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胡涛 《发展论坛》2000,(11):63-63
自从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全面阐述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以来,全党掀起了深入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理论的热潮,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邓小平理论研究成果。由中共山东省委党校教授、山东省邓小平理论研究基地学术带头人商志晓撰著、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邓小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一书,就是以崭新的视角和独特的框架,深入研究邓小平理论和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的又一重要成果。   这部著作致力于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角度去理解和阐发邓小平理论,将邓小平同志的实践、…  相似文献   

2.
科学地评价任何一个理论的历史地位和作用,都必须将其放在一定的历史方位上,给以正确的分析。评价邓小平理论同样如此。党的十五大的最大贡献就是在邓小平同志逝世后,在世纪之交的关键时刻,以马克思主义的敏锐洞察力,从多个层面(从中国百年奋起的发展史,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史等层面),对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作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分析。学习党的十五大报告,认清邓小平理论历史方位,对于我们增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理论的创立,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具有伟大的里程碑式意义,历史和现实证明,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就是高举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就是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就是高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旗帜.今天,尽管历史条件发生很大变化,但邓小平理论仍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邓小平理论的价值是永存的.  相似文献   

4.
张德旺 《世纪桥》2008,(21):12-14
本文从奠基人和创立者两个概念的重大区别、邓小平理论发展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内涵等角度,强调指出邓小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者。  相似文献   

5.
最近 ,商志晓教授的力作《邓小平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已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这部长达 4 2万字的个人专著 ,视角之新颖 ,内容之厚重 ,透视出作者深厚的理论功力 ,完全可以称得上我国理论界研究邓小平和邓小平理论的上乘之作、精品力作。从多年从事邓小平理论教学与研究的一位理论工作者的角度说 ,这是一部使人期待已久、能够从中获得深刻启迪和思想教益的好书。《邓小平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一书 ,摆脱了以往分学科、分专题或从史的角度研究邓小平理论的传统思路 ,本着深入开拓、深化研究和提供新视角、进行新思考的愿望 ,将…  相似文献   

6.
将邓小平理论置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进行研究,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在于:促进邓小平理论研究向纵深发展,有助于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划清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有助于总结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成功经验,促进用科学理论武装全党战略任务的落实。  相似文献   

7.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改革与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的根本保证。高举伟大旗帜,需要我们确立多维视角,作出全面努力。从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角度深刻阐明高举伟大旗帜的历史的与现实的意义,这是党的十五大报告中的一个鲜明视角,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一个重要理论贡献。十五大报告深刻指出:“邓小平理论之所以能够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我们之所以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不动摇,是因为邓小平理论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水平,对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  相似文献   

8.
石国亮 《唯实》2003,4(6):14-18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这既体现了其内在的质的规定性 ,也从其发展史中得到了证明。能否正确认识并在实践中实现这一品质 ,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首要前提和关键。邓小平结合中国实际创立了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邓小平理论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创新精神。邓小平理论的创新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在当代中国的展现  相似文献   

9.
为切实贯彻落实中央《通知》精神,中国社会科学院对研究和宣传邓小平理论作出了进一步的规划和安排,重点是结合贯彻十五大精神,围绕以下几个重要方面,进一步拓展和深化邓小平理论的研究和宣传工作。 一是要深入研究和阐发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要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史,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和建国后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及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国际环境,透彻地揭示  相似文献   

10.
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我党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发展,是整体上的推进、阶段性的飞跃,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从新境界、新水平、新判断、新体系四个方面论述了邓小平理论的新风貌和新特点。第一,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来看,邓小平理论坚持马克思主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开拓了新的境界。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是行动的指南,同时又是发展的理论。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也在不断地发展创新。《共产党宣言》问世150年来,马克思主义从一个在欧…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的对外开放理论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坚持和发展。邓小平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新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立足于当代世界局势和基本国情,提出了“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的科学论断;基于对中国长期停滞落后历史教训的深刻总结,提出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的科学认识;顺应世界历史发展趋势,立足国情,在对外开放中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与中共历史学的关系,学术界已表现出越来越多的关注。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批研究成果陆续发表,在若干重要问题上取得进展。邓小平拓展了中共历史研究的领域和视野。邓小平的人物评价方法是中共历史研究方法在评价人物时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七一"讲话,对中国共产党处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方位给予了科学的界定.提出了解决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勾勒了新的伟大工程的系统蓝图--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始终以"三个代表"来要求党;从新的实际出发,以改革精神研究和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党领导人民进行了两次伟大革命,形成了两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这两大理论成果存在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首先,它们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其次,邓小平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坚持;再次,邓小平理论在许多方面发展创新了毛泽东思想。不能把邓小平理论和毛泽东思想对立起来,割裂开来。只有不丢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个根本,才能更好地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把握时代脉博,在理论上不断创新,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也为后人发展马克思主义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在坚持毛泽东发展观的基础上,结合新形势,提出了不少新观点,实现了对毛泽东发展观的理论创新。比较两代领导核心的发展观,对于更好地理解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发展理论及其对中国发展实践的指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南方谈话是邓小平对唯物史观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的典范。理解和把握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哲学意蕴对于我们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小康社会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90年代中期以来,理论界关于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小康社会思想的解释框架、小康社会思想的历史背景、小康社会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小康社会的实现条件、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意义、小康社会思想的理论价值等七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饭店业作为改革开放以来最早与国际接轨的产业之一,在中国旅游业发展中尤具特色。邓小平关于旅游经济的思想在中国饭店业的发展中得到重要体现,邓小平发展饭店业的思想理论与可行的操作方法,引领中国饭店业走上“非常规”的发展道路,加速了中国饭店业国际化进程,实现着邓小平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的创新精神,实质上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从实际出发,从事业和时代发展需要出发,打破僵化保守思想,大胆实践和试验,弘扬开拓进取、锐意创新的精神。江泽民坚持和发扬邓小平的创新精神,并结合新的时代特征,提出了比较系统的创新思想,把邓小平的创新精神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