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朋友的父亲病重,得到消息后我决定去医院探望。其实,父亲对我来说是个陌生、无关的名字,何况又是朋友的父亲。我决定去医院探望,是想培养和朋友之间的感情。我和朋友正有一笔生意上的交易,成与败全看他的为人了。  相似文献   

2.
父亲的张望     
王宪中 《新青年》2005,(10):7-7
离家3年的朋友要从外地回来,朋友的父亲从早晨开始就趴在窗口向外张望,一直张望到傍晚朋友进家门。朋友无意间说起此事,却勾起了我对父亲的回忆。父亲养育了我们6个儿女,在艰辛的生活中,却把我们一个个像风筝一样从偏僻的村里放飞,每个子女回家的时候,他都要像朋友的父亲一样一直站在村口长时间地张望。记得我考上师范的时候,报到的时候是个雨天,父亲打着赤脚,背着几十斤重的行李送我到十几里以外的县城坐车,到车站后饭没吃,歇没歇,就在我迷蒙的泪雨中又走进了雨中。第一年寒假,在一个飘雪的晚上,我回到了家中,母亲说:“你父亲听说你要回来,…  相似文献   

3.
一位朋友告诉我,以前总觉得孝敬父亲的机会很多,所以,回父亲家的时候总想着找当年的发小、同学狂侃、疯玩。有一次,他听到父亲说起,好几个自己小时候都很喜欢他的长辈已相继去世时,他才猛然惊醒:自己和父亲在一起的时光已经可以用次数来计算了:父亲今年已经77岁了,假若父亲再活10年,  相似文献   

4.
令我敬畏的父亲 我并不想去打工,好不容易才放一个年假,我希望能和朋友一起开车兜兜风,或是站在百货商店的门前,一边聊着天儿、梳理着我们的小分头,一边看着新年里来来往往经过的女孩子.但我却不敢将真实的想法告诉父亲.生性敏感、胆怯的我害怕会因此而激怒他,看到他那双瞪圆的蓝眼睛及涨红的面颊……  相似文献   

5.
我的父亲     
前些年,我常常梦见父亲,近几年梦不见了。父亲和他所参加的抗日战争,似乎已经成了非常遥远的被人忘却的梦。昨天一位年轻的朋友,看我的专题录像时,见到我父亲年轻时一张黑白照片:父亲抱着两岁的弟弟,我呢,大约五六岁,光着肚皮儿站在他身边。父亲身穿长衫马褂,圆方形的脸,两只明亮的大眼,  相似文献   

6.
六岁幼童,成了小"乐器王" 南卫东是安徽省濉溪县人,小时性格活跃,聪明伶俐.6岁那年,他迷上了民间乐器.他父亲是个老师,业余时在家吹拉弹唱,他坐在父亲旁边,被那优美的二胡迷住了.  相似文献   

7.
幽默精品屋     
《新青年》2003,(1)
残酷人生两个人在餐馆吃饭,桌上放着一杯热芥末。其中一个人认为芥末是甜的,于是舀了满满一勺放进嘴里,立即泪如泉涌。不过他紧闭嘴巴,没说一句话。他的朋友迷惑不解:“怎么了?”“我想起了我的父亲,就在2年前的今天,他上吊了。”他的朋友安慰了他一番,也舀了满满的一勺芥末放进嘴里骤然,泪水如泉。第一位佯装无事地问他:“你怎么也哭了?”“我在想,你父亲20年前上吊的时候你为什么不上吊?”第二个答道迟钝有个农夫跌断了腿,去看医生。医生问他是怎么把腿跌断的,他说:“25年前,我在一个财主家当长工。有一天晚上,财…  相似文献   

8.
必要的删节     
一向精明的朋友在生意场上栽了个跟头,听说因为这甚至家庭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满以为朋友会唉声叹气一蹶不振的,我也很想找个机会安慰他一下.可当我见到他时,朋友却在他的办公室里忙碌个不停,脸上没有丝毫的失落.见我一脸的奇怪,朋友才笑着告诉我说,生活需要简单一些,忘却那些不快的往事是生活中必要的删节.  相似文献   

9.
父爱无言     
吴健 《新青年》2004,(9):14-14
父亲不是我理想中的父亲形象.我心目中一直渴望有这样的父亲,他儒雅,有一股书卷气.我很容易把与父亲年龄相仿的老师看作父亲.我一直以为父亲于自己是不可依赖的,一直以为正是父亲的不可依赖成全了我,造就了我,使我独自去面对,去解决.父亲不善表达,他沉默得近乎冷漠,但他一直是健壮的.直到有一天,在我不经意的一瞥间,忽然发现父亲老了.  相似文献   

10.
本分     
早上,接到父亲的传呼。我跑去回电话,父亲只是问问我的考试成绩。我说:“还行,都及格了。”隔着长长的电话线,我仿佛看到了电话那边父亲那心满意足的笑容。回到寝室,我心里很不平静。躺在床上,9年的求学生活历历在目。初一时,特别想家,但父亲并不常来看我。来了,也只是在我的寝室久久地站着而不说什么。那时候,交通不方便,往返的车只有1个小时的间隔。可父亲怕同学们看见他那洗得发白的中山装,从不去学校找我经常是在寝室搭地铺过一夜。为了能给我留下更多的零用钱,他最多只吃一碗廉价的面条,而且每次都吃得很少,并说“吃得很好。”他默默地…  相似文献   

11.
每天晚上下班之后,我都有半个小时的时间在父亲的冷饮店里帮忙。因为这一时段,会有许多刚刚放学的小学生来买冰淇淋,渐渐地,我埘这些稚嫩的面孔熟悉起来。有一天,我偶然发现橱窗外有一双眼睛。我仔细观察了一下,它是属于一个十一二岁的小男孩儿的。男孩儿穿着一件白色的背心,肩上斜背着一个老式书包。他盯着店里其他买冰淇淋吃的孩子,一脸羡慕。以后的几天,我总能发现那双眼睛。我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父亲看了看那个小男孩,没有做声。我对父亲说:“可怜的孩子一定是想吃冰淇淋,但却没有钱,我可以送一支给他呀。”但父亲却冷漠地摇了摇头。…  相似文献   

12.
1…… 他是我的同父异母弟弟. 母亲在我3岁时病逝,我5岁时父亲另娶,一年后的一个细雨绵绵的清晨,他出生了.是剖腹产,所以,他在医院里呆了5天.第六天早上,父亲送我上学时告诉我,今天下午他会去接他回家,可能会迟一些来接我放学,我说好的.但是,那天下午,直到夜色降临,父亲一直没有来接我,是老师把我送回家的,然后,我才知道,父亲出事了.  相似文献   

13.
《新青年》2009,(9)
父亲是在他生命的第49个年头上去世的,那一年,我正好考上大学.父亲得的是肺气肿.父亲跑了一趟官厅的医院,没几天就回来了.父亲说,那个地方,贵巴巴的,咱们住不起.  相似文献   

14.
巴山 《新青年》2005,(4):8-9
打从记事起,我就看出,母亲和父亲的关系不那么好。在家时,母亲总是一副冷冰冰的脸色,很难看到她与父亲说一句话,出了门更没有见她与父亲一起走过,更别说像别的父母每天黄昏时带着孩子散散步、逛逛街什么的。看到同龄的孩子与父母一起欢蹦雀跃、嬉戏打闹,小时的我时常有一种孤独的感觉。当父亲不在的时候,母亲不止一次问我,假如我和你爸分开了,你跟我还跟你爸。我每次都回答说,跟我爸!口气坚决而干脆。那时,我已明白母亲所说的分开过就是她与父亲离婚。楼下的小胖就对我说过,他爸妈是离了婚的,他跟着他爸一起过。我并不是受小胖的影响才那么…  相似文献   

15.
我十几岁的时候,父亲竭尽全力阻止我成为一个酿酒人.他一辈子都在为当地的啤酒厂酿酒,可是收入微薄,勉强维持生计.他的父亲和祖父同他一样,所以他不想让我也成为酿酒人,甚至连啤酒桶边都不让我碰.  相似文献   

16.
父亲     
父亲虽然个子不高。但在女儿眼里,父亲,是我一生也难以企及的高度。父亲生性豁达,坦诚正直。父亲以他老实持重的农民心地为人处世,从不曾有过什么算计别人的小心眼儿。父亲怜老惜贫,淳朴厚道,村人都说父亲是个好人。父亲虽没做过什么轰轰烈烈的伟业,但父亲平凡却不卑微。父亲用自己坦坦荡荡的半生,诠释着4个字———问心无愧。  相似文献   

17.
飞翔的学费     
初秋的天,有些热. 他走在前面,父亲离他不远,走在后面. "爹,别送了,回去吧."他回头看了一眼父亲.父亲没做声,继续跟在他后边."爹,你回去吧,我-个人能行."他有些催促父亲了.父亲含混地应了一声,停下了脚步.  相似文献   

18.
12岁那年我小学毕业,因为从课本上学到一些简单的自然、生物知识,我开始感觉父亲特别地愚昧,他一个男子汉大丈夫,竟然在家里供了一尊泥巴做的观音菩萨,而且每逢重大节日和有什么重要事情,总要摆个供品磕头烧香祈祷一番.我知道父亲的这些行为就是迷信,而我记忆中第一次被父亲的痛打,就是与父亲的迷信有关.  相似文献   

19.
祁媛  丁帅 《新青年》2006,(9):15
那年夏天,我们6个好朋友--3对恋人,从同一所学校毕业,分别走上了不同的人生历程.我和子帅,在经历了激烈的情感斗争后,走到了一起.子帅不顾父亲的反对,从他的家乡来到我所在的小城工作;冰冰和阿伟,凭借家庭的力量,令人羡慕地双双分配到了省城;而本是同乡的晓帆和建辉,出人意料地分开了,晓帆去了沈阳,建辉回到了家乡.  相似文献   

20.
阿瞳 《新青年》2006,(8):48-49
1.很久以前,那还是我用w in98的时候,有一次,我玩游戏把电脑系统弄崩溃了。因为我是电脑白痴,朋友介绍了一个高手来帮我修电脑。他看了一下电脑,问我有没有98盘,我说没有。他想了想,叫我把客厅里的电话机拿给他,我很奇怪,修电脑要电话干什么?但人家是高手,我也不好说什么,就把电话机拔下来交给了他。他把电话线空着的一头接在电脑的一个插孔内,然后进入了dos系统,然后就开始在电话上不停地按,他按的速度非常快,但是只按0和1两个按键,我搞不懂这有什么用,但也不敢多问,看了半个多小时,他还是不停地按这两个键。我渐渐地有些困,我问他这东西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