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用人问题上,荀子比孔子更加强调任人唯贤。孔子谈自己的用人主张时引了周公对伯禽说的一段话:“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平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论语·微子》)这是说,君子不怠慢自己的亲族,不让大臣怨恨你不任用他们;老  相似文献   

2.
“投桃报李”《诗·大雅·抑》中记载:“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后人把它比喻成相互赠答之意,就是这种“滴水之恩,泉涌相报”之意,在今天,却被有些人反其道而用之,赋予了它庸俗的色彩。前不久,一位朋友向我发出感慨说:  相似文献   

3.
《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曰:“妇人怀娠腹中(疒 ㄎ)痛,当归芍药散主之。”“(疒 ㄎ)”《说文》作“(疒 ㄐ)”,腹中急痛也。妊娠腹中急痛乃流产先兆,故本方治(疒 ㄎ)痛以安胎乃仲景用方之本旨。  相似文献   

4.
王叔和是我国医学史上一位著名医家,日本丹波康赖《医心方》卷二十九引《养生要集》有“高平王熙叔和曰”,《太平御览》引高湛《养生论》说:“王叔和,高平人也。博好经方,洞识摄生之道。”晋·皇甫谧《甲乙经·序》“近代太医令王叔利”,唐·甘伯宗《名医传》说;“王叔和,高平人,为太医令。性度沉静,通经史,穷研方脉,精意诊切,洞识修养之道。”综合上述资料和近年考证,王叔和名熙,东汉末年至三国魏时人,约生活于公元177~255年,在魏曾任太医令,籍贯是汉魏山阳郡高平县,即今之山东省微山县西北两城人。  相似文献   

5.
神阙穴探讨     
神阙穴又称脐中,“气舍”、“下丹田”、“命蒂”。近年来笔者对该穴进行探讨,现概述如下。1历代医家对神阙穴的认识神阙穴始见于《素问·气穴论》,但最早提出“神阙”二字的是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素问·气穴论》曰:“藏俞五十穴,……齐一穴,……针之所由...  相似文献   

6.
赠与公证是一种常见的公证类别,它在我国民事类公证业务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如果要办好此类公证,就需要对“赠与”这一民事法律概念有深刻、充分的认识。而办好赠与公证所需要了解的相关法律问题有很多,笔者结合我国民事立法,在此作一下粗浅的分析。   一、赠与的法律定义   “赠与”这一概念古已有之,《诗经·郑风·女曰·鸡鸣》中记载:“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至今数千年不衰,是人们交流感情和济贫救难的重要方式。而法律上的“赠与”是赠与人将自己所有的或有权处分的物品或者财产权利无偿给予受赠人的一种民事法律行为。…  相似文献   

7.
“敬”,在中国伦理史上,是出现较早的德目之一。在古代文献中,“敬”有两种基本含义:一是对“人”的态度,即恭敬、尊敬;二是指一种对“事”的态度。《说文》中说:“敬,肃也。”“肃,持事振敬也。”孔子说:“居处恭,执事敬。”(《论语·子路》)这里的“敬”作为一种道德标准,指的就是对“事”的态度。  相似文献   

8.
“神转不回”出自《素问·王版论要》,恽铁樵《群经见智录》曾把它称之为《内经》之“总提纲”,由此可见它有着极其丰富和精深的内涵。 本文试从圆道说对“神转不回”的蕴涵作如下探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一、“神转不回”和圆道说的基本意义 《素问·王版论要》曰:“揆度奇恒,道在于一,神转不回,回则不转,乃失其机。”《内经》中“神”的含义十分广泛,而这里的“神”,是指五脏六腑之神机以及其外在表现,它可以从色脉上加以诊察。如两目精明,面色光华,六脉调和,语声有力等现象统称为“有神”,这就意味着健康。因此,“神转不回”之“神”是人体生命活动和生理机能的抽象概念。在常态之中这种生理活动的总  相似文献   

9.
《内经》除在《素问·三部九候论》中详述遍身诊脉法外,又在《素问·五脏别论》中阐发了寸口与五脏六腑的关系,即所谓“帝曰: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歧伯曰: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这段文字强调的是:气口为太阴,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胃,变见于气口,故气口为五脏主。为此,清·徐灵胎《难经经释》指出: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的法学、律学、吏学和谳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场白:从《四库全书·子部·法家类》说起在传统的重礼轻法、重德轻刑观念的影响下,《四库全书》的编纂者在编辑《史部·政书类·法令》、《职官类·官箴》、《子部·法家类》时,是极为“吝啬”的。主编纪昀在《政书类·法令之属》按语中说:“刑为盛世所不能废,而亦盛世所不尚。兹所录者,略存梗概而已,不求备也。”故仅录《唐律疏议》和《大清律例》二部。而《子部·法家类》也仅录23种。这种指导方针对于中国古代法史文献的保存和研究无疑是不利的。但是《子部·法家类》对法史文献的选择,又是颇具匠心的。大体上录有四类:一是私人学术著述,如  相似文献   

11.
孔子领导观的现代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不仅在文化、教育领域有重要建树 ,而且在思想政治领域也独持己见 ,自成一家。在领导工作方面 ,孔子也提出了许多独特的见解、主张 ,并形成了具有孔子特色的领导观。认真研究孔子的领导观 ,对于做好现代领导工作 ,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一、孔子领导观的主要内容孔子的领导观内容相当丰富 ,主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主张“为政以德” ,反对对人民实行严刑峻法孔子十分重视道德的作用。他认为 ,作为执政者 ,如果注意发挥道德的作用 ,就会对人民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凝聚力 ,使人民自愿接受…  相似文献   

12.
一、人性张扬与传统道德的对立 从传统意义上讲,中国是一个"以德治国",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的文明古国."德治"即德政之治,它是以伦理道德思想观念作为统治手段和社会管理模式.几十年来,历代统治者都是实行"以德治国"、"德主刑辅"的统治方式作为管理国家和调整社会的重要手段.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治国问题上的以德治政和以法治政的争论,儒家创始人孔子提出了"为政以德"的主张,他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①孟子指出:"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孔、孟创立的"德治"思想,为后代的德治思想家所继承和发展,形成了以道德教化为治国之根本的传统.  相似文献   

13.
西苑读书记     
天明则日月不明 语出《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王冰注谓:“天所以藏德者,为其欲隐大明,故大明见则小明灭,故大明之德不可不藏;天若自明,则日月之明隐矣。所喻者何?言人之真气亦不可泄露,当清净法道,以保天真;苟离于道,则虚邪入于空窍。”后世注家亦一直沿用其说。 我觉得“大明”、“小明”之说不可通。古代文献中,皆称太阳为“大明”。如《礼记·礼器》云:“大明生于东”,郑玄注谓“大明, 日也”:《周易·系辞》云:  相似文献   

14.
明·张景岳,平生治重温补疗虚,尤其是善用熟地黄,负有盛名,被誉为温补派之大师,有“张熟地”之美称。其著作有《类经》、《类经图翼》、《类经附翼》、《景岳全书》、《质疑录》等。现就张氏应用熟地黄试作浅探。1 扩熟地黄之炒用 驳滞腻之嫌疑《类经附翼·真阴论》说:...  相似文献   

15.
肝气一词,含义多种,在使用中存在混乱现象。有的为生理性名词,指肝之脏气,即肝的机能活动。《内经》中所说的肝气,就是这种意义。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春者木始治之,肝气始生”,“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灵枢·脉度》中“肝气通于目,肝和则能辨五色”和《灵枢·天年》中“五十岁,肝气始衰”之“肝气”,都是指肝之脏气。有的以“肝气”概括肝气之病的病理及多种肝气病证名称。如李冠仙在《知医必辨》中说:“五脏之病,肝气居多, 而妇人尤甚。”“治病能治肝  相似文献   

16.
中国政党制度是当前理论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它涉及的问题很多。本文拟就其中几个疑难问题略陈管见。一、如何理解中国政党制度的内涵《马氏文通·正名》曰:“凡立言,先正所用之名以定命义之所在”。我们在这里谈论中国政  相似文献   

17.
在经络学说的早期,灸法可能是使刺激量积累而引起经络感传的最主要方法。古时的灸法多是直接灸。直接灸的痛热刺激是最强的,能使痛热感持续积累而产生热循感。文献记载最早定经络的方法亦是灸法。 汉·刘向《说苑·辨物篇》说:“俞跗之为医也……炊灼九窍而定经络”。“定经络”是记载感传的线路,“炊灼九窍”是指灸法。《说文》:“灸,灼也”。《荀子·仲尼篇》:“可炊而傹也”。杨倞注云:“炊与吹同”。“九窍”之“九”下笔与“孔”同,笔误也。因此在孔窍(穴道)上,用艾灸法,口吹之使艾火旺以加强刺激,这便是古人定经络之方法。  相似文献   

18.
鼻衄、红汗与倒经虽然均见衄血,但在概念、病机、治则上有异同,为此试作如下辨析。 基本概念 鼻衄,又称衄或(鼻丑),当大量衄血不止时,亦称鼻洪。早在《内经》就有鼻衄的记载,并且对其病因病理作了阐述,如《灵枢·百病始生》曰: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因此鼻衄的产生是各种原因引起鼻部阳络损伤的结果。 红汗之名,始见于清·唐容川《血证论》,曰:“有伤寒失汗,邪无出路,因由血分泄而为衄,此名红汗。”它是伏邪外泄所引起,致衄机理与汗解的关系最为密切,因邪气外闭,阳郁太甚,  相似文献   

19.
孔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领导干部只有用崇高的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来施行权力,才能得到人民的真诚拥戴。故而,当“官”先要做人,做人必先修德。 今天强调这一点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因为我们的社会正处在空前的变革时期,改  相似文献   

20.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要大力倡导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鼓励人们在工作中做一个好的建设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法制经济也是一种道德经济、信用经济。当前,必须对诚实守信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一个新的认识。诚信是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的基本行为准则。何为“诚”?“开心见诚,无所隐伏”(《后汉书·马援传》),“诚”就是真心实意。何为“信”?“许之而不予,不可谓信。”(《吕氏春秋·贵信》),“信”就是诚实,不欺。孔子把“信”视作“仁”的具体内容之一,指出:“与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