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都离不开世界市场和世界经济。市场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选择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把市场经济活动的舞台从国内市场延伸到了跨越国界的世界市场,把各国的国民经济融合为一个世界性的经济,形成了一种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在全面总结改革开放经验的基础上,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的对外开放的主要方面作了系统而深刻的论述。《决定》指出:“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若干问题的决定》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明确地提出要大力培育劳动力市场,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这一目标的确定,一改以往计划经济条件平均劳动力资源配置方式,将对传统的经济体制、用工制度等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就目前国有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劳动关系现状来看,劳动关系日趋多元化、复杂化,局部尖税化,这也是目前劳动制度全  相似文献   

3.
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立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经济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邓小平同志带领全党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下面就邓小平经济思想主要内容作几点概括。第一、“经济体制转变”论。总结十多年来的改革目标,在经济体制上,就是要把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在这个转变过程中,邓小平带领全党不断明确社会主义经济中计划和市场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从根本上破除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决定》是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为了深入学习、领会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我刊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地与政府管理”为主题,在湖北省党校暨行政学院系统进行了论文征集活动。现将部分优秀论文摘要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确立了资本市场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发展资本市场的体制保证,发展资本市场又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涵,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7.
新论荟萃     
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92年9月的十四大。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改革的目标,这与东欧改革者在70和80年代所进行的“模拟市场”的“市场社会主义”是不同的。在中国的市场经济里,市场经济是目标。 第二阶段是1993年11月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的历史性决议,以建立市场经济为目标,在改革战略、以法律为基础的体制、建立市场支持性制度、产权和所有权的四大关键  相似文献   

8.
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为人们展现了从旧经济体制向新经济体制过渡的宏伟蓝图,是我们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行动纲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新的运行机制打乱了旧的平衡,只有在运动中建立新的平衡,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把它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最近,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开创性的伟大事业。这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上的新突破,对于我们高等法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将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正确认识与处理高等法学教育的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对高等法学教育如何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推动  相似文献   

10.
我国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把党的十四大确定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加以系统化、具体化,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规划,是九十年代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行动纲领。在《决定》的指引下,我国的改革已进入整体推进与  相似文献   

11.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 下简称《决定》)把完善农村土地制 度作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的一个问题提出来了,而完善征地 制度是完善土地制度的一个极其重 要的方面。  相似文献   

12.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不是法治经济呢?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作出了明确回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这一论断,既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就的肯定,也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治建设成就的肯定,同时也暗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治建设还不很完善。因此四中全会《决定》强调,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基础,因此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最重要的是推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法治化。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把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保障制度作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关系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正>《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在制定负面清单基础上,各类市场主体可依法平等进入清单之外领域"。专家普遍认为,《决定》提出把负面清单管理方式推广到国内市场,平等适用于国有和非国有、内资与外资企业,表明中国以开放促改革、建设高水平市场经济体制的勇气和决心。这不仅是市场准入方式的改革,更是政府管理经济方  相似文献   

15.
法治: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制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一种经济体制的存在与运行都具有一定的制度安排。法治作为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制度安排 ,是现代市场经济区别于其他经济体制的根本所在。强调这一点 ,对于我们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着特殊的意义。在此分析的基础上 ,我们不难得出一些有关在我国进一步突出法治精神 ,建立法治政府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试论建立科学的政府行政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建立科学的政府行政机制秦瑞杰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指出,转变政府职能,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要求。我国改革的实践证明,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关键在于转变政府职能,而政府...  相似文献   

17.
谈谈现阶段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作用郗俊生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呼唤着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通过这场变革,将从根本上理顺我国经济活动的一些基本关系,充分调动和发挥...  相似文献   

18.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几个法律问题的思考马虎银,郑晓兰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质上是法制经济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把加强法制建设纳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规划。《决定》指出:...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正式使用了“劳动力市场”这个科学概念,提出了“改革劳动制度,逐步形成劳动力市场”的任务,这是我国改革理论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发展包括劳动力市场在内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  相似文献   

20.
中国作为一个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转型国家,政府管制是在建立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不断加强的一个政府职能。传统经济理论认为,自然垄断产业属于市场失灵领域,市场机制不能发挥作用,主张直接由国有企业实行垄断经营,以解决市场失灵问题。长期以来中国对这些垄断产业实行政府直接经营的管理体制。但新的理论与实践证明,国有企业垄断经营必然导致低效率,并强调在这些产业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