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光是我党红军时期及抗战时期的著名将领,曾任红一军团主力师第二师师长,红一军团代理军团长,八路军一一五师两个主力旅之一的三四三旅旅长。在1938年3月林彪因枪伤赴苏联治疗后,陈光担任一一五师代师长达5年之久。然而,1950年7月23日陈光被开除党籍后,随即在广州被软禁起来。11月,他被从广州带到武汉,关押在一座二层小楼里,由警卫班看护,时间长达3年零7个月。在自己的问题无望解决的情况下,陈光的精神已有些失常,于1954年6月7日清晨莫名其妙地去世。昔日的高级将领陈光,似乎已湮没在时光的河流之中,但历史是无法抹去的。1986年,在纪念长征…  相似文献   

2.
正陈光是我军著名的高级将领之一,在上世纪50年代初含冤离世。他生前与林彪的纠葛众说纷纭,本文就其中在解放战争期间所涉及的两件事,即"霸占电台"事件与从六纵离职的时间,作一些分析和考证。"霸占电台"事件《一代名将陈光的曲折人生》(载《党史博览》2003年第9期,何立波文。以下简称"何文")一文中提及,1945年11月下旬,林彪带领总部指挥所从山海关撤到阜新。这时,国民党军已进占锦州、沟帮子一带,情况十分紧急。林彪曾给陈光发电报,"要调配分给他的电台和机要人员到  相似文献   

3.
1937年8月25日,根据国共两党谈判达成的协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正式下达命令,红军改编为八路军,下辖一一五、一二○和一二九师。一一五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参谋长周昆,政训主任罗荣桓。该师下辖三四三旅和三四四旅。我被任命为三四三旅参谋长,旅长陈光,政委周建屏。  相似文献   

4.
李钢 《世纪风采》2009,(7):41-43
陈光是我党革命战争时期的一位传奇战将,他一生战功显赫,指挥作战机智英勇,曾创造出不少有名的战斗范例,但作为林彪的部下,性格倔犟、耿直刚烈的陈光,虽然早期救过林彪的命,但也多次与林彪发生过冲突,因而与林彪结怨颇深,遭到了林彪的诬陷和打击,使本因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变成了“反党”罪名,最终不仅过早地结束了他那辉煌而坎坷的一生,而且蒙冤受屈达30余年。  相似文献   

5.
“文化大革命”是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来篡党夺权的一场“浩劫。”国家主席刘少奇横遭林彪、江青一伙的政治迫害和人身摧残。然而,历史就是裁判:林彪和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已先后被粉碎;刘少奇却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那么,这一桩我党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又是怎样制造出来的呢?  相似文献   

6.
1958年以后,林彪的政治地位奇迹般地上升着。 林彪是我军历史上有名的指挥员之一。1955年,他被授予元帅军衔时才49岁,是我国十大元帅中最年轻的一位。然而,自共和国成立到1958年以前,林彪尽管身居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一书记、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等要职,却由于健康状况不佳,一直很少公开露面。1955年,在中共七届五中全会上,林彪被补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1956  相似文献   

7.
贺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一生胸怀坦荡,光明磊落。在“文革”那个颠倒黑白的年代里,贺龙同林彪、江青一伙进行了不屈的斗争,最终被残酷迫害至死,成为“文革”中一桩大冤案。但历史最终对他做出了公正的评价。 林彪向罗瑞卿发难,贺龙力保,林彪的暗箭瞄准了贺龙1959年庐山会议以后,由于林彪长期称病不出,  相似文献   

8.
“陆房突围”埋下伏笔 1933年11月.陈光调任红二师师长。从血战湘江到突破天险腊子口,陈光率领红二师做先锋.一路披荆斩棘,抢关夺隘。1944年5月,陈光在延安学习时.党小组在“对陈光同志的历史总结”中特别提到:“在长征中腊子口攻坚.陈光时中央红军北上,渡出险境,贡献极巨。”  相似文献   

9.
在人民共和国璀灿的开国将帅中,林彪、聂荣臻、罗荣桓、徐海东、黄克诚、杨勇、杨得志、梁兴初……3名元帅、2名大将、400多名将军曾经来自同一个传奇之师——八路军第115师。 该师的前身为井冈山时期的红一军团,是公认的八路军实力最强的师,纵横抗战八年,浴血征战263余次,歼敌51万余众,勇冠三军,名震天下。 解放战争时,115师27万精兵挥师东jC,成为日后四野铁军的骨干。谈及四野,平时感情不易外露的林彪喜滋滋的称:都是我115师的老部队。 硝烟飘散,比屋可封。曾是红一军团代理军团长、在林彪于1938年3月份退出抗战舞台后的115师代师长陈光,为115师的发展壮大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在解放后却鲜有影踪,甚至在金兰韦编的治史者笔下,亦被刻意回避。  相似文献   

10.
在“文革”中最乱的日子里,有人给黄克诚加了许多莫须有的罪名,而其中有很多林彪是知情的。万般无奈之间,黄克诚写信给林彪,求他说句公道话,可林彪不仅不说实话,反而落井下石,更加重了对黄克诚的批判…… 粉碎“四人帮”后,黄克诚受命出任中纪委常务书记。此间,他有两个关于历史人物评论的讲话,一个是关于毛泽东的,一个是关于林彪的。关于毛泽东的讲话,已为党内外许多人所熟知,本文不再赘言。关于林彪的讲话,是他在审阅军事百科编辑部关于林彪的条目时,专门召集编辑们讲的。他说:“……你们要学司马迁,要秉笔直书,要对历史负责。”“林彪在我军历史上是有名的指挥员之一,后来犯了严重错误是死有余辜。在评价他的历史时应分为两节:一节是他在历史上对党和军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1971年9月13日,林彪等人叛逃的“九一三”事件,震惊中外。作为我党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除载着林彪的256三叉戟飞机坠毁在蒙古外,还有一架3685直升机被迫降在北京怀柔地区。已经有大量文章披露2565三叉戟飞机坠毁的真相,但3685直升机是如何被“偷”走的?北京沙河机场的那一夜发生了什么?  相似文献   

12.
红军时期,杨成武作为林彪的部下,曾写过一篇《林彪军团长教我怎样当师长》的笔记;30年后,他却成了林彪一伙的眼中钉,几乎被置于死地。如今,像他这样了解林彪历史的老将已屈指可数。为此,本文作者叩响了杨老将军的大门。 这篇专访将向您披露许多鲜为人知的内情。  相似文献   

13.
陈家付 《党史纵横》2001,(10):10-12
遵义会议到会理会议这段时间,在红军统帅毛泽东与红一军团长林彪和红三军团长彭德怀之间有过一段纠葛.林彪的一个电报,曾导致毛泽东被罢官;他的一封要求毛泽东下台的信又导致毛泽东对彭德怀产生误会,使彭蒙受24年的不白之冤.这是红军长征中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插曲.  相似文献   

14.
王勇  王鹏 《党史文汇》2000,(11):27-29
在1955年授衔的十大元帅中,与林彪共事最多的,除了罗荣桓外,就是聂荣臻。从红军时期到抗战初期,两人多次在一起搭档。长期的共事与交往,使聂荣臻对林彪有着较深的了解。他努力配合林彪工作,但是在原则问题上却从不妥协,勇于坚持自己的立场,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真正本色。今年是聂帅诞辰100周年,回顾这段历史,对后人是不乏启迪的。原则分歧聂荣臻与林彪第一次搭档,是在红一军团成立后,林彪任军团长,他任政治委员。但二人的相识是很早的。在回忆录中,聂荣臻这样记述他与林彪最初相识的情形:“我在黄埔军校就认识林彪。北伐到武汉,林彪由黄埔…  相似文献   

15.
文安 《党史博采》2001,(1):26-31
林彪集团和江青集团是"文化大革命"中产生的两个反革命集团,他们祸国殃民,篡党夺权,给党和国家带来了无尽的灾难,最后都身败名裂,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相似文献   

16.
沈重 《广东党史》2003,(2):36-39
提起陈光,许多老同志大概都不会感到陌生,他曾是我军一名功绩赫赫的战将。抢渡乌江天险,攻克腊子口,飞夺泸定桥,夺取直罗镇,大凡我军举行的各次重大战役,几乎都留下了他的英名。1949年11月,广东省军区成立,陈光被任命为广东军区副司令员兼广州警备区司令员,成为叶剑英司令员兼政委的直接部属。1950年4月25日发布的《广东省人民政府、广东军区关于大力剿灭匪特的布告》上, “副司令员陈光”的名字赫然在目①。然而,3个月后,陈光的名字便从公众的目光中消失了。陈光哪里去了?他的结局怎样?人们无从知道。  相似文献   

17.
阎志峰 《党史文苑》2005,(12):42-45
林彪对作战之术颇有研究,精于打仗.1955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林彪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仅次于朱德、彭德怀,位居第三.十大元帅的平均年龄是57岁,林彪年龄最小,只有49岁,毛泽东称林彪为"少帅".这是党和国家对林彪的战术的高度认可,也是对林彪做出的军事业绩的最高褒奖.  相似文献   

18.
在中共中央决策抗美援朝时,毛泽东与林彪有不同意见。当年,毛泽东和中央确实曾经考虑由林彪带兵入朝,但因为林彪身体不好而没有去,后改由彭德怀带兵入朝。后来,对这一问题有种种说法,特别是“九一三”事件之后,大多的说法是:林彪在抗美援朝问题上消极,装病不带兵入朝。对这一历史情况,应该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9.
白夜  刘红 《湘潮》2006,(4):22-25
抗日战争时期威震山东日军的一一五师代理师长陈光,建国初期即被开除党籍,撤销广东省军区副司令员兼广州警备司令、广东省政府委员的职务。1954年6月7日凌晨死于汉口中南军区院内。从此,一代名将湮没在共和国和人民解放军的历史中,人们有意无意地淡忘了他的存在。直至1986年,在  相似文献   

20.
顾保孜 《湘潮》2010,(10):52-56
留田遭遇重兵包围,提出往敌人“心脏”方向突围 1938年底,根据毛泽东战略部署,一一五师政委罗荣桓与代师长陈光(此时师长林彪负伤去莫斯科治疗)率部挺进山东建立抗日根据地。经过樊坝战斗、陆房突围、大战梁山,一一五师终于在形势极为复杂,多种武装力量并存的山东敌后站稳了脚跟,并狠狠地打击了日伪军的嚣张气焰,极大地提高了齐鲁大地人民抗日救国的信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