命精神虽然各自具有不同内容的鲜明特点,但都有着共同的基本内容。党的革命精神并没有过时,而是历久弥新,具有巨大的精神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