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4 毫秒
1.
公正之于生态文明,既在于社会整体公正和生态文明的价值,又在于公正本身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价值目标和伦理原则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目标在于公正是其内蕴价值和现实价值追求,还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发展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公正的实践在于:一是科学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以彰显公正价值;二是清理完善不公正的制度体系以实现对生态领域公正缺失现象和问题的矫正。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道路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探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一面崭新的旗帜,是一条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条道路的理论基石就是自然辩证法。自然界基础地位的不可动摇是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道路的思想渊源;自然规律不可逾越是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道路的不二法则;自然辩证法则的不可复制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道路的研究方法;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可替代是探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道路的最终方向。这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道路的科学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3.
万晖  孟繁 《前沿》2011,(8):191-194
生态文明指出了在传统经济发展过程中,自然与经济建设发展之间矛盾的根源,也指明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应该把握的一个方向。同时,生态文明思想作为我党在长期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总结提升出来的新的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发展思想,它必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完善起到积极而重大的意义。本文在对生态文明理论进行了一定理论梳理的同时,探讨生态文明思想对于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本身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丰富和发展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必由之路。生态文明建设标志着我们党对文明的认识达到新的阶段、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新的深化、对科学发展理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恩格斯的生态文明理论,是以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为思想前提,以对资本主义反生态性本质的批判为核心,以共产主义生态文明的建构为旨归的科学理论体系。恩格斯从一般人类史的宏观视角和聚焦资本主义的微观视角,揭示了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根源,并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作为其生态文明理论的价值旨归。深入理解恩格斯生态文明理论的逻辑理路,对我们克服当代生态危机,更好地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引领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出的更新更高要求。深入分析中国共产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因和困境,探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正确路径,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人与自然关系的社会性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与自然之间包括明天人之分、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人与天的关系等合理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文明成果全民共享。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的最高级文明形态,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经验的科学总结。无论从人类文明形态发展史的角度来说,还是从现代人类文明结构的角度来说,或是从人类同自然的关系来说,包含生态文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都是对传统社会主义观的继承与拓展。生态文明视野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不仅在学术上对科学社会主义进行了理论创新,也在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全球问题特别是中国具体国情结合起来,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为社会主义回应全球性问题提供了新的广阔空间,给未来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9.
陈世润  于海龙 《前沿》2013,(11):148-150
中共十八大将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的总布局由"四位一体"升为"五位一体",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必须探索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建设模式,本文将从统治型生态文明建设、管理型生态文明建设、治理型生态文明建设、全球多元生态文明建设等四种建设模式来论述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模式上的探索和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0.
陈冲 《前沿》2014,(19):51-52
建设生态文明,是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环节。陈云同志作为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历来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他一再强调,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一定要统筹兼顾,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在建设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过程中,必须注重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协调发展。这些理论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然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1.
建设美丽中国,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为美丽中国梦凝聚价值认同、形塑生态道德、提供行为规范,从而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永续发展。从人类文明史高度看,当代中国提出的生态文明具有丰富蕴含,这集中表现在:生态和谐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绿色生态是当代中国的有机构成;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的世界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新发展的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实践活动,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生成链条和价值指向。  相似文献   

13.
在对人与人和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上,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是人类社会发展理论的一个飞跃。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的焦点是解决经济发展模式的“价值转向”问题。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生态文明绿色发展提供了价值支撑,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必须反思与批判工业文明模式下的价值困境。构建生态文明绿色经济的价值内涵需要彰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理念,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责任,遵循马克思“人类发展最终目标”的价值实践。  相似文献   

14.
肖佳 《传承》2013,(8):104-105
生态文明是当前全球关注的重大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将之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这是对科学发展观的丰富与发展,具有深远的时代意义和历史意义。建设生态文明有利于全面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利于促进中国社会各方面的良性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肖佳 《传承》2013,(6):104-105
生态文明是当前全球关注的重大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将之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这是对科学发展观的丰富与发展,具有深远的时代意义和历史意义。建设生态文明有利于全面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利于促进中国社会各方面的良性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从历史维度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与文化传承;从价值维度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从民生维度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强调以民生福祉为本;从经济维度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相互促进;从系统维度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强调要从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从法制维度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强调用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从世界维度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强调共谋共建地球美好家园。这七重维度紧密联系、互为补充。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做出了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7.
生态文明建设既是统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保护思想,系统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为推动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根本的理论指导和价值遵循。  相似文献   

18.
"生命共同体"理论以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为基础,在西方生态思想的批判和重构中汲取智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浸润滋养,在生态实践的深化拓展中孕育萌发。它是对人类最新思想成果和实践经验的科学提炼,凸显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格局,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要求更根本的绿色保障,内含更科学的治理思维和方法,蕴藏着更崇高的价值追求。系统剖析"生命共同体"的生成路径对于全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的发展脉络,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局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新东方》2018,(1)
中国道路实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道路不是封闭僵化的道路,而是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的希望之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历史过程中,为中国道路嵌入了生态维度。社会主义与生态文明的契合与会通具有历史必然性、现实紧迫性与价值诉求一致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实现社会文明的转型升级;化解现代化发展与生态非此即彼的困境、走出"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可供发展中国家借鉴的生态文明建设经验与智慧;促进世界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0.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社会形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七大报告将建设生态文明提升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重大理论创新。实现世界观、自然观和价值观的转变,推动政治、经济和文化社会形态的转型,生态文明建设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抓住并运用好这一机遇,不仅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还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生态文明引领世界,为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做出的新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