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东杰 《唯实》2010,(3):14-17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其政策是国家公共政策最直接的来源,因此,公共政策的合法性将影响党执政的合法性。要提升公共政策的合法性,必须增强其公共性。途径是强化政府公共服务理念,完善规约政府行为的制度体系,推动公众参与监督政府的行为。  相似文献   

2.
民生问题事关社会公众的切身利益,是后金融海啸时代我国政府面临的最重要的公共性问题。政府在为解决公共性问题而进行行政制度创新的过程,因为行政制度机制设计的失误而导致了自身公共性的丧失和偏离。要解决民生问题必须紧紧围绕彰显和维护行政制度本身的公共性来展开行政制度的创新。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学说中蕴含着丰富的公共性思想。马克思恩格斯的政府公共性理念,以消解国家公共性异化,追求为着"人的解放"的真实公共性为根本旨趣。构建服务型政府,是中国行政改革和政府转型的重要取向和目标,在马克思主义政府公共性理念的指导下,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公共利益的实现为终极追求目标,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加强政府权力的法治约束与监督,建立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寻求公共性与效率的平衡。  相似文献   

4.
全华相 《探索》2006,(4):46-48
公信力是检验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试金石,是关系到执政党生存和发展的大问题。要提高党的公信力,必须确立正确的执政理念;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要把以人为本、全面发展作为检验执政绩效的根本标准;要把以人为本、全面发展作为检验执政绩效的根本标准;必须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5.
公共性是政策的核心价值,是保证政策过程和谐的正确价值取向。政策过程和谐既是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推动社会整体和谐的必要前提。公共性缺失是当前包括我国在内的所有国家政策常见的现象。所以,如何规范政策公共性,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更充分的要素,是当前我国公共政策必须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公共性是政策的核心价值,是保证政策过程和谐的正确价值取向。政策过程和谐既是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推动社会整体和谐的必备元素。但公共性缺失却是当前包括我国在内的所有国家政策常见的现象。所以如何规范政策公共性,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更充分的要素,是当前我国公共政策必须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基层政府的公共性仍然是传统"集权公共性"的延续,而所要构建的现代公共性一定是一种"分权公共性"。政府"集权公共性"的弊端在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中显露无遗。以苏州市X区政府为例,"大政府"大包大揽的公共服务提供方式造成了公共服务低层次的均等化;财政经费短缺及人力不足;购买公共服务力度较低;以及即使财政投入不断加大,民众获得感仍然很低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必须将政府传统"集权公共性"转变为现代"分权公共性"。构建基层政府现代"分权公共性"的具体路径包括: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强政府,大社会";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促进其承接政府职能和公共服务提供;公民参与公共服务的政策制定,提升民众的获得感。  相似文献   

8.
梁宏 《世纪桥》2008,(21):62-64
回顾改革开放30年来,党的第二代、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执政党建设的实践历程,得出重要启示:要保证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必须高度重视和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必须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树立"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理念;必须更加注重制度建设;必须不断增强忧患意识;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对执政党建设理论的研究,不断深化对执政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的建设关键在执政能力建设,执政必须规范权力运行。从方法论的角度去学习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今的中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必须关注和深入研究执政中的权力,以及执政能力、执政基础、执政途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王伟 《求实》2005,(7):21-24
执政体制是执政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全的执政体制对提高党的执政成效,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执政体制的有效运行必须注意处理好党的领导体制、依法执政和依法治国、党内民主等几个关节点。为此,必须从上述三个方面健全执政体制。  相似文献   

11.
论降低执政成本与提高执政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降低执政成本,提高执政成效,是世界所有政党在执政过程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大课题。中国共产党要想真正提高自己的执政能力、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完成自己的执政使命,必须增强执政成本意识,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降低执政成本,从而不断提高执政成效。这是马克思政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降低执政成本提高执政水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执政成本可以理解为执政党为维护执政地位和政权运行,为推行自己的社会理想和政治主张投入的执政资源的总和。执政党要重视执政成本,执政必须讲成本,这一点任何政党都概莫能外。现阶段我们党在执政中付出的执政成本仍是较重的,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党的执政成本问题的研究,探讨降低执政成本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3.
新形势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就必须切实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改善党的执政环境。执政环境的优化和执政能力的增强是辩证统一、相互促进的统一体。党在执政过程中面临着严峻复杂的执政环境,而优化党的执政环境是提高执政能力的基石,同时执政能力对执政环境也有着重要的能动作用。面对党加强自身执政能力建设的任务,就必须对党的执政环境进行有效的优化和改善。  相似文献   

14.
治理在本质上讲是基于社会公共利益的存在需要而产生的,是普遍存在的。而政治性与阶级性只有在根本利益对立的社会里才刻印在治理身上.特别是人类在不断地实现社会政治化的过程中,治理也日益消去其原有的社会公共性的独具性,而逐渐地为特殊利益所控制,并在社会力量对比的不对等的情况下,治理失去了其原有的绝对自主性,日益地从属于执政。由此,治理即成为了执政的内容之一,也成了执政得以实施的行为载体之一,不同的执政类型的存在决定了治理的本质和特性。  相似文献   

15.
基层社会治理作为党的基层工作的一部分,与党的基层执政能力息息相关。基层党组织在发挥传统政治优势的同时,根据新形势需要,要加大与基层社会的广泛联系,拓展其社会服务性与社会公共性范围,实现党的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的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16.
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最基本方式,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制高点。为此,必须强化广大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依法执政的观念和思维,必须在深入剖析"执政"涵义的基础上明确并落实依法执政的主要内容,并以有效的策略保证依法执政建设举一反三、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7.
周清 《求实》2004,(11):18-20
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必须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 ,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党的执政能力能否真正提高 ,必须由实践来检验 ,由群众认同来检验。自执政以来 ,中国共产党人就始终把人民群众的认同作为检验党执政能力的根本标准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必须按照群众认同标准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8.
蔺伟 《理论研究》2004,(12):2-3
以改革精神加强民族地区农村牧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基层党组织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并且不断解放思想和更新观念;必须高度重视党员队伍先进性教育;必须强化党员的科学文化素质教育;必须从农村牧区特点和实际出发求真务实;必须注重解决新的矛盾和问题,不断探索新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9.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过程,既是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实践过程,也是不断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深入把握执政规律的过程。因此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首先要高度重视和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执政观。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执政党,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必须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认识党的执政经验;必须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正确认识党的执政宗旨;必须坚持把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辨证统一起来正确认识党的执政使命。  相似文献   

20.
对于一项公共政策而言,它的最显著特点就在于它的公共性。而如何实现这种公共性,则需要政策制定者在政策制定之时时刻秉承公平、正义等价值原则。为此,政策制定者们必须增强民主参与程度,建立、健全有效的政策合法化程序与机制。就我国目前而言,如何实现公共政策的公共性,已经成为我们完成"十一五"规划、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砝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