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67年以来,捷克斯洛伐克的国内改革和对西德政策的调整,让民主德国(东德)政府难以承受.1968年“布拉格之春”正式拉开帷幕后,东德政府更将其视作影响东德存亡的巨大威胁.通过将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和西德“新东方政策”结合起来批判,并促使苏联对捷强硬,同时加强对国内的管控,东德最终同华约四国一起粉碎了兄弟国家捷克斯洛伐克短暂的改革.对苏联来说,东德对捷的强硬态度,不仅可以体现苏联在德捷争论中的“中立”,加强自身外交的灵活性,同时,东德的存亡也为军事侵捷提供了借口.  相似文献   

2.
2009年4月5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捷克布拉格发表演讲,表示“美国有道义上的责任倡导无核化世界”,呼吁世界逐步消除核武器,主张在一年之内召开有关核武器的领导人峰会;奥巴马还同时表示愿意在伊朗放弃核计划的条件下放弃在波兰和捷克部署反导基地。俄罗斯学者将奥巴马的这个倡议戏称为“奥巴马的布拉格之春”。  相似文献   

3.
今日捷克     
1989年11月捷发生剧变时,我恰好在布拉格,亲眼目睹了执政的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在反对派"公民论坛"的频频逼迫下交出政权的经过.从剧变后十多年的情况看,捷和其他东欧国家一样,体制转型基本结束,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机制开始运行,多元政治体制大体纳入正常轨道.1998年我重返捷工作,给了我一次更加深入了解捷克的良好机会.  相似文献   

4.
捷共重新崛起的秘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3年即捷克和斯洛伐克3/4世纪的婚姻结束后7年以来,两国一起在深重的政治、社会和经济危机中挣扎.在斯洛伐克,作为拒绝经济紧缩政策的牺牲品,弗拉基米尔@麦恰尔先生的继承者们的脆弱联盟由之受益的宽限状态已经结束.在捷克,共产党的重新崛起表明,社会民主党和保守党今后要共同实施管理的转变日渐被人们否定.  相似文献   

5.
原捷克斯洛伐克是人杰地灵之国,早在中世纪其文化、科技等方面就具有世界先进水平。1945年国民生产总值曾跃居世界第6位,举世瞩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捷克斯洛伐克被划入苏联势力范围,按照苏联“模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经济发展速度持续下降。人民对现状不满,强烈要求改革,走独立自主、  相似文献   

6.
每到12月8日,全世界(当然主要是欧美)各地会以不同的方式纪念甲壳虫乐队主创约翰·列侬.在捷克首都布拉格,有一堵墙成了东欧青年举行纪念仪式的阵地.1980年开始,年轻的艺术家们陆续在这堵墙上涂鸦作画.在纪念列侬的同时,表达自己对GCD专制统治的不满,和对爱、自由与和平的渴望.这堵墙目睹了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wiki)最后的极权岁月,经历了捷克天鹅绒革命和东欧剧变,风证了捷克共和国(wiki)的独立和新生.  相似文献   

7.
建设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极其重要的现实问题。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三个前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对这个问题各自作了努力的探索,形成一股较为重要而富有深远影响的非苏联模式社会思潮。  相似文献   

8.
"七七宪章"运动是前捷克斯洛伐克一些知识分子在救助被政府审判的音乐人的过程中发起产生的,但它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则是捷政府的"正常化"政策造成的社会矛盾以及70年代国际环境的影响.从1977年到80年代中期,"七七宪章"运动主要表现为"持不同政见者"活动;80年代中期以后.其成员发展成为政府的"反对派"."七七宪章"运动成员的"人权"和"地下文化"活动削弱了捷政府的合法性基础.最终造成捷共政府的垮台并促成了新制度的形成.但在转轨之后.由于其成员对新制度不赞同,因而其政治影响力逐渐衰弱.  相似文献   

9.
在前社会主义国家中,捷克斯洛伐克、前苏联和南斯拉夫是最复杂和最不稳固的联盟国家,由于捷克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中的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分别占全国人口总数的64%和30%,他们尚可在一种联邦体内存在下去。而前苏联和南斯拉夫与捷克斯洛伐克截然不同,构成联邦的各个成员国差异很大,这两个国家很难维持联邦体制。南斯拉夫在不变革联邦结构的情况下想继续维持下去是不可能的,因为南斯拉夫联邦内部存在着许多差异和矛盾,表现在民族、宗教、文化、历史和  相似文献   

10.
<正>1933年6月22日,纳粹党独裁政权取缔了德国社会民主党(SPD)。其实,在希特勒于1933年1月30日接掌政权之后,新政权就不断挤压德国社民党的活动空间。同年5月,社民党主席团将驻地转移到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一直到1938年,德国社民党都在那里从事反对纳粹独裁的斗争,然后,搬迁到巴黎,1940年又从巴黎迁到伦敦。在德国国内,最初几年里,社民党只能在地方  相似文献   

11.
1990年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成立,1993年联邦解体,1999年捷克正式加入北约。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经历诸多变故的捷克军队面对新的形势也任力求转型……  相似文献   

12.
原捷克斯洛伐克是人杰地灵之国,早在中世纪其文化、科技等方面就具有世界先进水平.1945年国民生产总值曾跃居世界第6位,举世瞩目.  相似文献   

13.
周边风云     
谢奕秋 《南风窗》2011,(9):16-16
"铁穹"成功拦截火箭弹据路透社报道,正在捷克访问的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布拉格说,"铁穹"反导系统4月7日首次成功拦截了从加沙发射的两枚火箭弹。此前,加沙发  相似文献   

14.
冷战结束后,由于受到民族主义倾向的影响,斯洛伐克特殊的政治生态导致了"民主斯洛伐克运动"这一政党的长期执政,其他左翼政党和右翼政党则长期处于与"民主斯洛伐克运动"对峙的地位。随着人们在社会经济问题和价值观上的分裂日益突出,21世纪初的斯洛伐克政党竞争逐渐显示出左右翼政党轮流执政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1989年下半年,东欧的波兰、匈牙利、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六国政治局势发生剧变。这几个国家的党,有的已经解体,有的失去了执政党的地位,有的发生性质的变化和分裂;社会主义国体和政体发生了变化,更改了国名,结束了一党执政,实行多党制,成立了"联合政府",走自由选举和议会民主的道路;在经济制度上,大力发展私有制,搞混合所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在武装力量建设上,取消了党对军队的领导地  相似文献   

16.
1968年8月,苏联等五国出兵干涉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迄今为止,人们对苏捷两国领导人在这期间的会谈的具体情况所知甚少,对保加利亚,民德、波兰、匈牙利领导人的态度也不很了解。这次会议从一个侧面提供了一些背景材料。这次会议的记录是今年年初在华沙发现的五个绝密副本之一,由波兰方面移交给捷克。发表在捷《Lidove noving》上,后转译在苏联《新时代》周刊英文版第8期上。现译出来,供研究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与会者的第二次会晤1968年8月25日17点至18点30分在莫斯科麻雀山的会客室里举行。参加第一次会晤的同志,除勃列(?)涅夫外,都出席了。苏联方面有柯西金、波德戈尔内和卡图谢夫。柯西金:我们想向大家通报一下迄今为止事态发展如何。我们苏共方面准备了一份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团可能在上面签字的协议书草案,其中包含了我们昨天谈到的问题。我们没有把它正式转交给代表团。但是,比拉克知道此文。我把它宣读给诸位(记录是听宣读原文时作的)。  相似文献   

18.
中东欧社会民主党执政、参政情况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欧国家不是一个地理概念,而是冷战时期的一个政治概念,指的是“二战”后与苏联一起形成“东方阵营”的8个国家。1989年剧变后,民主德国已并入联邦德国,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南斯拉夫已分裂为5个国家,形成12个主权国家。从国家性质来看,这12个国家都抛弃了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了  相似文献   

19.
周边风云     
《南风窗》2011,(9)
铁穹成功拦截火箭弹据路透社报道,正在捷克访问的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布拉格说,铁穹反导系统4月7日首次成功拦截了从加沙发射的两枚火箭弹。此前,加沙发  相似文献   

20.
斯大林去世不久,在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就出现了一系列改革,进而汇聚成一次社会主义改革的浪潮。斯大林时期确立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对和平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来说有许多不适应之处,所以,当和平到来的时候,改革就成为大势所趋。但是,苏联的国家民族主义、大国主义、大党主义干扰了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而苏联国内的改革也在镇压了"布拉格之春"之后逐渐终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