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网络攻防技术在诈骗网站侦查中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涉网诈骗犯罪日益猖獗,此类犯罪目前已成为全国公安机关重点打击的案件类型之一。涉网诈骗犯罪案犯多为团伙作案,组织严密、分工明确,犯罪主体线下实际位置遍布全球,犯罪手段智能化、形式多样且不断翻新。受害群体人数众多,且分布在全国各地,覆盖各个阶层。整体上,此类案件危害范围大,打击犯罪成本高、侦查要求高、电子证据易灭失。主要应用案例,复盘对目标的网络侦查过程,从网络攻防技术角度提出此类案件的侦查、数据固定方法与注意要点,拓展传统的刑侦信息流侦查主线,能够为广大刑事侦查员提供新时期下的涉网案件侦查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2.
新型网络犯罪高发,特别是黑客攻击、网络诈骗、网络赌博、网络传销、网络传播淫秽信息等刑事案件中,涉网元素应用越发广泛,电子数据成为新型网络犯罪刑事案件的"证据之王"。针对高发涉网犯罪的特性,首先讲述网络在线提取的法律适用与方式方法,探索网络在线提取在多场景下的应用,从自动化技术和大数据思维开展网络在线提取,数据赋能,活学活用网络在线提取的规则,让"电子数据"成为策略支撑的堡垒,充分认识网络在线提取在生态打击、持续打击、回流打击中的重要战略作用。  相似文献   

3.
纪检监察机关在渎职侵权犯罪控制中存在的问题表现为主动查处不力、监督制约不力、打击惩处不力、牵头协调不力。纪检监察机关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反渎职侵权犯罪的整体合力;强化宣传教育,筑牢抵制渎职侵权的思想道德防线;强化监督制约,以有效监督规范权力依法正确行使;加强制度建设,构建防止渎职侵权犯罪的长效机制;深化管理制度改革,从源头上遏制渎职侵权犯罪的发生;加大惩治力度,形成打击渎职侵权犯罪的高压态势。  相似文献   

4.
涉网犯罪在刑事案件发案中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利用网络为犯罪提供各种服务的刑事案件越来越普遍.文章结合各种形式的涉网犯罪,对涉网犯罪案件利用网络寻找犯罪对象、准备犯罪工具、联络同伙、实施犯罪、销赃等情况进行仔细剖析,帮助侦查人员了解涉网犯罪,发现犯罪与网络具有的联系,为研究涉网犯罪侦查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网络性侵未成年人案件频发,目前存在办案机关调查取证难、被害人维权难与被害人获得赔偿难等问题,给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工作带来挑战。我们应坚持“依法从严惩治性侵未成年人犯罪”司法政策,以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为中心,不断强化网络平台主体责任,延伸检察机关检察职能,发挥检察机关在法治宣传教育、打击网络性侵等方面的职能,以司法保护助推“五大保护”,增强未成年保护工作合力。  相似文献   

6.
网络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及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网络不良文化的传播 ,导致青少年心理扭曲 ,并加快犯罪的进程。具体表现为 :网络传播西方价值形态文化 ,影响青少年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网络的淫秽站点泛滥 ,对青少年危害极大 ,导致青少年性犯罪与暴力犯罪增加 ;网络暴力文化的传播 ,对青少年的行为产生误导 ,导致校园暴力和有组织犯罪的增加 ;网络散布仇恨情绪 ,宣扬恐怖主义以及其它邪恶思想 ,使青少年中毒至深。受网络影响 ,传统的青少年犯罪形态发生了新的变化。为有效地防范与控制网络条件下的青少年犯罪问题 ,应发展良好的网络文化 ,引导主流的文化氛围 ,培养青少年正确的网络伦理道德 ;完善刑事与行政立法 ,对网络不法行为进行科学的界定 ,为有效打击青少年涉网犯罪提供法律依据 ;建立专门化的网络执法机构 ,有效地防控青少年涉网犯罪 ;立足教育和引导 ,重在预防 ,通过综合治理进行防范  相似文献   

7.
通讯网络诈骗犯罪作为一种新型犯罪,案件侦破率极低,存在侦查难、预防难等问题。首先要从宏观上完善立法,为打击该类犯罪提供法律依据;其次完善侦查手段和措施,以切实解决立案难、抓捕难等问题;最后要完善相关配套措施,以切实形成合力,以期更好地为公安机关破获此类案件服务。  相似文献   

8.
“洗钱”犯罪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犯罪,并呈发展趋势。由于各国在立法上对“洗钱”犯罪的界定不同,因而在司法实践中采取的措施也不同。与国际社会其他国家相比较,我国对“洗钱”犯罪界定的涵义狭窄,并缺乏专项立法,导致对“洗钱”犯罪打击的力度小。为此,应吸取国际社会相关国家的先进经验,实施专项立法,并加强国际间合作,增强对“洗钱”犯罪的打击力度。  相似文献   

9.
《中国妇运》2009,(7):46-46
全国妇联、中央综治办、公安部、民政部、交通运输部、铁道部等部委日前下发通知,要求联合开展“2009儿童安全成长行动”,通过广泛覆盖、深入社区、强化宣传等方式,增强群众的安全意识,特别是提高流动人口预防儿童拐卖、识别拐卖犯罪的能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全国公安机关打击拐卖儿童、妇女犯罪专项行动”,共同为儿童安全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0.
恐怖主义犯罪呈现出人员流动复杂化,犯罪策略灵活多变,袭击手段简单易用并转向高科技,恐怖组织人员呈现低龄化、复杂化,恐怖活动高发地区未变、蔓延区域在增加,暴恐袭击目标扩大化等新趋势。这些对安机关的情报收集和研判能力、城市反恐防控体系、城市恐怖主义犯罪打击机制形成了挑战。我国应完善防范和打击恐怖犯罪和极端主义犯罪立法,织密城市反恐怖情报工作"局域网",打通情报共享与协作的"互联网",以重点单位、场所为结点构筑城市恐怖活动预防与打击网,同时利用现代科技和发挥群众在城市反恐中的作用,以预防与打击恐怖主义犯罪。  相似文献   

11.
连日来,河北省廊坊市公安局开展了以打击“两抢一盗”等多发性侵财犯罪为主攻方向,以打击黑恶痞霸犯罪、打击涉枪涉爆违法犯罪、打击涉毒违法犯罪、缉捕重大在逃人员等为工作重点的“京畿亮剑”行动,行动中,全市公安机关将打击“两抢一盗”视为一次大考验、大锤烁,有针对性地加强对易发案部位、高危地区、高发时段和地段的打击、防范工作。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河北省邯郸市出现了一些以专人组织,瞬间集合、收取“出警费”替人“平事”为特点的“地下110”新型违法犯罪团伙。这些团伙成员通过聚众斗殴。寻衅滋事等违法手段,大到强索债务、报复他人、强抢工程,干扰基层民主。选举,小到插手车辆剐蹭,宅基。争水抢电等民间纠纷,“出警”速度甚至超过警方的110。邯郸市警方虽然一举铲除了以李发林涉枪黑社会团伙为代表的64个新型犯罪团伙,为打击此类新型犯罪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但新型犯罪团伙的趋势性,苗头性。社会危害性和如何创新打击机制等方面,仍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正>电信网络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电信网络技术,通过远程、非接触等方式,诈骗公私财物的行为。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产业的高速发展,以电信网络诈骗为代表的涉网新型犯罪越来越突出,危害越来越严重,造成的损失连年大幅度上升,已成为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不断深入,以"套路贷"为代表的新型犯罪活动成为打击的重点,此类案件受害人数众多、涉及面广,往往与黑恶势力交织,极易诱发各类暴力性犯罪和群体性事件,严重影响经济金融秩序运行和公民人身财产安全,进而影响社会稳定。但因为此类犯罪常常打着民间借贷的幌子使得侦查机关难以对其甄别、打击和防范,本文在对"套路贷"犯罪的特点和手段流程做出解析基础之上,提出针对此类犯罪的甄别、打击和防范对策,以提升侦查打击效能。  相似文献   

15.
对一起网络盗窃案件的作案手法进行分析,详细论述新型网络犯罪案件与前置犯罪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的紧密联系,揭示新型网络犯罪背后黑色产业链条的犯罪态势,为全国有效打击此类犯罪提供侦查思考。  相似文献   

16.
作为犯罪预防的一个重要环节,我国治安预防工作包含着丰富的犯罪学思想和特征,主要是以科学分析犯罪原因和犯罪规律为前提,承认犯罪的可知性,注重调查研究;在正确认识犯罪原因的基础上,以公安机关为龙头,组织多种社会力量进行综合治理;在处理打击与防范的关系上,强调“控制”的作用等。犯罪学理论与犯罪预防实践的紧密结合,正在使我国的治安预防工作逐步走向合理化。  相似文献   

17.
阵地控制是侦查机关依靠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及行业协会、有关单位或组织的协助,为发现犯罪或查缉犯罪人、搜集犯罪信息而对犯罪人经常涉足、利用、或犯罪发生较多的行业、场所进行公开或秘密控制的一种需要长期经营的基础性工作。当前阵地控制存在不少薄弱环节,要通过主动进攻,迅速占领新生阵地;完善布局,全面强化日常管理;形成控制网络,突出重点,主控犯罪滋生源头;整合资源,形成最佳控制合力等对策来建立打防控一体化的新型阵地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18.
国外打击有组织犯罪的措施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近几年我国公安机关打掉的黑恶势力看,一些地方黑恶势力之所以能够发展坐大,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有些地方党政司法干部包庇、纵容甚至直接参与黑恶势力的犯罪活动;一些地方的党政领导不愿或不敢承认本地存在黑恶势力,群众也慑于黑恶势力的淫威不敢配合公安机关的打击行动。本文通过介绍国外打击有组织犯罪的成功经验,希望对我国的“打黑除恶”专项斗争能有所借鉴。   有组织犯罪是国际社会公认的最高犯罪形态,被联合国大会称之为“世界三大犯罪灾难之一”。美国、意大利、俄罗斯、日本、德国及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等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19.
<正>利用互联网实施犯罪是世界性问题,当今中国深受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之害,大洋彼岸的美国也同样受到涉网犯罪(主要指电信网络诈骗)的严重侵害。虽然美国的国情、社情与中国不同,且对网络犯罪的认定与分类也有差异,但其建立全国统一的互联网犯罪投诉中心(IC3)应对涉网犯罪等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20.
地域性团伙犯罪,是以一定的地缘关系为纽带,纠合、流窜实施的,以侵财为主要犯罪目的,犯罪手段具有一定地域性的团伙犯罪,是当前历史条件下团伙犯罪的新动向。打击地域性团伙犯罪要从“整体防控、规模侦查、精确打击”的思路出发,着眼于打击的彻底性、策略性和有效性。实践中,侦控实效有赖于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刑事情报信息及公安协作机制等方面的建设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