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5 毫秒
1.
张玉东 《党课》2010,(7):97-99
案例: 2009年4月11日中午,安先生及其朋友一行4人到某酒店吃饭,结账时发现总消费金额为193元,其中含消毒餐具费6元。酒店经理解释说,这6元是消毒4套餐具的费用,每套单价1.5元,凡经常进饭店吃饭的人都应明白。双方言语不和,发生激烈争执。随后,安先生以酒店方侵犯了自己知情权为由,一纸诉状将其告上了法庭,要求退还该6元消毒餐具费,并赔偿通讯费、交通费共计30元。  相似文献   

2.
涉民新政     
正我省新消保条例颁布执行新修订的《黑龙江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已于3月15日起施行。《条例》中新增加了对餐饮企业收取餐位费、开瓶费、消毒餐具费、包房最低消费,经营者欺诈行为,销售带有有机、绿色、无公害标志以及地理标志等认证标志商品的经营者等违规行为的规定。今后餐饮经营者若收取餐位费、开瓶费、消毒餐具费、包房费等不合理费用,将面临最高3万元的罚款。  相似文献   

3.
程先生和朋友到香香餐厅就餐,程先生结账后和服务员发生争执。程先生认为餐厅不应收取消毒餐具费,要求餐厅退还这一费用,却遭到餐厅方面的拒绝。程先生将香香餐厅告上法庭,要求餐厅退还6元消毒餐具费。  相似文献   

4.
《奋斗》2019,(21)
正【基本案情】邓某某在J市C区中心塔小区从事烧烤店经营。2017年1月5日,J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接到举报电话,称该烧烤店向消费者收取炭位费。1月11日,J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向烧烤店送达了责令改正通知书,责令立即停止收取消毒餐具费及炭位费。3月6日,该局再次接到反映该烧烤店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顾客到餐馆吃饭总会看到摆在桌上的餐具被封上了一层塑料膜,而使用这种餐具,消费者需要支付1元钱左右的费用。按照餐馆的说法,收费是因为餐具是经过消毒佥司集中清洗消毒之后才包装的。  相似文献   

6.
编辑同志: 现在市民到不少饭店或者高档餐馆消费时,总是会使用消毒餐具。刚开始我也没注意,以为消毒餐具是饭店或者餐馆自己提供的,可时间长了才发现无论中高低档餐馆,都普遍采取这种餐具提供方式。而且结账的时候,  相似文献   

7.
1.煮沸消毒法适用范围:棉布类、文具、餐具等煮沸能使细茵的蛋白质凝固变性,一般15—20分钟即可,同时沸水水面一定要没过所煮的物品。  相似文献   

8.
公安部门:户口登记项目变更更正费,弃婴收养入户费,寻人查询费,办理居民身份证加急费。劳动部门:劳务许可证费,待业证费.转非手续费,服务费。铁道部门:车票附加费,票签服务费,窗口预定票费,列车卧铺服务费,团体旅客加挂服务费,加挂车补卧服务费,货物安全押运费,剪票费,软座候车费,旅客提前进站费,站台开水费,候车服务费,站内厕所收费,列车开水资.中转签字费.客票座号费,卧铺消毒费,危险口检查费,餐车座椅维修费,茶座治安费,列车超员凳费,列车加辅费,列车边座费。交通部门:客轮旅客洗澡费,客轮旅客卧铺加价…  相似文献   

9.
每天早晨五六点钟,安先生就“上班”了。他的工作地点就在距白宫约两百米远的街道边。安先生的货摊是向市政当局申请来的。在华盛顿、纽约等美国许多城市的一些重要景点周围和主要街道上.市政当局都会规划出一些露天的摊点让民众申请,甚至在白宫和国会等国家机关周围,也有数十个这样的摊点。  相似文献   

10.
邓云琦 《实践》2013,(9):35
家住科右中旗某小区的安先生,经常在深夜被隔壁单元楼内此起彼伏的弹琴声扰得无法入睡。虽然安先生多次找小区物业反映此问题,物业方面也进行了多次劝说,但时隔几日,夜晚的弹琴声依旧不绝于耳。无奈之下,安先生将隔壁刘女士诉至法院,要求其不要在夜晚时间弹琴打扰别人的休息。法官在案件调查过程中了解到,  相似文献   

11.
2007年5月1日,安先生骑摩托车到某超市买东西。他按照存车管理员的要求,把摩托车停放到超市门前指定存车处,并上了锁。当安先生买完东西走出超市时,发现摩托车不见了。他找到超市保安处,并拨打了110报警。后来调出监控录像,发现摩托车被一名陌生男子骑走了。安先生多次要求超市赔偿屡遭拒绝,他将超市告上了法庭。  相似文献   

12.
竹、木筷     
《学习导报》2010,(9):47-48
毛泽东一生只用竹筷、木筷吃饭,从不用高档的金银筷或象牙筷。刚进北京时,毛泽东经常在中南海的家里招待来访的客人。有一次,他要在家里招待几位国民党起义将领,嘱咐工作人员准备一下。负责准备工作的是卫士李家骥,因为毛泽东家的餐具实在难登大雅之堂,几双竹筷子霉变后黑乎乎的,怎么洗也洗不干净,他就从招待科借了一套餐具,其中包括几双象牙筷。开饭前,毛泽东来到餐厅,见到了餐桌上的象牙筷,顿时脸色一沉,大声说:“谁让你们摆的?!赶快撤下去!”  相似文献   

13.
竹、木筷     
《新湘评论》2010,(9):47-48
毛泽东一生只用竹筷、木筷吃饭,从不用高档的金银筷或象牙筷。刚进北京时,毛泽东经常在中南海的家里招待来访的客人。有一次,他要在家里招待几位国民党起义将领,嘱咐工作人员准备一下。负责准备工作的是卫士李家骥,因为毛泽东家的餐具实在难登大雅之堂,几双竹筷子霉变后黑乎乎的,怎么洗也洗不干净,他就从招待科借了一套餐具,其中包括几双象牙筷。开饭前,毛泽东来到餐厅,见到了餐桌上的象牙筷,顿时脸色一沉,大声说:“谁让你们摆的?!赶快撤下去!”  相似文献   

14.
如今,出外就餐时使用一次性筷子已经成为很多人的习惯.在人们眼中,一次性筷子使用方便、清洁卫生,尤其是在没有消毒设备的小餐馆吃饭,更是首选餐具.  相似文献   

15.
一位多年在上海开饭馆的农民朋友对我说,从事经营活动在青海和上海面临的环境有一些不同。我问朋友区别在哪里?朋友说最大感受是在那里做事有归属感,当地人很尊重他们,像他们这种小本经营的店铺基本上免去一切税费,除了卫生上有要求外,只要守法经营,其他执法人员很少光顾。执行政策也很有人情味。他的饭馆正好在市区改造范围,需要拆迁,城建部门没有拿出强拆的架势,而是派人反复做他的工作,并提出补偿14万元饭馆转让费,经济上保证经营者不受损失。考虑到饭馆刚开业不久,  相似文献   

16.
面孔     
《廉政瞭望》2012,(7):8-8
王绪坤:“最牛消保处长” 这两年,从“炮轰”锦湖轮胎、整治吃费手机、取缔餐具收费、叫停商场返券、揭开美容骗局.到眼下最热的“叫板电信”要求按秒收费……哈尔滨市工商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处处长王绪坤,以敢打并打赢有影响的消费保卫战走红网络,被称为了“最牛消保处长”。他经常是豁出身家性命为消费者维权,消费者却不敢出头,这样的现状,不禁让民间为他叫屈。  相似文献   

17.
陈云上学不久.因家里生活拮据.无力继续供他读书.便辍学在舅舅的小贩馆做杂工。当地有名望的进步教育家、练塘公立颜安国民小学的校长杜衡伯是饭馆的常客。一天,杜衡伯又到饭馆喝酒,  相似文献   

18.
正热水烫碗筷须具备两个条件不少人在外出就餐时,习惯用热水烫碗筷消毒,然而这样做真的有用吗?高温消毒要真正达到效果必须同时具备温度和时间两个条件。如果想杀死餐具上的微生物,要用刚刚烧开的开水,温度达到100℃,而且持续时间不能少于30秒,这样才能对细菌、病毒产生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刚满20岁的小曾是湖北省仙桃人,在武汉市首义园一家饭馆打工。8月5日晚洗盘子时,小曾右手的大拇指和无名指不慎被摔破的盘子割伤。由于伤口较深,血流不止,在厨房一起工作的工友立即将他送往离饭馆一街之隔的武汉市第三医院。  相似文献   

20.
《廉政瞭望》2011,(22):26-27
象征社会中坚的一国之财富精英,正降落至一个精神和财富双层游离的境地。 2011年5月的一天,“猫哥”将新买的跑车泊入车位,步入一家饭馆。饭馆内,一帮朋友已经等得不耐烦。一个朋友谈起了高晓松酒驾被拘的新闻。“猫哥”对此似乎不以为意,转过头问起正在一边玩耍的朋友女儿的名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