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苗岭灵芽——都匀毛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清  九斌 《工会博览》2006,(17):70-70
西湖龙井茶,中国第一名茶,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曾四次驾临龙井茶区,亲题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三代领导人以及刘少奇、朱德、陈毅等开国员勋都多次来到龙井茶产区,并且指定西湖龙井茶为国宾礼茶,从而奠定了西湖龙井为茶中至尊的地位。西湖龙井茶生长于有天堂美誉的西子湖畔,钟山川之灵秀,凝草木之精华,聚历代茶人之智慧,得众多文人墨客之呤咏,又因茶自身的“俭、散、和、雅、美、静”加之精细的加工工艺和独特的品质风韵形成了龙井茶著称于世的四绝即:“色绿、香郁、味甘、形美”独精于茶理的明朝人许次纾在  相似文献   

2.
新世纪头十年里,美西方有“十个没料到”:一没料到昔日所谓冷战的“胜利者”成为今日的“失落者”;二没料到苏东剧变后,却“反常地标志着西方阵营的困境及其在世界领导地位下降的开始”;三没料到俄罗斯会‘‘抵抗西方势力和西方价值观”最后弃西方而去;四没料到新兴大国如此快速进入世界舞台中心;  相似文献   

3.
福祥  九斌 《工会博览》2006,(19):67-68
马连道主路长1500米,南北贯通,是近年内新兴的、有浓郁特色的商业区,有“京城茶叶第一街”的美誉。这里具有成规模的茶叶市场7个,汇集了中国茶叶主产区的商户1000余家,年销售额十几亿元,不仅在全国茶叶市场上占据重要的份额,在国际茶叶市场上也是名声鹊起。这条街上孕育和成长起来的许多茶叶品牌,勃勃生机,已经具备了在国际市场上与一些国际知名品牌一争高下的实力,正逐步走向国际市场,渐渐形成了与洋品牌在国际茶叶市场上共舞的态势。  相似文献   

4.
汉语的奇迹     
汪刚强 《法制博览》2011,(18):74-74
据说,老外学汉语,一个个都感觉头大如斗。据说有老外搞不清楚“大跃进”是怎么回事,于是就请教于中国人:“你们历史上有个狠狠的一跳是什么意思啊?”还有老外奇怪:“中国队大胜美国队,中国队大败美国队,怎么就是同样的意思呢?这不是欺负人嘛!”  相似文献   

5.
解放前,广州市面上常出现一个“神农氏”。只见他上身裸露,颈悬布块(俗称“口水肩”),下穿短裤,外围树叶,纹身赤脚,左手执一个木牌,上书“神农茶”三个大字,右手拿着一枚铜铃,踽踽而行,边摇铃,边高唱。歌曰:“神农茶,神农茶,癍痧发热有揸拿(即有把握),不妨买包“神农茶”!”歌词通俗易懂,妇孺可唱。经此一招之后,“神农茶”顿时身价十倍,名传遐迩,竟致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相似文献   

6.
《南风窗》2016,(1)
正喝茶是一种生活方式,快节奏的奔走日常让我们更多地希望,即便是普洱紧压茶也能"拆"出时尚、便捷的体验:我们希望普洱茶,能像其他健康饮料一样,哪伯是在匆忙的上班路上、紧急的会议间隙,也能够轻松乐享,撕开一包,丢进杯中,就能喝到上好的普洱,品到慢时光的滋味。普洱茶被誉为"时间的玫瑰",资深普洱茶粉丝余秋雨先生在其出版的《极端之美》一书中,甚至将普洱茶和昆曲、书法并列,赞其为中国的极端之美,极尽描绘普洱茶在空间、人文、时光里的独特魅  相似文献   

7.
解放前广州的茶寮多建于近郊通衢大道处,用竹木茅草建成,专供来往行人歇脚喝茶、小吃休憩,很有地方特色,堪称旧广州之一景。那时,有下例四间茶寮至为著名,俗称“四大茶寮”。东郊的“新旗亭茶寮”,位于白云山百步梯下(后迁沙河大街),两屋竹木结构,以白云山“山水岩茶”与“沙河粉”招徕顾客,地道白云泉水磨制的沙河粉,渭爽甜冽,加上山水岩茶,确有吸引力,故很受过往旅客欢迎。西郊的“泮溪茶寮”,位于荔湾泮塘仁威庙附近(今泮溪酒家附近).茶寮建于水塘之中,红栏绕阶,浓荫匝地,四周绿水盈  相似文献   

8.
1996年,是中国盛产畅销书的一年。而《中国可以说不——冷战后时代的政治与情感抉择》可以说是领畅销书之先,成为1996年最为炙手可热的一本畅销书。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在5月把这本书匆匆抛出市面后,海内外媒介大面积炒作,读者蜂拥抢购,书摊一摆即空,这种热闹场面是多年来从未出现过的。许多评论家指出,《中国可以说不》正好迎合了近年来中国日益高涨的民族情绪。由于中国经济的攀升带来的国际中的角色转换,也由于美国挥舞起“最惠国待遇”和“人权”大棒并对中国  相似文献   

9.
大楼同一,门口各异。茶客们称这是一条“中英街”。国营这一边近段时间在舆论方面可是出尽了风头。晚报头版的一篇长文章就认为,“闻名全国的广州酒家”“发现了一个强劲的竞争对手”。有茶客按图索骥寻上门来, 茶过三巡,他摸出晚报向服务员询问道:“不是说你们胜利宾馆酒楼的‘礼貌茶’很吸引人吗?刚才添水时怎么给遗漏啦?”服务员(?)了(?)嘴:“你走错门了。”看看外边的月亮不是坏事情位于广州沙面的这一幢楼其实在1986年以前全属国营,后来多了一个姓氏也许不是它的初衷。那一年,国家紧缩银根,正投入装修阶段的这幢楼在资金方面显得捉襟见肘。  相似文献   

10.
正茶虽有益健康,但错误的饮茶习惯却会带来相反的结果,"不勤洗茶杯"就是最常见的一种。没有喝完或放得时间较长的茶水暴露在空气中,茶叶中的茶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位“漂流”在世界各地的中国诗人,对于故乡、诗歌、中国文学有着怎样的理解?在儒教文化的背景里,怎样“吐露真言”?对此,郑单衣有一份他独特的问卷回答。——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的头十年,国际形势进入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中国在全球经济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之笔。在这辉煌的十年里,中国在经济总量上先后赶超意大利、法国、英国和德国。2011年2月14日,日本公布的经济数据证实中国又超过日本,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成为全球经济总量排行榜上的“榜眼”。  相似文献   

13.
正茶不仅是健康饮品,也是美容护肤的极佳材料。如,茶叶中的咖啡因能收缩血管,减少肿胀,缓解眼疲劳;将半杯水煮沸,加入洋甘菊茶,浸泡10分钟后再加入1/4杯橄榄油,然后用梳子蘸茶油混合液梳头发,可起到去除头皮屑、滋润头皮的作用;茶叶中的鞣酸可起到收敛剂的功效,因此用  相似文献   

14.
曹海英 《工会博览》2006,(20):31-31
2006年1月,湖南文艺出版社的小说《青瓷》面世后,很快赢得了众多读者的青睐。《青瓷》生动地再现了当代中国商人对“关系”的顶礼膜拜和娴熟运用。有读者评价:“读这本小说时常会听到碎裂声——人生价值毁灭……”;“这是一部难得的都市小说,作者有着独特的生活经验和文化想像,他通过鲜活的人物、精彩的故事、幽默的语言为我们精心绘制了21世纪初中国生活的《清明上河图》。”短短几个月时间,《青瓷》被印了11次,至今已累计销售10万余册。这无疑使该书成为了今年出版界小说类图书的一道风景。  相似文献   

15.
在我与太太初筑爱巢的那个年代,人们的“奋斗目标”是家里有“三转一响”(单车、风扇、手表和收音机),不过,都市人早几年就把这些“奋斗目标”扫地出门了。如今我上班回到办公室,泡好一杯茶,总是听到同事们叽叽喳喳地谈论家中的“大屏幕”彩电如何清晰、“发烧级”音响怎样悦耳……渐渐,我感觉自己矮了一大截。唉,我家还是只有那台老得掉牙的国产小彩电,就别说什么音响、镭射影机了。这怎不令我在同事面前缩头缩颈、退避三舍呢?终于有一天,我受不了这种煎熬。跑回  相似文献   

16.
1968年,美国费兰克·奥尔特上尉领导着一个“假想敌机训练”小组。几年后,这个小组便以“神炮手”而著名,随后,又诞生了闻名世界空军的“侵略者中队”。20世纪末,海湾战争开创了空中攻击赢得一场战争的先例,于是,一个崭新的作战模式——空地一体战,成为军事专家瞩目的特点。中国的“爱德华基地”这是一片神秘的土地。有专家称它是中国的“爱德华基地”。爱德华空军基地于1951年建在美国临太平洋加利福尼亚州莫万夫荒漠西部边缘。是世界上最大的飞行训练中心,同时,也是闻名世界的美国空军从事航空和航天技术研究与发展的管理、计划及实施部门。于是,中国的“爱德华基地”,便成为飞行员神往的“空中沃土”。  相似文献   

17.
尊严     
这似一个虚词,可分量很重。当马寅初老先生的《新人口论》被从上到下雷霆万钧地打压时,他面对苍生岁月,昂着头。另有一位美籍华人,几年前在参加一次国际冰雕大赛时,在许多国旗里没有找到中国国旗,去质询才知因为政治原因中国未被邀请。他转而对主办者说:“那我代表中国。”别人为之吃惊。他坚持己见,否则就撤作品。后来,他获奖后,奏响中国国歌升起中国国旗。 帕斯卡说:我们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  相似文献   

18.
英国《每日电讯报》称:“马俊仁教练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中国的民族英雄。”中国的一位文学编辑在看完赵瑜的《马家军调查》后说:“为什么中国体坛就没有一个真正人格完美的当代英雄?”从1998年5月开始,由《马家军调查》引发的文化震荡已远远超出文学和体育的范畴,而波及到政治、经济、社会心理等各个方面。我从赵瑜书中获得的印象是:1.马家军  相似文献   

19.
红黄蓝于1998年创建中国第一家亲子园,并率先提出“亲子园”这一名词,首创0-6岁一体化早期教育模式.红黄蓝坚持以质量为己任,以创新为核心,经过17年的发展,先后创建红黄蓝亲子园、幼儿园、竹兜家庭教育产品、芭拉乌拉社区教育文化项目四个服务品牌,凭借标准化管理和独特、系统的教科研优势,将红黄蓝发展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一体化、综合性教育机构.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远古就有大禹殚精竭虑治水的传说,东方文化的特质正是在理水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鲁迅著名的《故事新编》里,就有《理水》一章。 每年七八月份,随着炎夏来临,随着洪波涌起,整个中国大地都会被水情或旱情牵动——从中医的角度,我们仍属“水火不调”的国度。 古人常盼“河清”、“河晏”。古人没想到,今人的希望已返回根本——“河流”!多少河道已聚成沙丘,无水可流。 中国是缺水的,但我们更应明白:中国也是费水的! 中国糟糕的水环境固然有外部原因,但人为因素起了相当大作用,而水资源的落后管理、功能失调则负有直接责任—— 中国按流域水量、水质、水文环境的统一管理至今尚未建立; 中国至今尚未实行对地下水使用的统一规划和监管; 中国城市污水处理率不足5%; 全民节水意识亟待培养…… 一个低效的管理系统,面对巨大的问题,无力选出最优解决方案,于是,修水库、跨流域调水便成为政治层面各种利益考量后的选择。 面对年年如期而至的水灾,我们依然在依靠传统农业社会中行之有效的“大动员”进行应急性解决。行洪区的人民不得不成为“舍家为国”的群体,而他们理应得到补偿,目前还缺乏足够的法侓保护。 在2003年的这个夏天,我们有理由——向更先进的技术要水;向科学高效的管理要水;我们有理由在理水之中,期待新人与新治。 我们将构筑一个和谐的未来水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